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新政落实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全国诏书,已经贴满了北直隶,大大小小的各处城池。

  宝坻县(今属天津),知县高承埏(shān)正带着衙役,走街串巷探访每家每户。

  第一,是为了宣传户籍、路引改制。其次,是为了告知百姓,不得擅自给女娃裹脚。

  高承埏可太赞成这条政令了,他曾经还走访宝坻县,各个普通百姓家中。

  那个时候,天津百姓多会为,刚出生的男婴儿私自阉割,好期待能送进宫中。

  因此,宣传来轻车熟路的。今日拜访的,是宝坻县吴家村,及村中富户吴万金家中。

  吴万金将知县请上主位,高承埏开门山道:“吴族长,将你家中女眷都唤出来吧!”

  吴万金皱眉问道:“知县大人,我家未出阁的女子,也要唤出来吗?”

  见高承埏点头,吴万金依然辩解道:“知县大人,未出阁的女子,没必要出来吧?”

  高承埏抚须笑道:“不出来也行,只要您不怕违逆圣旨,村口的诏书看到了吧?”

  “抱在手上的女婴也算,全部都要出来无有例外,若不遵守本官自会上禀!”

  最终,拗不过的吴万金只得吩咐下人,将家中所有女子唤出来,到厅堂站成两排。

  看这些女子皆裹小脚,抱在手中有两个女婴,还有牵在手上一位三岁多女娃。

  女娃不停的搓着脚,高承埏走上前蹲在女娃身前,脱下这女娃脚上的小鞋子。

  看着被包裹严实的脚,都泛起了不正常的红色,一言不发就将其扯了下来。

  裹脚布被扯下,女娃的小脚丫不停扭动着,幸好还来得及再晚,恐怕就长不好了。

  高承埏又吩咐县丞,将家中女婴和女娃,全都登记了姓名年龄,吴万金皱眉看着。

  见知县扯掉孙女的裹脚布,吴万金忍不住道:“知县大人,常言道清官不断家务事。”

  “您今日登门此番做为,已超出您所管之界限,草民不服!草民要上告!”

  高承埏从怀中掏出份诏书,嗤笑道:“不服?来,对诏书说句不服,看本官拘不拘你!”

  “本官告诉你,这三个女娃每一旬,必须带去县衙登记堪验,直至其成年为止!”

  吴万金担忧道:“知县大人,不是草民想抗旨不遵,实乃不裹脚将来女娃嫁不出去呀!”

  高承埏和言安慰道:“当下,陛下正值壮年!政令律法会越发通达,你且放宽心吧!”

  交待完起身离开,走到厅门处回头道:“勿要再私自裹脚,这是严重触犯圣命的。”

  “倘若,这女娃脚长期未恢复,本官定会徒你三年,明白了吗?”

  吴万金连连躬身道:“草民知道错了!绝不敢再犯,草民全家定当谨遵圣谕。”

  从吴家出来,又去了另一家吴姓村民家,是家中女主人接待的。

  家中有两个年龄相仿,皆是五六岁的小女娃,高承埏仅是看了一眼女娃的脚。

  便出声道:“这位大嫂,将两个女娃娃的裹脚布,都去掉吧!”

  此话一出,中年妇女大声哭嚎道:“大人,去不得呀!女娃长大了嫁不出去的呀!”

  高承埏解释一通,依然死活不愿意,无论他如何解释都不听,就给他撒泼打滚不肯去。

  起身各间茅草房看了一遍,高承埏询问道:“你家那位当家的呢?为何不在家中?”

  那中年妇女一听,顿时紧张到浑身发抖,眼巴巴问道:“大人,您是要抓俺当家的吗?”

  高承埏摇头道:“不,本官想跟你当家的聊聊,正值饭点他这会却不在家,去哪了?”

  中年妇女不疑有它,回道:“俺丈夫去路桥司做工了,他不回来吃饭的,就晚上回来。”

  高承埏点点头道:“喔!修路去了是吧?听说给的工钱还不错,有这回事吗?”

  中年妇女点头称是,高承埏双手一摊道:“大嫂果真不给,这两个女娃去裹脚布吗?”

  中年妇女头摇得像拨浪鼓,不管知县如何解释,她就一个劲的拒不执行。

  她以为高承埏,拿她这个妇道人家没办法,谁知下一句她便如坠冰窖,浑身发寒!

  高承埏无所谓的摇摇头道:“既然如此!晚上告知你丈夫,明日不用去路桥司上工了。”

  “本官会将,你家拒不遵守圣谕之事,如实禀报给上级衙门,上面自会下发核查公函。”

  “到时候你跟你丈夫,可能都要被关起来的,到时候你俩双双被关,尚且是小事。”

  “影响修官道的罪责更大,搞不好本官都要掉脑袋,本官也不再劝了,就样吧!”

  说罢,作势起身往院外走,这时中年妇女害怕了,紧追几步道:“大人,民妇冤枉呀!”

  “民妇这就拆掉裹脚布,求知县老爷给俺家个机会吧!俺再也不敢啦!”

  高承埏板着脸,内心却在想:板子打到身上知道疼了,哼!

  看着拆掉的裹脚布,高承埏板着脸道:“这次,本官便给你家个机会,若有下次,哼!”

  冷哼一声走出了院子,县丞登记了姓名年龄,并叮嘱其每旬都要,带女娃去县衙堪验。

  匆匆追了出去,县丞追上高承埏道:“知县大人,陛下这道圣谕是何意义呀?”

  高承埏摇头道:“本官不太懂,但本官知道陛下没错!陛下扫六合,灭建奴,平西域!”

  “去三饷、改税制、改户籍、去路引,这一桩桩一件件,事实证明没有哪件是错的。”

  “走吧!咱们管好份内之事便好,是非对错上头自有分晓,轮不到咱们来操心!”

  一时间,北直隶各城各县,皆在大力整顿此事,民间也分化成了两派。

  那些从小,效仿孝慈高皇后的,听到政令后欣喜不已!

  当然,也不缺那些死硬份了,各地官吏为保住高薪饭碗,处理的也都迅捷无比。

  但凡有敢死硬不遵圣谕的,直接锁拿关到牢狱里,不过官员们也知道一点。

  这种关肯定不能真关,那监狱都要塞不下了,对自己的政绩和年底奖赏,是有影响的。

  百姓一看真被关了,纷纷拆掉给小女娃的裹脚布,乞求让自家当家人回来。

  高承埏的模式,很快便让周边各县学去了,每旬带女娃去县衙勘验,不合格者又锁人。

  至于冤家错案以公报私,没有哪个官员有胆子干,锦衣卫整天神出鬼没的。

  还有民间监督组,这些家伙杀又不杀,他们每隔几年便要进京,少了人一眼便知道了。

  各项举措串联起来,才造就了还算清明的官场……
  http://www.abcsee.cc/37303/6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