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苏护归周
推荐阅读:
吞噬古帝苏辰
南知意帝释景全文免费阅读
快穿之路人不炮灰
山风微澜
混天鼎
哭惹,脆皮大佬又手撕剧情了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爱妻陆琪琪与爱子陆财
重回七零,与病娇老公举案齐眉
综漫:后二次元时代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朝歌的暴政与西岐的崛起,如同两股巨大的浪潮,不断冲刷、撼动着殷商天下诸侯这本就松散的联盟根基。当基层将领如晁田、晁雷开始审时度势、阵前倒戈之时,更高层面的离心力量也开始显现。其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莫过于**冀州侯苏护**的**叛商归周**。苏护,并非寻常将领,他是镇守一方的**强大诸侯**,冀州兵精粮足,其态度动向,对天下诸侯有着极强的示范效应。他最初的立场也并非彻底的反商,曾因拒绝进献女儿苏妲己(彼时尚未被九尾狐附身)而反抗纣王,虽后被招安,但心中芥蒂早已深种。其女苏妲己入宫后的一系列变化,以及纣王在妲己(九尾狐)蛊惑下的种种暴行,更是如同毒刺,深深扎在这位父亲兼臣子的心中。
云逸的灵识网络,早已将苏护及其治下的冀州列为重点观察对象。他**密切关注苏护叛商归周的全过程**,并意图借此**深入分析殷商统治下,诸侯势力日益明显的离心趋势**,以及这股趋势对未来天下格局的深远影响。
**【积怨的火山:从抗旨到隐忍】**
苏护与商纣的矛盾,由来已久。最初的反抗,源于纣王强索其女,践踏了诸侯的尊严与父女亲情。那场短暂的战争,虽以苏护被迫送女入宫、表面臣服告终,但仇恨与屈辱的种子已然埋下。
入宫后的“苏妲己”(九尾狐)并未给苏家带来荣耀,反而因其魅惑君王、祸乱宫闱而让苏护背负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和内心煎熬。他深知女儿本性绝非如此,宫中那个定然是妖邪所化,这更添了他对纣王昏聩、朝堂妖氛的憎恶。然而,冀州虽强,尚不足以单独对抗整个殷商,苏护只能将这份愤懑与痛苦深深隐藏,继续履行着诸侯的朝贡义务,但内心的忠诚早已名存实亡。
云逸通过潜伏在冀州侯府以及朝歌与冀州往来通道的耳目,清晰地捕捉到了苏护这种压抑的状态。他时常于深夜独酌,望月长叹;对朝歌来的使者,虽礼仪不缺,却冷淡疏离;暗中则加紧整军经武,积蓄粮草,其动向早已超越了寻常的诸侯防务。
**【决断的催化剂:天下大势与西岐崛起】**
促使苏护最终下定决心的,是天下大势的明朗化。
1. **纣王无道,人神共愤:** 九间殿变、姜后之冤、炮烙酷刑……一桩桩一件件,不断挑战着为人臣、为人者的底线。天下诸侯,人心惶惶,对殷商王室仅存的敬畏荡然无存。苏护作为实力诸侯,对此感受尤为深刻。
2. **西岐崛起,大势所趋:** 姬昌归国,姜子牙拜相,连败商军征讨,乃至微子、箕子等王族贤臣投奔,都清晰地指向一个事实——**天命正在转移**。西岐不仅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更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成为了天下反商势力的旗帜和希望所在。
3. **个人情感的最终爆发:** 尽管知道宫中的“妲己”已非其女,但那个名号依旧如同枷锁,让他备受煎熬。投奔西岐,讨伐无道,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他的一种自我救赎,一种对那个被妖邪玷污的女儿之名的切割与反抗。
就在西岐于金鸡岭一线与闻仲大军对峙,吸引了商朝主要注意力之际,苏护认为时机已到。他不能再等待,必须在商周决出胜负之前表明立场,否则无论哪方胜出,骑墙的冀州都将陷入被动。
**【归周的过程:周密策划与旗帜鲜明】**
苏护的叛商归周,不同于二晁的阵前倒戈,乃是一场经过周密策划的**战略性转变**。
1. **秘密联络,确立意向:** 苏护通过极为隐秘的渠道(由闲云阁暗中牵线搭桥),与西岐建立了联系。他派出的心腹与姜子牙、姬发进行了深入会谈,明确了归附的条件(保持冀州相对独立的地位、共同讨纣等)和行动计划。
2. **清除内患,稳固后方:** 在正式举旗前,苏护以雷霆手段,清除了治内少数忠于商纣或态度暧昧的官员和将领,确保冀州内部铁板一块。
3. **檄文天下,昭告大义:** 一切准备就绪后,苏护并未悄然行动,而是选择了最公开的方式——**发布讨纣檄文**!檄文中,他历数纣王宠信妖妃、残害忠良、屠戮百姓、败坏朝纲等十大罪状,明确宣布冀州不再奉商纣为正统,转而拥戴西岐圣主姬发,起兵讨逆!
4. **举兵响应,东西呼应:** 檄文传出,天下震动!苏护亲率冀州精锐,兵出冀州,直指朝歌方向,与西岐主力形成了东西夹击的战略态势。此举不仅直接威胁商朝腹地,更在政治上给予了商纣政权致命一击。
云逸密切关注着整个过程。他注意到,苏护的举动,极大地鼓舞了西岐的士气,也让姜子牙得以从东部战线抽调更多力量应对闻仲。更重要的是,苏护的檄文,如同一篇战斗宣言,为天下尚在观望的诸侯树立了一个标杆。
**【离心趋势的分析:从苏护看天下】**
苏护归周,绝非孤立事件,而是殷商诸侯**离心趋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通过此案例,云逸分析了这一趋势的特点与动因:
1. **动因多元化:**
* **道义驱动:** 对纣王无道行为的普遍反感和对西岐“吊民伐罪”理念的认同(如苏护、部分东南诸侯)。
* **利益计算:** 担忧商朝覆灭后自身地位不保,或希望在新王朝中谋取更大利益(如部分中小诸侯)。
* **安全忧虑:** 害怕被商纣的暴政波及,或受到西岐兵锋的威胁,被迫选边站队。
* **旧怨爆发:** 与商朝中央存在历史积怨或现实冲突(如苏护抗女之仇)。
2. **表现层次化:**
* **公开叛离:** 如苏护般,直接发布檄文,举兵反商。
* **暗中通款:** 与西岐秘密联络,提供情报或物资支持,但表面仍维持与商朝关系。
* **消极应对:** 对商朝的征调命令推诿拖延,保持中立,静观其变。
3. **影响深远化:**
* **削弱商朝根基:** 诸侯的离心,直接削弱了商朝的人力、物力和兵力来源,动摇了其统治基础。
* **壮大反商联盟:** 为西岐提供了重要的盟友和战略支撑,形成了反商统一战线。
* **加速天命转移:** 使得“纣王失德,天命在周”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加速了殷商王朝在道义上的崩溃。
苏护的冀州,如同第一块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他的归周,正式宣告了殷商天下体系的分崩离析。云逸记录下的这枚 **“观势”之子**,清晰地昭示着,封神大战的胜负手,不仅在于战场上的厮杀,更在于这席卷天下的、不可逆转的人心向背与政治格局的巨变。烽火连天,诸侯离心,一个旧时代正在哀鸣中走向终结。
http://www.abcsee.cc/39669/3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