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找事儿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冬日的清晨,天才蒙蒙亮,帽儿胡同方家老宅的烟囱里,就已经冒起了袅袅炊烟。

  久违的饭香味,混着煤火淡淡的硫磺味,顺着风飘散开来,把这个沉寂许久的院子彻底唤醒了。

  李家人是昨儿个下午到的。

  十几口子人,把前院、后院塞得满满当当。

  因为人实在太多,方家庭院虽然大,但也住不开这么些人。

  昨儿个晚上,方源就让娄晓月做主,把大舅家的大表姐李凤仪、二舅家的表妹李倩和李婉,还有云卷云舒这几个小丫头,全都接去了娄公馆暂住。

  过了冬至再随大部队一起南下。

  此时,厨房里热火朝天。

  大舅妈郑秋凤和二舅妈唐婉怡系着围裙,手脚麻利地在案板上忙活。

  蒸笼上气,白胖的二合面馒头散发着麦香。

  大铁锅里,“咕嘟咕嘟”熬着金黄的棒子面粥,黏稠得泛着米油。

  “他二婶,把那坛子咸菜疙瘩捞一块出来切了,淋点香油,外甥得意那一口。”

  “哎,大嫂,这就好!”

  “啪、啪、啪。”

  清脆的切菜声,成了清晨最悦耳的伴奏。

  院子里。

  姥爷李光虎穿着一身半旧却浆洗得发白的黑棉袄,手里拿着把大扫帚,正一下一下地扫着院子里的残雪。

  这老棉袄虽然旧,但针脚密实,一看就是老手艺。

  其实方源之前特意在“雪茹绸缎铺”给二老定做了两身得体的中山装,料子是上好的毛呢。

  可姥爷和姥姥赵亚楠死活不肯穿。

  说是那衣裳太金贵,怕干活给弄脏了,非得留着以后遇上大场面再穿。

  倒是两个舅妈和几个表兄弟,此刻一个个都换上了新衣裳。

  大舅李长武和二舅李长文穿着崭新的藏青色中山装,扣子扣得一丝不苟,显得精神抖擞。

  大表哥李胜国、二表哥李胜君还有三表哥李胜军这几个年轻后生,则是穿着时下最流行的列宁装,脚上登着新皮鞋,虽说还有些不习惯,手脚放不开,但那脸上的喜气却是怎么也遮不住的。

  “姥爷,您歇着吧。”

  方源披着大衣,伸着懒腰从屋里走出来。

  “这地都没雪了,您还扫啥呢。”

  李光虎停下动作,看着这敞亮的大院子,看着厨房里忙碌的儿媳妇,看着穿着新衣裳、即使有些拘谨却满脸红光的孙子们,满脸褶子笑成了花。

  “闲不住,闲不住。”

  “源子啊,咱们在这儿……就住几天?”

  “是。”

  方源走过去,帮姥爷紧了紧领口。

  “得等过了冬至节,我带几个兄弟姐妹给新坟添把土。

  这几天您跟姥姥安心住着,回头我请个假,带几位长辈在四九城逛几天,去看看天安门,也吃顿烤鸭。

  再回来,也不知道哪年哪月了!”

  听他说这个,哪怕是一向豁达的李光虎此刻也有些沉默,白发人送黑发人在老辈面前都是过不去的坎。

  “应该的,应该的。”

  正说着话,隔壁95号院的前院。

  阎埠贵挎着个破布包,正准备出门去学校。

  路过方家门口时,那股子钻鼻子的饭香味,勾得他脚下一顿。

  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那双精明的小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正端着簸箕出来的二舅妈唐婉怡。

  准确说,是盯着她手中端着的簸箕里,刚出锅的热馒头。

  白得晃眼。

  “嚯!”

  阎埠贵咽了口唾沫。

  眼珠子一转,脸上堆起那副标志性的假笑,凑了上去。

  “哟,这是方家亲戚吧?起这么早啊?”

  唐婉怡是个性子温婉的人,见有人搭话,温和地笑了笑,扯了扯身上那件崭新的碎花棉袄。

  “哎,是,给家里人做早饭。”

  “这伙食不错啊。”

  阎埠贵探头探脑,话里有话。

  “这么一大家子人,都在这儿吃?”

  “这城里粮食可金贵,方科长一个人的定量,怕是顶不住这么造吧?”

  “别回头因为这事儿,给国家添了乱,那可就不好了。”

  他这看似关心,实则试探。

  要是能抓到方源“投机倒把”买黑市粮的把柄,那这么长时间以来受到的憋气可就能一吐为快了。

  唐婉怡正不知道怎么接话。

  “添不添乱,就不劳阎老师费心了。”

  方源的声音,冷冷地从门里传了出来。

  他迈步跨过门槛。

  手里抓着一把大白兔奶糖。

  正好,院门口几个等着上学的孩子,闻着味儿凑了过来。

  方源招招手。

  “来,一人一颗。”

  都是胡同里乱窜的孩子,也有个别95号院的。

  唯独到了阎解旷伸着手眼巴巴等着的时候。

  方源的手收了回去。

  慢条斯理地剥开一颗糖纸,把那块奶香浓郁的糖块,塞进了自己嘴里。

  “咔嚓。”

  嚼碎。

  阎解旷的脸瞬间垮了下去,差点没哭出来。

  阎埠贵的脸也绿了。

  这是打脸啊!

  赤裸裸的打脸!

  方源嚼着糖,漫不经心地瞥了阎埠贵一眼。

  “阎老师,您这算盘珠子声,我在后院都听得一清二楚。”

  “我舅舅他们,是带了口粮进城的。那是生产队开过证明的,合法合规。”

  “再说了。”

  方源往前逼了一步,气势逼人。

  “这院子姓方。”

  “我有工资,有家底。”

  “我乐意养着我姥姥一家,我乐意让他们吃白面馒头。”

  “您有意见?”

  阎埠贵被怼得哑口无言,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没……没意见。”

  他干笑两声,缩了缩脖子。

  “我这就走,这就走,上课要迟到了。”

  说完,灰溜溜地夹着包跑了。

  ……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方家这边的早饭刚吃完,李家人才刚放下碗筷。

  门口就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

  “就是这家!”

  “我举报!这里住了一堆不明身份的乡下人!”

  “没有暂住证,也没有粮食关系,这是盲流!”

  “这是挖社会主义墙角!”

  一个略带沙哑却尖酸刻薄的女声在胡同里响起。

  紧接着,院门被推开。

  街道办的王主任,带着两个办事员,还有一名佩戴红袖标的联防队员,一脸严肃地走了进来。

  她现在一看到95号院子还有方家人就头疼,可人家实名举报又不能不来。

  在他们身后,还跟着几个探头探脑的邻居。

  人群最后。

  秦淮茹抱着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脸色苍白,眼神里却透着一股子浓浓的怨毒和嫉恨。

  她婆婆贾张氏因为偷方家东西,已经被送去清河农场劳改了。

  她男人贾东旭,因为买凶杀方源,也马上要吃花生米了。

  可以说,贾家的天,就是被方家给捅塌的。

  这几天,她看着方家进进出出,大包小包,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尤其是看到那些乡下来的穷亲戚,居然一个个穿着新衣裳,吃着白面馒头。

  她心里的那股子气,就怎么也顺不过来,堵得慌。

  凭什么?

  凭什么我们贾家家破人亡,你们方家却能这么滋润?

  举报电话,就是她刚才偷偷跑去公用电话亭打的。

  “方源同志在吗?”

  王主任公事公办,既不板着脸,也不至于当面讨好让人说她徇私。

  “我们接到群众举报,说你这里私自留宿大量无证人员。”

  “请配合我们检查一下,出示他们的介绍信”

  李家人哪里见过这阵仗?

  姥爷李光虎手里的烟袋锅子都抖了一下,大舅妈郑秋凤下意识地就要去翻包袱找那几张皱巴巴的介绍信。

  方源却按住了大舅妈的手。

  从椅子上站起来,神色平静,甚至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王主任,稀客。”

  方源也没让座,只是淡淡地看着那位街道办主任。

  “群众举报?”

  他的目光如利剑般穿过人群,直直地刺向了躲在后面的秦淮茹。

  秦淮茹被这眼神一刺,心虚地低下了头,抱紧了怀里的孩子。

  “王主任,我的情况,咱们街道应该是清楚的。”

  方源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小红本,还有一个盖着鲜红印章的信封。

  他并没有递给王主任,而是直接打开,展示在对方面前。

  “这是公安口前些天批复的——家属应公进城暂住证明。”

  “我的这些亲戚,不过是来探个亲,按道理只要不滞留超过六个月,应当算不上盲流吧。”

  “他们的口粮,由我个人承担,不占用街道一分钱指标。”

  “他们的住宿,也都在我这院里,完全合法合规。”

  方源把证明往王主任面前一送。

  “王主任,您要查,尽管查。”

  “但我丑话说在前头。”

  方源的目光再次扫向门口那群人,最后定格在秦淮茹身上。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年头谁还没两个乡下亲戚,要是都这么搞,那以后谁家也别想安生了。

  天天等着被举报吧!”

  “误会!都是误会!”

  王主任脸上的严肃瞬间融化,堆满了歉意的笑,她本也不想为难方源,就是走个过场。

  “方科长,您看这事儿闹的。”

  “我们也是例行公事,既然手续齐全,那是我们工作没做到位。”

  她转过身,对着门口看热闹的人群,尤其是那个眼神闪烁的秦淮茹,狠狠地瞪了一眼。

  “都散了!看什么看!”

  “以后谁再敢乱嚼舌根,捕风捉影,我就让联防队带回去好好教育教育!”

  说完,王主任又跟方源客气了几句,带着人灰溜溜地走了。

  门口的邻居们噤若寒蝉,一个个缩着脖子,作鸟兽散。

  秦淮茹更是吓得腿都软了,扶着墙根,在方源那冰冷的注视下,狼狈地溜回了95号院。
  http://www.abcsee.cc/41708/1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