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东京秋寒料峭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十月的东京,空气里飘着银杏叶的淡味。成田机场的落地窗外,天是浅灰的,云压得低,不像记忆里那样透亮。走出航站楼,穿藏青色制服的工作人员弯腰鞠躬,动作标准得像设定好的程序,便利店电子屏循环着新宿御苑的红叶预报,字是亮的,却没什么温度。地铁口的自动贩卖机里,温热的抹茶牛奶贴着“限定”标签,我和苏瑶各买了一罐,指尖触到罐体的暖意,很快就被风带走了。

  我们住的民宿在浅草寺附近,木质推拉门推开时“咔哒”响,和三年前我来的时候没两样。房东太太送来腌菜,塑料盒装着,鞠躬说“请多关照”,眼角的皱纹没动,声音也平得像在念稿子。前两日去上野公园的博物馆,看江户时代的建筑图纸,玻璃展柜擦得干净,图纸上的墨线清晰,苏瑶用手机拍下来,低声说“和南京老城区的布局比,少了点烟火气”。那时馆里还有些中国游客,举着相机拍展品,和工作人员用手势比划着交流,没人提政治,也没人想后来的事。

  回到东京的第三天,是11月7日清晨。手机在枕边震的时候,浅草寺的晨钟刚敲过第三声。我摸起来看,屏幕上的新闻推送带着醒目的“快讯”标识:“今晨9时,高市早苗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答辩中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暗示将依据《和平宪法》第九条解释,行使集体自卫权介入地区事务”。苏瑶凑过来看,刚睡醒的眼尾还带着红,看清标题的瞬间,指尖搭在我胳膊上的力道慢慢重了,指甲几乎掐进衣料里。

  我们打开电视时,NhK正直播国会答辩的后续画面。高市早苗站在发言台后,深色西装的领口系得紧绷,面对在野党“是否煽动地区紧张”的质询,她只重复“为保障日本国家安全,需采取必要应对”。画面切到街头采访,银座商圈的上班族脚步匆匆,被拦住的人里,七成只说“不清楚”“不关心”,剩下的三成里,穿米色风衣的女士皱眉说“太冒险了,会给生活添麻烦”,戴鸭舌帽的学生却小声附和“该强硬一点”——声音很轻,却像根细刺,扎在耳边。苏瑶快速滑动手机屏幕,念出一条时政评论:“这是1945年以来,日本领导人首次在正式场合把‘台湾有事’和行使集体自卫权挂钩,突破了历届政府的底线。”

  那天我们没去明治神宫。苏瑶抱着电脑坐在窗边,刷新着中日两国的新闻页面,我靠在她旁边,看着手机里不断弹出的消息:上午10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严正表态,称“高市早苗言论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中午12时,日本自民党右翼议员召开记者会,公开支持高市立场,甚至提议“加速修改防卫白皮书,明确台海定位”,他们称高市的表态“终于说出了自民党的心声”,是“保障日本安全的必要举措”;下午3时,华人论坛上的帖子开始增多,有人上传大阪中华街的照片,画面里几个举着标语的右翼分子在街边游荡,配文写着“听到他们喊‘滚出日本’,吓得赶紧离开”。

  民宿的无线网络时断时续,房东太太来收垃圾时,我们问起外面的情况,她捏着垃圾袋的手紧了紧,只含糊说“电视里说得吓人,你们最好少出门”,说完就低着头快步走了,没像往常那样多聊两句。傍晚时,苏瑶点开一个在日华人运营的短视频账号,主播站在东京大学门口,镜头扫过空荡荡的校园路,说“今天不少教授临时取消线下课,评论区好多留学生说‘想先回国避避’,还有人在收拾行李”,背景里偶尔能听到行李箱轮子滚动的声音,混着远处模糊的议论声。电视里开始播放日本政界的反应,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率先发声,对着镜头批评高市“意图煽动危机、借机扩张军力”,反复强调“日本不应该干涉中国内政”;另一位前首相石破茂也在采访中表示,历届政府都刻意避免发表类似言论,高市此举“并不能真正提高威慑力,反而会激化矛盾”。

  11月9日,局势愈发紧绷。我们去浅草寺门口的便利店买东西,刚走到门口就听见两个店员在柜台后低声交谈,一个说“中国那边要暂停进口咱们的扇贝了,以后进货量得减一半”,另一个叹着气回应“客人本来就少,这下生意更难做了”。电视新闻里,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党首、前首相野田佳彦出现在国会走廊,被记者围住时直言高市言辞“过于越界,相当轻率”,该党众议员冈田克也更是对着镜头加重语气:“这不是首相该说的话,我听到时十分震惊。”但自民党内部的右翼势力并未退让,有匿名亲信向《产经新闻》抱怨“首相官邸支持不力”,暗指外界对高市言论的批评“反应过度”。苏瑶刷到共同社发布的民调数据,手指点着屏幕念:“现在支持高市的大概三成,主要是自民党支持者和右翼群体,反对率已经超五成了,还有两成人保持中立。”

  11月11日晚,我收到一个在日华人学者组织的消息,说第二天在新宿的一家居酒屋有小型聚会,都是在日的中国留学生和研究者,想聊聊近期局势。苏瑶担心不安全,我却觉得“得听听他们的声音”,最终还是决定赴约。

  11月12日傍晚,我们提前十分钟到了居酒屋,推门时暖黄的灯光裹着烤肉香涌出来,里面已经坐了七八个人,围着一张长桌低声交谈。刚坐下,旁边一个戴黑框眼镜、穿灰色卫衣的男生主动递来杯乌龙茶,说“我叫陈默,东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博三”——看年纪约莫三十岁,说话时眼神很亮。等所有人到齐,话题很快就绕到了高市早苗的言论上。

  “这绝对不是偶然。”陈默先开的口,手指在手机上翻出一张旧照片,是2012年高市早苗参拜靖国神社的画面,“她从十几年前就主张‘修宪扩军’,这次拿台海说事,不过是找个由头。你们看上周的新闻,日本自卫队刚宣布在冲绳加派了一个导弹中队,还和美军搞了‘离岛防卫’联合演习,时间点卡得这么准,能是临时起意?”

  对面一个学历史的女生跟着点头,补充道:“二战后日本就没放弃过‘正常国家’的野心,只是以前藏得深。现在借着中美博弈,故意把台海和‘日本安全’绑在一起,就是想突破和平宪法第九条——你们还记得吗?去年他们就把防卫费提到了Gdp的2%,今年又要采购美国的‘战斧’导弹,一步步都是算好的。”

  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会不会是美国逼的?毕竟美国现在美债都快38万亿了,需要日本帮着牵制中国,好转移国内危机。”这话刚落,陈默就摇了摇头,“是互相利用。日本想借美国的力扩军,美国想让日本当‘亚太桥头堡’,但日本也不傻,它比谁都清楚,真打起来自己可能先成牺牲品——可右翼不管这些,他们眼里只有‘突破束缚’。”

  说着,陈默打开一则当天的新闻推送,标题是“美国参议院通过‘与台湾交往法案’,允许美台官员‘无限制交往’”,他指着屏幕说:“你们看,美日这是唱双簧呢。美国先松口,日本马上跟进,就是想制造‘台海有事,美日共同介入’的假象,搅乱地区局势。但他们忘了,中国现在的实力不是十年前了,上个月解放军在台海的联合巡航,就是明确的信号。”

  旁边一个学法律的男生突然插话:“我查了日本近期的防卫预算明细,今年拨给‘西南诸岛’的经费比去年多了40%,还计划在鹿儿岛建弹药库——这些动作,哪是‘防卫’?分明是在为冲突做准备。还有民间的反应,我导师说,最近有右翼团体在游说企业‘减少对华合作’,想从经济上施压,只是没多少企业愿意配合,毕竟中国市场太大了。”

  苏瑶一直没说话,这时突然问:“那日本普通民众知道这些吗?”陈默叹了口气,“大多不知道,也不想知道。NhK的报道都在淡化‘扩军’的目的,只说‘保障安全’,年轻人要么忙着找工作,要么对政治没兴趣,只有我们这些研究相关领域的,才看得清背后的逻辑。”居酒屋的电视里刚好在播新闻,画面里日本自卫队的舰艇正驶离横须贺港,主持人说“这是为应对周边安全环境变化的常规部署”,陈默瞥了眼屏幕,冷笑一声:“‘常规部署’?以前哪有这么频繁的‘常规’?”

  聚会快结束时,大家聊到回国的打算,有人说“论文写完就走”,有人说“再等等,想看看后续发展”。陈默送我们到门口,晚风里带着寒意,他说:“不管怎么样,得保持清醒。日本右翼的野心不是一天两天了,美日的阴谋也不会停,但只要我们看清楚,就不会被他们牵着走。”我点点头,看着他转身走进夜色里,心里沉甸甸的——这场聚会,比任何新闻都更让我明白,高市早苗的言论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借船出海”,背后是日本对“正常国家”的执念,也是美日互相勾连的算计。

  回到民宿时,苏瑶还在翻白天聚会时大家分享的资料,电脑屏幕上满是日本防卫预算、美日联合演习的信息。电视里,《每日新闻》的专栏里,一位匿名自民党资深议员的采访被加粗引用:“高市的言论越过了此前政府从未跨越的界限,再这样下去,局势只会越来越紧张,最后受损的还是普通民众。”这天晚上,NhK的晚间新闻还播放了东京街头的小规模抗议画面,十几位民众举着“反对战争”“高市撤回言论”的标语站在街角,人数不多,却没人中途离开,镜头扫过他们的脸,大多是神情严肃的中年人。

  11月14日,抗议声浪和右翼活动同时升级。苏瑶打开日本旅游业协会的官网,首页弹出的报告显示“11月上半月中国游客预订量同比下降92%”,下面的评论区里,不少导游留言“这个月没接到一个团,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电视里,名古屋大学教授山本俊行坐在演播室里,对着图表分析:“中国游客锐减会直接重创日本旅游业,汽车、电子等行业也可能失去部分中国市场,两国贸易降温还会影响农产品、水产品的出口,民生领域都会受波及。”军事评论家小西诚也也补充道:“高市的言行和日本国民珍视和平的整体情感严重背离,很难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但同一时段,另一家右翼倾向的电视台却播放了东京街头的集会画面,数百人举着太阳旗高呼“支持高市首相”“强化日美同盟”,有人甚至拿着扩音器喊话,声音盖过了周围的车流声。

  11月15日晚,首相官邸前的抗议活动成了各大新闻的头条。我们在电视里看到,数千名日本民众聚集在官邸外的广场上,手里举着“高市下台”“撤回言论并道歉”的标语,有人带头高呼口号,声音整齐又响亮。人群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举着自制的牌子,上面写着“我父亲死于广岛核爆,绝不允许战争重演”,镜头拉近时,能看到她眼角的泪光。远处,十几个右翼分子举着旗帜站在街角,手里的扩音器不断发出噪音,试图盖过抗议声,警察穿着防暴服在中间拉了隔离带,神情紧绷地盯着两边的人群。苏瑶看着画面,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壳,轻声说:“日本有识之士的反对声一直都在,只是右翼的嗓门确实更响,总想着把自己的观点压下去。”

  直到11月17日上午9时,手机屏幕突然弹出中国外交部与文化和旅游部的联合提醒,红色的标题在浅灰色的界面上格外刺眼:“近期日本国内涉华负面情绪升温,针对中国公民的骚扰事件频发,自即日起,提醒中国公民避免前往日本旅游、留学,已在日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加强自我保护,国内多家航司已开通赴日航班免费退改签通道”。苏瑶刚好在倒开水,听到手机提示音,手顿了一下,热水溅在虎口上,她却没察觉,只是盯着屏幕发呆。这天的财经新闻里,东京股市的行情图一片飘绿,百货、运输、消费类股票跌幅超过10%,水产与农林业板块也跟着下跌,评论员分析“投资者普遍担心中日关系恶化会引发连锁反应,纷纷选择抛售”。
  http://www.abcsee.cc/41533/4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