ABC小说网 > 四合院:我一级工程师,你还闹? >第249章 代号712,鸟不拉屎的地方?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49章 代号712,鸟不拉屎的地方?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我要的不是普通工人。”林卫国摇头。

  “我要咱们厂里最有经验,也最不听话的那帮老师傅。”

  “特别是特钢车间那个王师傅,还有机加工车间

  那几个八级钳工、车工,有一个算一个,我全要。”

  杨厂长直接听愣。

  “卫国,你要这帮老顽固干什么?

  他们一个个脾气比茅坑里的石头还臭还硬,能把你气死。”

  “我就要他们这股又臭又硬的劲儿。”林卫国笑起来。

  “新项目难度大,需要的就是这种肯钻研,

  不服输,一辈子就跟铁疙瘩较劲的老匠人。”

  “理论我来给,他们负责把理论变成现实。”

  “行!你开口了,我就是绑,也把他们给你绑过去!”

  杨厂长二话不说,直接拍板。

  除了人,林卫国还需要一个地方。

  一个绝对保密,与世隔绝,能让他放开手脚搞实验的基地。

  林卫国把要求报上去,批复很快就下来。

  地点,西北戈壁深处,一个代号“712”的秘密基地。

  那地方以前是核工业部的一个勘探点,

  后来废弃,足够偏僻,保密条件没得说。

  一周后,一列没编号的绿皮专列趁着夜色悄悄开出京城。

  车上坐着林卫国从各单位抽调的近百名顶尖专家和技术骨干。

  每个人只知道要去执行一项“光荣而艰巨”的秘密任务,

  去哪,干什么,一概不知。

  王师傅和几个轧钢厂的老师傅也在车上,

  几个人凑一堆,心里都直打鼓。

  “老王,你说林总工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神神秘秘的,家都不让回,直接拉上火车。”

  一个钳工老师傅压着嗓子问。

  “谁知道呢?不过我估摸着,事儿小不了。”

  王师傅望着窗外倒退的夜色,吐出口烟。

  “你们想,从‘曙光’到‘手术刀’,林总工哪次搞的不是天大的事?”

  “这回连咱们这帮老骨头都叫上,八成又是要捅破天。”

  “捅破天我也不怕,就怕咱干不来,给林总工丢人。”

  “怕个逑!”王师傅把眼一瞪。

  “林总工看得起咱们才叫上。

  咱们这身手艺就是死,也得死在活儿上!不能让他小瞧!”

  火车颠簸了两天两夜,停在一个荒无人烟的戈壁小站。

  所有人下车换乘几十辆军用卡车,

  又在搓板一样的土路上颠了七八个小时。

  等到了那个“712基地”,所有人都傻眼。

  一望无际的黄沙,几排孤零零的红砖平房,

  风一吹,沙子刮在脸上生疼。

  “我的天,这是人待的地方吗?”

  “这比我们当年去大西北垦荒还苦!”

  不少从大城市来的专家,脸上写满失望。

  林卫国跳下车,拍拍身上的土,

  对这片苍凉的景象倒是很满意。

  够荒凉,够偏僻,够保密,就是这儿了。

  他把所有人召集到基地唯一的礼堂,开第一次动员会。

  “同志们,我知道大家心里都在犯嘀咕,

  不知道我把你们拉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干什么。”

  林卫国站在简陋的主席台上,声音很响。

  “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我们要干的,

  是一件能载入共和国史册的大事!”

  “我们要为我们国家的第一艘核潜艇,

  打造一副全世界最坚硬的龙骨!”

  核潜艇!

  这三个字让整个礼堂都沸腾。

  在场的人都被震得头晕,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连核潜艇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现在竟然要亲手为它造“龙骨”?

  一股巨大的自豪感冲散了所有人对环境的抱怨。

  “但是!”林卫国话锋一转,

  “这项任务的难度,也超乎你们所有人的想象。”

  他把国内材料学的困境和技术难题,

  一点没藏着掖着,全摆在所有人面前。

  当听到现有钢材都满足不了要求,

  他们必须在半年内从零研发一种全新合金时。

  刚还热情高涨的专家们,脸上的表情又一点点僵住。

  特别是那几位从冶金部请来的老教授,脸色难看到极点。

  会后,那几位老教授就找到林卫国。

  “林总工,恕我直言,您在会上提的那个‘镍钛合金’,我们几个连夜讨论过。”

  带头的周教授开门见山,语气很冲,

  “在现有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实现!”

  “周教授,您具体说说,不可能在什么地方?”

  林卫国很平静,给他们倒上水。

  “所有地方!”周教授激动地一挥手。

  “先不说真空冶炼和电子束焊这些我们听都没听过的东西,就说最基础的,钛!”

  “我们上哪儿去弄高纯度的海绵钛?国内根本不产!”

  “就算从国外想办法,那也是按克卖的战略物资,谁会卖给我们?”

  “还有镍,我们是有点储量,但品位低,

  开采提纯都极其困难,怎么满足潜艇的用量?”

  “没有米,你让我们怎么做饭?

  林总工,我们承认您在别的领域是天才。”

  “但材料学,尤其是冶金,是一门经验科学,

  不是靠几个公式就能算出来!”

  周教授的话代表了几乎所有冶金专家的心声。

  他们尊重林卫国,但还没到可以盲目执行一个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的计划。

  林卫国听完没有生气,反而笑笑。

  “周教授,您说的这些问题,我都考虑过。”

  他从抽屉里拿出两份文件,递给他们。

  “这是关于钛和镍的。钛,我们确实不产,

  但是有一个国家产,储量巨大,技术也还行。”

  “最关键的是,他们现在跟我们关系很好。”

  周教授疑惑地打开文件,只看一眼就愣住。

  “阿尔巴尼亚?”

  “对。”林卫国点点头。

  “我一周前已经通过特殊渠道联系上他们,

  他们愿意以‘矿产资源合作开发’的名义。”

  “向我们提供第一批五十公斤的高纯度海绵钛,作为‘地质研究样本’。”

  “至于镍,”林卫国又指指另一份文件,

  “我们储量少,品位低,但我们有穷办法。”

  “我设计了一套‘细菌浸出法’的提纯工艺。”

  “利用一种特殊的嗜酸性细菌,

  去‘吃’那些低品位的矿石,然后把镍离子富集起来。”

  “这方法成本低,就是慢。但只要我们现在开始准备,

  半年后,足够生产实验所需的几十吨镍。”

  周教授和几位老专家拿着手里的文件,面面相觑,脑子一片空白。

  他们还在为“米”发愁,人家连怎么种地、

  怎么施肥,甚至连隔壁村有没有余粮都算计好。

  这哪里是技术专家?

  这分明是把全世界都当成棋盘在下棋!
  http://www.abcsee.cc/36733/2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