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暗流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民国十九年,十二月六日,凌晨三点,青岛。原德国总督府,如今的日军第五师团临时指挥部内,灯火通明,将巴洛克风格的华丽穹顶和浮雕映照得一片惨白,却驱不散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和一种属于征服者的、冰冷亢奋的气息。
巨大的山东全境沙盘前,师团长寺内寿一中将背手而立。他身姿挺拔,穿着笔挺的黄呢将官服,戴着一尘不染的白手套,神情冷峻如大理石雕塑,唯有镜片后偶尔闪过的精光,透露出他内心的志得意满。
参谋长安藤利吉大佐手持指挥棒,正以清晰快速的语调进行战况汇报,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师团长阁下,综合各部队战报:”
“潍坊方向,我步兵第21旅团主力已于凌晨二时完全占领城区,残敌肃清。守军韩部一个旅基本被全歼,其旅长韩一诺在指挥部自杀。”
“日照方向,步兵第9旅团第11联队亦于凌晨三时许攻克全城,支那县长高荫周率少数残部退入山区,已不足为虑。”
“至此,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等胶东半岛所有要点,已全部纳入我军掌控!”
安藤利吉的指挥棒在沙盘上划过一道弧线,囊括了整个山东半岛的东部凸出部。他略作停顿,继续分析,声音充满了战略上的自信:
“各部进展之神速,远超预期。这充分证明,韩复榘主力确已被北面张汉钦的救国军牢牢牵制于河北边境,其山东腹地极度空虚,几无像样野战兵力可调!”
“我军如入无人之境,支那军地方部队士气低落,抵抗虽偶有顽强,然缺乏统一指挥与重武器,实难阻我皇军钢铁洪流之锋芒!”
寺内寿一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矜持而冷酷的笑意。他走到沙盘前,目光如鹰隼隼般扫过上面密密麻麻的标识,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决定他人生死的权威:
“安藤君,局势明朗,战机稍纵即逝。我军当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一举奠定山东战局!”
他伸出手指,重重地点在沙盘上济南的位置:
“关键在于速度与威慑!必须在支那人缓过神、国际社会干预之前,造成既成事实!”
“更为重要的是,要巧妙利用南京政府与奉天救国委员会之间的矛盾。”
他的手指在山东与河北、江苏交界处虚划一条线,眼中闪烁着战略家特有的算计光芒:
“我军此番行动,名义上只为‘恢复胶澳权益’,‘保侨护路’。因此,在战术上,要做出姿态……”
“命令!”
寺内寿一的声音陡然变得斩钉截铁,
“日照方向之步兵第11联队,留下必要守备兵力后,主力继续沿山东、江苏边界一线向西挺进,目标临沂、枣庄!但严禁越过省界,尤其避免与南京中央军部队发生直接冲突!”
“我要让南京的常委员长认为,我军的兵锋只指向张汉钦的势力范围,或至少,在解决北方‘叛逆’之前,不会威胁到他的根本之地。这足以动摇救国军所谓‘抗日救国’的政治号召力,也能让南京方面心存侥幸,甚至乐于坐视我军削弱其北方政敌!”
安藤利吉心领神会,立刻记录。
寺内寿一接着命令,语速加快,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其余部队,除各要点留下最低限度守备兵力外,应全力向西、向北突击,目标直指山东省会——济南!”
“尤其潍坊方向之第21旅团主力,经过数小时休整补充,必须在今日清晨六时整,沿胶济铁路及其平行公路,向淄博发起猛攻!我要求,最晚在今天中午十二时之前,看到我军旗帜插上淄博城头!”
他的拳头轻轻砸在沙盘边缘,发出沉闷的响声,目光锐利如刀:
“今天下午,日落之前,我要听到我军先头部队兵临济南城下的消息!”
“第三师团、第六师团今日将在青岛、烟台登陆,届时我军总兵力将接近八万!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山东,彻底打掉韩复榘的抵抗意志,将这片富饶的土地,变成帝国进军中原的稳固跳板!”
“哈依!”安藤利吉暨指挥部内所有军官齐声顿首,声音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指挥官决断的绝对服从。
命令化作电波,迅速传向各个战地。日军的战争机器,以更高的效率开动起来,向着山东腹地碾压而去。
————————————
几乎在同一时刻,百里之外的济南城,却沉浸在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压抑而危险的氛围中。
凌晨的寒意浸骨,全城戒严,街巷空无一人,只有巡逻队沉重的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野狗吠叫,更添几分凄凉。韩复榘公馆的灯光彻夜未熄,但城市的命运,却在一处更为隐蔽的地点悄然酝酿。
南城,靠近黑虎泉的一片幽静区域,有一所门楣匾额上刻着“澄园”二字的宅邸。这里是省府高级参议李文远的私宅。表面是文人雅士的居所,此刻却成了决定济南乃至山东命运的秘密据点。
宅邸的书房深处于庭院最深处,门窗紧闭,厚重的天鹅绒窗帘将室内灯光遮掩得严严实实。炭盆烧得正旺,驱散了冬夜的寒冷,却驱不散围坐在红木桌旁三人眉宇间的凝重与紧张。
这三人,正是此刻山东局势中可能撬动乾坤的关键人物:
刘书香,山东军总参谋长,韩复榘的心腹幕僚,此刻却面容憔悴,眼中布满了血丝,紧握的拳头显示出内心的激烈挣扎。是他,掌握了韩复榘最核心的军事部署和逃亡计划。
李文远,省府高级参议,素以“山东良心”著称的学者型官员,长期对韩复榘保存实力、罔顾民生的军阀作风深感不满,与北方救国军方面早有秘密联络。
张骧武,济南警备司令,掌握着城内治安和部分城防部队的实权人物,性格沉稳刚毅,麾下多有热血军官。
炭火的噼啪声是室内唯一的背景音。良久,刘书香深吸一口气,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他的声音沙哑而低沉,每一个字都仿佛有千钧之重:
“文远兄,骧武兄,局势已危如累卵,迫在眉睫了。”
他目光扫过二人,直接切入核心:
“韩主席……他已决心弃城!”
这句话如同惊雷,在密室中炸响。尽管已有预感,李文远和张骧武还是身躯一震。
“就在今天凌晨,他秘密下令,其嫡系手枪旅、炮兵一团已开始向泰安方向秘密收缩转移。他本人的专机,就停在城西备用机场,加满了油,随时准备起飞。时间……最迟不会超过明晨(十二月七日)!”
刘书香的语气充满了痛心与无奈,“他这是要将济南,将山东父老,将我们这些还在前线流血的弟兄,统统丢给日本人!他要去南京,或者说,是去寻求他自以为的‘保全之策’!”
李文远猛地一拍桌子,须发皆张,压低声音怒道:
“无耻!国难当头,身为一省主席,竟行此弃城潜逃之事!与南宋贾似道何异?!他韩向方对得起山东百姓吗?对得起那些在潍坊、日照血战至死的忠勇将士吗?!”
张骧武脸色铁青,拳头紧握,指节发白,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那我们这些还在城里的部队,就成了他拖延时间、掩护逃跑的弃子了?!”
“不仅如此,”刘书香的声音更加低沉,带着一丝悲凉,“韩主席为防后方生变,也为向南京表‘忠心’,已于昨日深夜,以‘通敌叛省’的罪名,秘密转移了孙荫亭、赵明诚等七位主张联袂抗日、与救国军有接触的将领,现就关押在南圩子门内的宪兵司令部看守所!他这是要杀人立威,清除异己!”
“什么?!”李文远和张骧武同时失声。孙荫亭等人是军中颇有威望的少壮派,意味着韩复榘已决心一条道走到黑,甚至可能在被捕将领身上罗织罪名进行杀害,作为投向南京的“投名状”。
“必须救人!”张骧武斩钉截铁,“孙旅长他们若是被害,军中主战派将群龙无首,济南必乱!届时日军一到,后果不堪设想!”
“救?怎么救?”李文远眉头紧锁,“看守所守卫森严,宪兵队长吴振海是韩复榘的铁杆心腹,对他忠心耿耿。没有韩的手令,谁也进不去,更别提提人!”
密室再次陷入沉默。三人都在飞速思考。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窗外天色已透出微弱的曦光,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刘书香作为参谋长,掌握着最全面的信息。他强压下心中的波澜,开始冷静分析,这也是他今夜冒险将二人召集于此的核心目的:
“文远兄,骧武兄,眼下我们有三条路。”
“第一条,坐视韩主席南逃,我们或随之,或留下,但无论哪种,山东必沦于日寇铁蹄之下,我等皆为历史罪人!”
“第二条,联合军中尚有血性的弟兄,拥兵自守,但北有救国军压力,东有日军强敌,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终是死路。”
“第三条……”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二人,压低了声音,几乎微不可闻,“与救国军……合作!”
李文远眼中精光一闪,他等的就是这句话。张骧武身体微微前倾,显然也意识到了什么。
刘书香不再犹豫,摊牌道:“我已通过秘密渠道,与救国军取得了联系。他们表示,若我等能反正,确保济南不乱,接应其部队南下,共同抗日,则前事一概不究,孙荫亭等义士必将受到重用,山东军政,可由我等爱国人士共商维持。”
“条件是?”张骧武沉声问,这是关键。
刘书香的目光扫过二人,“必须在韩复榘逃亡之前,救出孙荫亭等将领!他们是稳定军心、号召旧部的关键!救出他们,起义成功便有了七成把握!”
“如何救?”李文远追问细节,“看守所固若金汤,吴振海又是个死硬分子。”
刘书香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硬闯肯定不行,只能智取,调虎离山!”
他压低声音,开始勾勒初步设想:
“看守所所长赵德胜,是我早年一手提拔的旧部,此人尚有良知,对韩复榘弃城之举亦心怀不满,或可争取为内应。但吴振海是关键,必须把他调开!”
“骧武兄,你是警备司令,能否以‘城防吃紧,需加强重要目标守卫’或‘发现可疑分子活动’为由,紧急召吴振海到你的司令部开会?时间要长,要让他无法脱身!”
“同时,文远兄,你以省府参议身份,借口‘战时督查监狱防疫’或‘奉韩主席密令提审要犯’,持伪造的手令,由赵德胜配合,进入看守所,迅速将人提走!”
“得手后,立即由骧武兄安排的绝对可靠的部队,将人秘密转移至安全地点!”
......
http://www.abcsee.cc/39501/1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