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用脑子干活,别让经验框死你!
推荐阅读:
叶辰夏倾月
枭宠,总裁夫人超甜的苏小鱼墨北枭
诸天从心录
陈浩苏雪
混天鼎
穿成被团宠的长公主,她杀疯了!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纭纭出生在五十年代
开局变身少女,被收服成宝可梦!
这个阎王有点贱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现在,‘米’的问题,解决了。”林卫国把文件拍在他们面前,“各位,还有问题?”
周教授嘴巴张了张,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最后颓然地摇摇头,满脸都是苦笑。
“没……没有了。林总工,我们……服了。”
“既然没问题,那就开干。”
林卫国站起身,一点时间都不浪费。
“从今天起,‘龙脊计划’正式启动。我把项目组分成三块。”
他指着周教授:“冶金组,你们负责‘真空电弧重熔炉’。
这是我们的锅,饭能不能熟,看你们的。”
他又看向王师傅:“机加组,你们负责锻压、热处理设备。
钢炼出来,还得靠你们的手艺变成能用的材料。”
“剩下的人,跟我进材料实验室。
我们啃最硬的骨头,负责合金配方和性能测试。”
林卫国分派完任务,整个“712基地”
就像一头睡醒的巨兽,开始发出低沉的轰鸣。
“712基地”的日子,又干又苦,但也热得烫人。
每天早上六点,军号声准时把人从床上炸起来。
不管你是白头发的老教授,还是浑身牛劲的工人,都得跑操。
这是林卫国的死规矩,任务完成前,谁也不能倒。
早饭过后,整个基地就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蜂巢。
周教授的冶金组最先撞上南墙。
“真空电弧重熔炉”,这玩意儿别说造,在场的人连见都没见过。
林卫国给的只有几张图和一堆数据。
“林总工,您这图上标的‘大功率直流电源’,
要一万安培的稳定电流,国内最好的设备也办不到!”
负责电力的工程师头发都快薅秃了。
“还有这个‘真空系统’,”另一个专家指着图纸,
“真空度要求比科学院的分子泵还高上百倍!造不出来!”
“造不出来,就自己想办法!”
林卫国走进会议室,拿起粉笔就在黑板上画。
“单个电源不行,就用并联。我设计一个‘多相整流叠加’方案,
十组硅整流机组并联,用同步控制器分配功率。”
他擦掉电路图,又开始画真空泵:
“机械泵和分子泵不够,就在后面再串联一级‘低温冷凝泵’!”
“用液氮把残余气体直接冻在泵壁上。这个技术,
理论都懂,没人敢干。今天,我们就当第一个吃螃蟹的!”
林卫国几句话,就把两个天大的难题给解决。
冶金组的专家们看着黑板上精巧的结构图,跟看神仙似的。
林卫国简直就是一本无所不知的“技术百科全书”。
再刁钻的问题,他总能从你意想不到的角度,
给出一个简单粗暴却又管用的法子。
有了林卫国的指点,冶金组的进度快得吓人。
另一头,王师傅的机加组,日子也不好过。
他们要造一台三千吨级的巨型水压机,用来锻压钢锭。
轧钢厂最大的锻锤也才八百吨。
三千吨,想一想都腿软。
“林总工,这活儿干不了。”
王师傅找到林卫国,一张老脸皱得跟苦瓜似的。
“三千吨的压力,光那个主油缸得多厚?
我们连吊它的吊车都没有,更别说加工。”
“谁说非得用一个主油缸?”林卫国反问。
“啊?”王师傅直接愣住。
“一个三千吨的造不出,那十二个三百吨的呢?”
林卫国在地上用石头画着草图。
“我们搞个‘多缸联动’,用十二个三百吨油缸围成一圈,
通过一个平台把力量叠加起来。这不就有三千六百吨的力了?”
“这……能行?”王师傅看着地上的草图,眼睛瞪得滚圆。
这想法太野,可仔细一想好像真的能行!
“行不行,试了才知道。”林卫国拍拍手上的土,
“图纸我画,你们负责把它变成现实。
脑子要活,不能让老经验框死。”
“是!林总工!”
王师傅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儿子还年轻的领导,
心里那点老师傅的骄傲早就丢掉。
他第一次觉得自己这辈子跟钢铁打交道,可能都白活了。
真正的技术,原来是这样的。
最核心的还是林卫国亲自带的材料实验室。
第一批从阿尔巴尼亚空运来的五十公斤海绵钛,
和国内提纯出的高纯度电解镍都像宝贝一样送进来。
实验第一步,就是确定配比。
林卫国不能直接把后世的成熟配方拿出来,
那太吓人,没法解释。
他必须“演”一出研发的戏。
林卫国把各种元素的配比,设计成一个巨大的“正交实验”矩阵,
包含上百个不同配方,对应上百个石墨坩埚。
每个坩埚里都只有几十克的实验样品。
“同志们,接下来一个月,任务只有一个。”
林卫国对着研究员们说。
“把这上百个配方一个个炼出来,测试所有性能。
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冲击韧性、硬度……每个数据,都必须精确。”
“我们是在黑暗的雷区里探路,每一步都得走稳。
只有把雷区趟遍,才能找到那条唯一的安全路。”
实验室里,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
所有人都知道,这上百个配方里,
只有一个才是林卫国真正想要的“目标”。
其他的都是“障眼法”,但谁也不知道哪个才是。
他们能做的就是把每个样品,都当成最终的希望去对待。
炼钢是力气活,也是精细活。
尤其是在小小的实验电弧炉里,
炼制这些成分复杂,配比要求到毫克的合金。
温度高一度,低一度,某个元素多一毫克,
少一毫克,最后出来的东西就可能天差地别。
林卫国几乎是二十四小时泡在实验室里。
亲自监督每个样品的熔炼,
用光学高温计一遍遍校对炉温,用分析天平称量每种元素。
那股子专注和严谨,
让所有研究员都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和压力。
一个月后,上百个样品的性能测试数据,全部汇总到林卫国面前。
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两天,
对着那堆密密麻麻的数据进行分析、拟合、推演。
办公室的门再次打开时,林卫国拿着一份全新的报告走了出来,
眼睛里布满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http://www.abcsee.cc/36733/2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