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巴巴罗萨行动2
推荐阅读:
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
叶凡神医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娱乐帝国系统
陈轩邪医传承
特战之王
女人卖菜为生,竟不知丈夫是仙帝
赌石:开局天降横财两个亿
史上最强炼气期(又名:炼气五千年)
六零:冷面军官被科研大佬拿捏了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柏林的冬日,空气清冷而锐利,吸入肺中都带着一丝金属般的寒意,仿佛也浸透了帝国决策中枢那不容置疑的意志。无忧宫那间被称为“战略核心”的地图室内,厚重的天鹅绒窗帘半掩着却依然驱不散弥漫在巨大欧亚地图上那几乎凝为实质的肃杀之气。
威廉皇帝背对着炉火,站在那幅覆盖了整面墙壁的巨幅地图前,凶狠的目光如同最精准的测量仪,缓缓扫过从易北河到叶尼塞河的广袤土地,最终如同两枚冰冷的钉子,牢牢钉在乌拉尔山以东那片被醒目的赤色颜料覆盖的区域。
沙俄军队在东线的受挫与僵持,在他眼中,已不仅仅是一个仆从国的军事失败,更是对德意志帝国重塑欧陆秩序权威的直接挑战,是一块必须被迅速、彻底碾碎的路障。
他缓缓转过身,炉火的光芒在他身后勾勒出威严的轮廓,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经过精密锻造的金属般的质感,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位核心将领和内阁部长的耳中,不容任何杂音干扰:
“先生们,俄罗斯东部的僵局,必须被打破,而且要以一种决定性的、摧枯拉朽的方式结束。”
“我们需要一场足以写入所有军事教科书的胜利,一场彻底、干净地碾碎托洛茨基残存红色政权的风暴,将罗曼诺夫双头鹰的旗帜,牢牢地、永久地插遍从第聂伯河到太平洋的每一寸罗斯土地。”
他的目光扫过帝国总参谋长保罗·冯·兴登堡元帅那张沟壑纵横、如同岩石般坚毅的脸,以及陆军大臣、海军部长等人凝重的面孔。
“这不仅是为了兑现我们对基里尔沙皇陛下的承诺,更是为了帝国东部边境的永久安宁,为了我们呕心沥血构建的欧洲新秩序的稳固与不可动摇。任何的犹豫和拖延,都是对帝国未来的犯罪。”
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巨大的橡木会议桌前,桌上摊开着总参谋部连日熬夜拟定的、厚厚一叠关于向东线增兵的初步方案。
“我们必须正视现实,”他用指节敲了敲桌面,“沙俄军队自身的力量,无论是装备水平、后勤保障还是现代化的指挥体系,都不足以独立完成这个最终清算的任务,他们缺乏足够的钢铁、燃油,更重要的是缺乏我们大德意志式的效率和组织能力。”
“因此,帝国将毫不犹豫地承担起领导责任,并动员我们所有忠诚的盟友,共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他清晰而缓慢地开始下达指令,每一个词汇,每一个数字,都重若千钧,仿佛能直接砸进听者的心里:
“以帝国皇帝以及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名义,授权总参谋部,立即向欧洲联盟所有成员国及紧密盟友奥地利合众国(我才是林晓皇帝的最佳cp)、保加利亚王国、奥斯曼帝国,乃至波兰王国、波罗的海联合公国等发布最高级别的战争动员令。”
我们要求,各盟国必须在未来三个月内,无条件地集结并向东线战场输送以下规模的军事力量:
550辆各型坦克与突击炮,这不仅包括帝国最新锐的、火力与机动性完美结合的‘野狼’中型坦克,以及装甲厚重、足以摧毁任何工事的‘狼王’重型坦克,作为铁拳的锋刃;
也需要奥匈帝国提供的、经过改进的‘戴姆勒’装甲车,保加利亚王国库存的法制‘雷诺’Ft-17等辅助型号,用于填补战线和次要方向;
300架各型作战飞机,其核心是帝国空军引以为傲的‘金雕’型战斗机,确保将赤色空军的任何抵抗撕成碎片。
以及‘游隼’俯冲轰炸机和‘天鸢’战略重型轰炸机,用致命的精度摧毁地面目标,并配属必要的远程侦察机和运输机,构成完整的空中打击链条;
1300门各式口径火炮与重型迫击炮,从机动灵活的75毫米野战炮,到足以撕裂最坚固堡垒的210毫米重型榴弹炮,必须形成梯次配置、无缝衔接、覆盖整个战场的毁灭性火力网;
以及,最关键的,115万经过基础训练、装备基本到位的盟国士兵。
他们将作为加强力量和战役骨干,被整合进沙俄军队的作战序列,在决定性的地段形成压倒性的兵力优势,确保攻势的连续性和彻底性。”
这一连串庞大到令人窒息数字的公布,让在场的一些文官,如财政部长,下意识地扶了扶眼镜,喉结滚动,暗自计算着这将消耗掉多少帝国的欧元和物资储备。
但坐在对面的军人们,如兴登堡元帅,以及刚刚被任命为东线集团军群司令的赫尔曼·冯·弗朗索瓦将军。
他们的眼中非但没有畏惧,反而燃起了炽热的火焰,那是属于职业军人在巨大挑战和荣誉面前特有的兴奋。
头发花白、身躯依旧挺拔如松的兴登堡元帅,用他那特有的、带着东普鲁士口音的沉稳声音开口道:“陛下,这将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跨越多个国家、涉及不同语言和军事体系的联合军事行动。”
“协调指挥、统一后勤保障、以及确保各盟国部队能够有效协同而非互相掣肘,将是巨大的挑战,其复杂性远超我们以往的任何战役。”
“挑战必须被克服!也必须被我们德意志的效率和意志所碾碎!”林晓的声音陡然提高,斩钉截铁,不容任何质疑。
“立即成立‘东线盟军最高协调司令部’,由你,兴登堡元帅,担任总顾问,负责与各盟国最高统帅部的战略协调,任命赫尔曼·冯·弗朗索瓦将军担任前线总联络官兼帝国东线部队总指挥,直接对朕负责,拥有在战场上必要的临机决断权。”
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通过外交渠道,明确告知我们每一位盟友,这是巩固欧洲联盟、共同分享胜利果实的关键时刻。”
“他们在‘巴巴罗萨’行动中的每一份贡献,都将被帝国清晰地记录在案,并在战后根据其功绩,获得相应的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利益回报。”
他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地图上那片广袤、神秘而寒冷的西伯利亚,一个充满历史隐喻、帝国野心与一丝宿命论色彩的代号,从他口中清晰地吐出:
“此次联合东征行动的代号,经朕批准,就定为——‘巴巴罗萨’。”
“巴巴罗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意为“红胡子”,一位曾怀揣着向东扩张基督世界和帝国势力梦想、最终却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途中意外溺亡的传奇君主。
林晓选用这个代号,既隐含着向东方进军、传播帝国秩序与文明的决心,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对历史宿命、征服之路上的潜在风险与未知代价的深刻警示。
这个名字立刻被侍立一旁的汉斯·伯格少校用钢笔郑重地记录在绝密档案上。
1920年2月10日,柏林,帝国总理府,宏伟的“白色大厅”内,同盟国军事协调会议。
巨大的枝形水晶吊灯下,气氛庄重而热烈,又暗藏着各国不同的心思与算计。代表奥匈帝国的,是虽已退休但威望犹存、被特意请出山的康拉德·冯·赫岑多夫元帅,他抚摸着下巴花白的胡须,眼神精明;
保加利亚王国的全权代表是其总参谋长尼古拉·热科夫将军,面色红润,带着巴尔干军人特有的彪悍;
奥斯曼帝国虽因国内局势未能派出恩维尔·帕夏亲至,但其军事代表穆罕默德·帕夏正襟危坐,表情肃穆;
波兰、乌克兰及其他较小盟国的军事代表则大多沉默,等待着主导者的安排。
墙上悬挂着巨大的、覆盖了整面墙壁的“巴巴罗萨”行动计划示意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箭头和符号清晰地标注着各支力量的进攻路线和目标。
被任命为前线总联络官的赫尔曼·冯·弗朗索瓦将军,以其一贯的干练和锐利,站在地图前,手中的细长指挥棒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点在地图的关键节点上,向与会者阐述着经过完善的计划细节:
“诸位尊贵的代表,根据皇帝陛下批准的‘巴巴罗萨’计划最终案,我们集结的压倒性优势兵力,将主要分为三个强大的突击集群,如同三支致命的矛头,刺向赤色俄国的要害:”
“北方集群,由沙俄最善战的彼得·弗兰格尔将军所部为主力,加强帝国第8集团军麾下的第2装甲师、第12步兵师一部,以及波兰军团第5、第7步兵师。”
“你们的战略目标,是沿着喀山-彼尔姆-叶卡捷琳堡轴线稳步推进,首要任务是夺取乌拉尔山脉西麓的工业重镇,切断赤匪获取武器补给的命脉。”
“中央集群,此乃本次战役的核心打击力量与决胜关键!以沙俄安东·邓尼金将军、弗拉基米尔·卡普佩尔将军的主力部队为核心,配属帝国最精锐的帝国近卫军‘德意志’装甲师、第1掷弹兵师,奥匈帝国久经战阵的第3集团军下辖4个步兵师,以及保加利亚王国投入的王牌部队第1、第2步兵师。”
“你们将从萨马拉-乌法方向,实施坚决而深远的装甲突击,像一柄重锤砸开敌人的防线,直指西伯利亚的心脏地带——鄂木斯克和新西伯利亚,力求分割、包围并歼灭红军主力。”
“南方集群,由骁勇善战的格里高利·谢苗诺夫将军的哥萨克骑兵、奥斯曼帝国派遣的2个志愿步兵师,以及部分奥匈帝国的山地部队组成。”
“你们的任务是沿着伏尔加河下游广袤区域向东南方向席卷,肃清残敌,牢牢掩护中央主力集群漫长而脆弱的南翼安全,并伺机向资源丰富的中亚方向施加压力,牵制敌人兵力。”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帝国空军承诺,将投入主力,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并保持绝对的制空权,为各位的地面推进提供全天候的侦察、护航和对地精确打击支援。”
“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包括铁路、公路和水路枢纽,均已由帝国后勤总署牵头规划完毕,但这需要各国后勤单位的紧密协作,确保物资的畅通无阻,直到最后一发子弹送到前线士兵手中。”
康拉德·冯·赫岑多夫元帅首先清了清嗓子,用带着维也纳口音的德语表态,声音洪亮:
“奥匈帝国皇帝陛下与政府,完全支持‘巴巴罗萨’行动,我们将派出我们最优秀、经验最丰富的第3集团军,并提供不少于200门各型火炮及相应的工程、医疗后勤单位。为了中欧的共同事业与未来!”
热科夫将军紧接着,用略带保加利亚口音的德语承诺:“保加利亚军队将倾尽全力,派出我们的王牌步兵师,为了收复正教兄弟的土地,也为了陛下承诺的、在巴尔干应有的地位!”
尽管圆桌周围坐着的人各怀心思,计算着本国需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获得的收益,但在德国强大的号召力、严密的计划以及对战后格局的承诺面前,同盟国的战争机器还是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轰鸣着运转起来。
一列列标有“巴巴罗萨-特急”符号的军火专列,拉响汽笛,从德国鲁尔区、奥匈帝国斯太尔兵工厂的侧线驶出,满载着涂装一新的坦克、覆盖着帆布的重炮和堆积如山的弹药箱;
悬挂着同盟国各色旗帜的运输船队,从汉堡港、的里雅斯特港启航,犁开波罗的海和黑海的波涛,驶向俄罗斯的圣彼得堡、雷瓦尔和塞瓦斯托波尔。
成千上万的士兵在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的训练场上集结,进行着最后的适应性训练和联合演习,各种语言的号令声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一场无声却同样致命、旨在从内部瓦解敌人抵抗意志的战争,也在广袤的西伯利亚上空和乡村角落里悄然进行。
1920年2月23日,西伯利亚,鄂木斯克以西广袤的红军控制区上空。
几架特意涂着陈旧沙俄标志、但座舱内坐着的是经验丰富的德国特种飞行中队飞行员的老式双翼侦察机,利用黎明前的黑暗或西伯利亚常见的恶劣低云天气作为掩护,悄然爬升,低速飞越战线。
它们投下的不是带来死亡和毁灭的炸弹,而是成千上万份在柏林郊区秘密印刷厂里精心印刷的传单。
这些传单通常使用粗糙但结实的纸张,用最通俗易懂的俄语书写,配以简单却极具煽动性的木刻风格图画,内容经过心理学专家精心设计,直指苏俄政权内部最敏感的痛处和社会矛盾:
“俄罗斯的士兵们!工人们!农民们!睁开眼睛看看吧!托洛茨基、斯大林和他们那些穿着皮夹克的委员们,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只有无尽的‘余粮征集制’带来的饥饿!只有契卡枪口下的恐惧和沉默!”
“他们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温暖的宫殿里享受着特权,喝着伏特加,而你们的父母、妻儿却在西伯利亚这能把灵魂冻僵的严寒中挨饿受冻,连最后一点过冬的土豆都被抢走!”
“看看真正的俄罗斯,沙皇基里尔陛下这边!我们有来自强大德意志帝国无私的援助,有吃不完的面包,有对未来土地改革的明确承诺!”
“放下武器,走过战线,加入我们,立刻结束这场毫无意义的兄弟相残,回到真正、神圣俄罗斯母亲的怀抱!”
“记住!德国与沙皇的联军是来解放你们的,是来帮助你们推翻红色暴政的,不是来奴役你们的!为了一个没有饥饿、没有无缘无故逮捕和恐惧的新俄罗斯,行动起来!”
这些传单像不祥的灰色雪片,伴随着寒风,散落在沿途的村庄、破败的城镇和红军后方的临时驻地周围。
与此同时,一些被德军情报机构以金钱、家人安全或意识形态说服等方式策反的红军战俘以及对苏维埃政权心怀不满的流亡者,携带小型电台和更多种类的宣传品,利用漫长的战线漏洞,悄悄潜入西伯利亚腹地。
他们像瘟疫的携带者,在民间集市、在拥挤的兵运列车里、在士兵们休息的篝火旁,用看似随意的闲聊,秘密传播着对苏维埃政权粮食政策、战争目的和高层生活的抱怨、夸大甚至完全编造的负面消息。
1920年3月10日,黄昏,西伯利亚,托木斯克以西约一百公里处,一个名为“十月曙光”却刚刚遭受过征粮队严厉搜查的集体农庄。
夜幕如同巨大的黑色幕布缓缓落下,寒风在简陋的木屋间呼啸,如同无数冤魂在哭泣。
几个穿着破旧棉袄、面容被苦难刻满皱纹的村民,蜷缩在一间四处漏风的木屋里,围坐在一个几乎散发不出多少热量的破铁皮炉子旁。
一个识字的、手指颤抖的老猎人,借着炉口那一点微弱跳动的火光,艰难地、一字一顿地读着白天在村口草垛里偷偷捡到的一张传单。
当听到“结束战争”、“每家都能分到面包”、“属于自己的土地”这些字眼时,村民们那原本如同死水般麻木、绝望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细微的、难以置信的波动和一丝极其微弱的光亮。
他们受够了这无休止的战争征调、看不到尽头的饥饿和红色契卡带来的、无处不在的阴影。
同日夜晚,伊尔库茨克以北某处拥挤不堪、缺乏补给的红军新兵补充营的昏暗营房里。
几个来自伏尔加河流域、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年轻补充兵,趁着值班军官巡视的间隙,偷偷躲在散发着霉味的铺盖卷角落里,压低声音,交换着各自听来的“小道消息”和家乡的悲惨境况。
“听说了吗?喀山……喀山那边快要顶不住了……我表哥在那边当兵,偷偷捎信回来说,德国人的坦克太多了,像移动的钢铁堡垒,根本挡不住……”
“我家里上周好不容易捎来封信……说村子里又快断粮了,征粮队的那帮人,这次连留着春播的种子都强行拿走了……这让我们明年怎么活啊?”
“那些政委……哼,说的比唱的好听,可你们谁见过他们跟我们一起啃冻硬的黑面包?他们总有办法弄到额外的食物,凭什么我们要在这里挨冻受饿,为他们嘴里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世界革命’卖命?”
一种无声的恐慌、失望和怀疑的情绪,如同致命的瘟疫,在部分红军部队,尤其是那些后勤补给困难、新兵比例高、士气本就如同风中残烛的新建或遭受过打击的单位中,悄然蔓延、滋长。
开小差、假装生病以逃避战斗任务、甚至零星的小股部队向对方阵地消极投降或溃散的情况,开始如同溃堤的蚁穴,逐渐增多。
1920年3月15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沙皇基里尔一世的临时办公室。
沙皇基里尔·弗拉基米罗维奇几乎是迫不及待地从侍从武官手中接过来自下诺夫哥罗德前线的加急报告。
他快速浏览着上面详细列出的首批抵达的盟国援助物资清单从坦克编号到火炮口径,以及已经抵达圣彼得堡港的盟国先头部队的番号和指挥官姓名。
更让他振奋的是,报告后附着的、由德军情报部门共享的敌后评估摘要显示,红军控制区内的民众和部分前线部队的士气,正在受到那些铺天盖地的宣传品的持续侵蚀。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彼得·尼古拉耶维奇!”
沙皇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在铺着厚厚地毯的书房里来回踱步,脸上洋溢着近乎狂喜的光芒。
“帝国的援助已经到了!‘巴巴罗萨’这柄由德意志皇帝亲自督造的利剑,已经淬火完成,锋刃毕露!立刻以我的名义,向前线所有将士发布嘉奖和动员令!”
“告诉他们,复仇雪耻、光复俄罗斯故土的神圣时刻,即将随着春天的到来而降临!让那些背叛上帝和沙皇的赤色分子,在欧洲联盟的钢铁洪流和无边伟力面前,彻底地颤抖、崩溃吧!”
在柏林,林晓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了来自总参谋部和情报部门的类似汇总报告。
他独自站在无忧宫面向东方的宽阔阳台上,初春的寒风撩起他额前的发丝,望着远处天际线渐渐泛起的鱼肚白,眼神深邃如渊,无人能窥知其全部思绪。
庞大的、由多国力量组成的战争机器已经在他的意志下全面启动,隆隆作响;而那些精心播撒的心理种子,也正在敌人看似坚固的后方悄然发芽。
“汉斯,”他没有回头,对如同影子般侍立在身后的副官说道,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通知兴登堡元帅和弗朗索瓦将军,‘巴巴罗萨’计划的庞大齿轮已经按照预定方案开始紧密咬合,顺利运转。”
“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最后的耐心,等待西伯利亚腹地的冰雪进一步消融,让大地能够承受我们坦克的重量,同时,更要等待……敌人内部因恐惧、饥饿和失望而产生的裂痕,扩大到足以让我们一击便能致命、使其彻底土崩瓦解的宽度。”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中注入了一丝冰冷的、如同西伯利亚寒流般的决绝:
“另外,让斯科尔兹内和他的‘狼人’特别行动队,进入最高级别的待命状态。当正面攻势如同潮水般展开,吸引住敌人所有注意力时。”
“我需要他们像最致命、最难以察觉的神经毒素,精准地注入红色俄国那看似庞大却可能已经脆弱不堪的心脏地带,去执行那些……将决定最终结局的、最为黑暗和关键的任务。”
他最后一句话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意味,仿佛预示着在即将到来的钢铁碰撞背后,还有更多隐藏在阴影中的血腥博弈。
http://www.abcsee.cc/39647/1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