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格物致知,借假修真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淮水之畔的暑气蒸腾,夹杂着硝烟与尸腐的恶臭,笼罩着这座刚刚易主不久的城池。

  滁州城头,那面残破的大周旗帜早已在城破那日被扯下。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面迎风猎猎的红巾大旗,上书一个斗大的朱字。

  城池内里此刻倒也并没有出现百姓预想中的烧杀抢掠。

  街道上虽然依旧有血迹未干,但秩序井然。

  一队队裹着红巾的士卒在街巷间巡逻,遇到趁火打劫的地痞流氓,二话不说,直接拿下,当街斩首示众。

  府衙大堂,朱重八卸去了满身血污的甲胄,只着一件粗布单衣,正伏案疾书。

  案头堆叠的,并非金银财宝,而是滁州武库的账册与城中工匠的名录。

  “上位。”

  李善长缓步入内,手中捧着一盏凉茶。

  “城中人心已定,几处大的蒸汽磨坊和铁厂也都派兵保护起来了。”

  “那些工匠起初都还怕得要死,但听说咱们不但不杀人,还给发工钱、修补机器后,一个个都安了心。

  甚至有几个胆大的老匠人,主动请缨要帮咱们维修那几门缴获的哑火火炮。”

  朱重八放下笔,接过凉茶大口饮尽,抹了把嘴,脸上露出一丝憨厚却精明的笑意。

  “这些匠人是个宝,比金子还贵重。”

  “朝廷那帮官老爷不懂,只把他们当牲口使唤,那是自断手脚。”

  “咱们要成大事,就得靠这些人把那些铁疙瘩转起来。”

  正说话间,门外忽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徐达大步流星闯入堂中,脸色有些难看。

  “重八哥,濠州那边来人了。”

  “哦?”

  朱重八眉头微挑,“是大帅那边?”

  “是郭天爵那厮。”

  徐达没好气地哼了一声。

  “说是大帅在濠州被孙德崖那帮人排挤,连军粮和燃煤都被扣了,如今在城里待不下去,想来咱们滁州避难。”

  “避难?”

  朱重八眸光微凝,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

  濠州城内派系林立,郭子兴虽是首义,但性情狭隘,又不善经营,被其他几路红巾军首领排挤是迟早的事。

  只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狼狈。

  “重八,咱们好不容易打下滁州,这可是弟兄们拿命换来的基业。”

  徐达压低了声音,眼中闪过一丝狠色。

  “我听说以前郭家那两个儿子平日里就没少给咱们下绊子,这时候若是让他们进城,以后这滁州姓朱还是姓郭,可就不好说了。”

  李善长在一旁轻摇羽扇,并未插话,只是静静看着朱重八。

  堂内一时寂静。

  朱重八站起身,走到堂下,看着门外那片炽烈的阳光。

  良久,他转过身,目光沉稳如水。

  “迎。”

  “什么?”

  徐达等人一愣。

  “我说迎大帅入城。”

  朱重八整理了一下衣襟,神色肃然。

  “不论如何,郭公于我有知遇之恩,又是我的义父。”

  “如今他落难来投,我若拒之门外,天下人如何看我朱重八?”

  “忘恩负义之徒,可成不了什么大事?”

  他拍了拍徐达的肩膀,语气加重了几分。

  “天德,眼光放长远些。”

  “一个滁州装不下咱们的志向,但这仁义二字,却是能装得下整个天下的。”

  徐达沉默片刻,终是叹了口气,抱拳道:

  “听哥哥的。”

  ......

  三日后,滁州城外。

  朱重八率领麾下文武,出城十里相迎。

  远处烟尘滚滚,一支略显狼狈的队伍缓缓行来。

  郭子兴骑在马上,身形佝偻,鬓角霜白,不见当初在濠州起事时的意气风发。

  身后的郭天叙、郭天爵二人,同样是面带菜色,神情惶恐。

  不时回头张望,似是生怕背后有追兵杀来。

  “义父!”

  朱重八快步上前,单膝跪地,行大礼参拜。

  “儿朱重八,拜见义父!救援来迟,让义父受惊了!”

  郭子兴看着眼前这个曾经的亲兵,如今已是一方诸侯的女婿,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有欣慰,有得意,更有几分难以言说的羞愧。

  翻身下马,扶起朱重八。

  “重八啊,你...做得好,做得好啊。”

  声音沙哑,带着几分英雄迟暮的萧索。

  朱重八起身后,恭敬地让出一匹高头大马,亲自为郭子兴牵马坠蹬。

  “义父,滁州已定,府衙已腾空,只待义父入主。”

  此言一出,郭家二子眼中顿时露出喜色。

  郭子兴却是深深看了朱重八一眼,拍了拍他的手背,并未多言。

  入城之后,朱重八如约交出了兵权与府库,退居副职。

  对郭子兴更是言听计从,执礼甚恭。

  这般做派,不仅让郭子兴放下了戒心,更是让滁州城内的军民百姓,对这位朱将军的忠义交口称赞。

  然而,郭子兴终究是老了。

  连日的奔波惊吓,加上被孙德崖等人排挤的郁气难消,入城不过月余,便一病不起。

  深秋时节,寒风萧瑟。

  郭子兴躺在病榻之上,看着跪在床前的朱重八,眼神涣散。

  “重八......”

  “儿在。”

  “我这身子,怕是不行了。”

  郭子兴喘息着,枯瘦的手指紧紧抓着朱重八的衣袖。

  “天叙、天爵他们...虽不成器,毕竟是我的骨肉。”

  “你...看在秀英的面子上,给他们一口饭吃。”

  朱重八虎目含泪,重重点头:

  “义父放心,只要重八有一口吃的,绝不饿着两位兄长。”

  郭子兴似是松了口气,目光越过众人,望向窗外那片灰蒙蒙的天空。

  “这天下...乱啊......”

  声音渐低,终至无声。

  建炎两百零三年秋,红巾军首领郭子兴,病逝于滁州。

  随着这位名义上的主帅离世,淮西义军的权力天平,彻底向着朱重八倾斜。

  郭家两子虽在,可已经无人问津。

  ......

  就在淮西风云变幻之际。

  与此同时,大周北境。

  一场无声的营救与迁徙,正在这乱世的夹缝中悄然进行。

  太行山脉,一条早已废弃的古道上。

  一支奇怪的车队正在艰难跋涉。

  拉车的骡马拖拽着重物,在雪地上缓缓前行。。

  车上装载的,并非金银细软,而是一箱箱沉重的书籍、图纸,以及拆卸下来的精密仪器部件。

  随行的人员,也并非是商贾走卒。

  而是一群面容憔悴,却目光炯炯的老者、青年。

  他们身上穿着破旧的长衫,手上满是常年操弄机械留下的油污与老茧。

  这些人全是因为种种原因被朝廷通缉,或是被战火波及,无处容身的格物大匠、饱学之士。

  “大家加把劲!翻过这座山头,就有人接应了!”

  队伍最前方,一道身影高声喝道。

  那是一名身着道袍的老者,面容清瘦,仙风道骨。

  “清虚子道长,那燕山学宫...当真能容得下我们这些离经叛道之人?”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气喘吁吁地跟上来,眼中带着几分希冀与忐忑。

  他曾是格物监的首席大匠,当初因为反对内阁将蒸汽技术全数用于战争,而被下狱问罪,幸得清虚子劫狱相救。

  “老先生放心。”

  清虚子微微一笑,手掌轻抬,一股柔和的风力托住老者,助其前行。

  “我家门主有言:学宫之内,不问出身,不问过往。”

  “只要心存求索的念头,无论是格物还是修行,皆可在此安身立命。”

  “那里是一片远离战争的桃源乐土。”

  老者闻言,眼中泛起泪光,连连点头:

  “好...好啊......”

  正说话间,前方山坳处,忽有蹄声雷动。

  数百名身着黑甲的内阁禁军骑兵,自雪林中呼啸而出,截断了去路。

  为首将领手持火铳,厉声喝道:

  “反贼休走!留下人犯,饶尔等全尸!”

  车队顿时一阵骚乱,学者与工匠们面露惊恐。

  清虚子却是不慌不忙,转头对护持在后的马灵与乔道清笑道:

  “看来,还得劳烦二位道友出手了。”

  “无妨、无妨,正好活动活动筋骨。”

  马灵咧嘴一笑,上前一步。

  也不曾未动用什么大动静的神通,只是张口一吐。

  呼——

  一枚赤红的丹丸飞出,迎风见长,化作一轮微缩的大日,悬于半空。

  炽热的高温瞬间席卷而出,将漫天飞雪尽数气化。

  那些禁军骑兵只觉胯下战马受惊嘶鸣,身上的黑甲更是变得滚烫如铁,仿佛置身熔炉之中。

  “妖...妖法!”

  将领惊恐大叫,扣动扳机。

  砰!

  子弹呼啸而出,却在靠近马灵三尺之处,便被高温瞬间融化成铁水,滴落在地。

  “雕虫小技。”

  乔道清亦是轻笑一声,大袖一挥。

  天穹之上,虽然白日,却隐有星光垂落。

  无形的星辰之力化作重重迷障,将那数百骑兵困于原地,无论如何冲杀,都只是在原地打转。

  “走吧。”

  清虚子不再理会这些被困住的追兵,引领着车队继续前行。

  这只是他们这一路上的一个小插曲。

  类似的场景,在大周各地上演。

  林朝英仗剑出入豪门深院,带走被囚禁的算学大师。

  清风则是利用商行旧部,将整船的精密仪器偷运出海,转道北上。

  一股无形的暗流,正汇聚成河,源源不断地向着那个名为:燕山学宫的地方流淌而去。

  ......

  燕山深处,云雾缭绕。

  巨大的光幕笼罩着整座山谷,隔绝了外界的寒风与窥探。

  谷内,却是另一番天地。

  平坦的沃土上,一座座风格迥异的建筑在短短时间内拔地而起。

  既有古朴庄严的道家殿宇,也有充满传统风格的亭台楼阁,更有造型奇特、布满天文仪器的观星台。

  溪流旁,巨大的水车缓缓转动,带动的却不是磨盘,而是精密的发电机组。

  这些都是因为种种原因被埋没在格物监当中的试验型号,被林朝英顺手牵羊带了回来。

  田野间,几名学者正拿着尺规,与农人争论。

  据他们自己说,出自农家学派,拜师祖严华。

  而在更远处云遮雾绕不可见的地方。

  “师傅,这便是第一批抵达的种子。”

  金灵站在陈安身侧,指着下方那些刚刚安顿下来、正好奇打量着四周新环境的工匠学者们。

  “共计三百六十二人,皆是各行各业的顶尖翘楚。”

  “不错。”

  陈安立于山巅,俯瞰着这座初具规模的学宫,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薪火已聚,我们能做的也就这些了。”

  “接下来又能有何成就,还是要看他们的智慧了。”

  他转过头,看向金灵。

  “金灵,你去安排一下。”

  “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安心留在此地。”

  “是。”

  金灵领命而去。

  陈安独自一人,望着下方那逐渐忙碌起来的人群,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乱世将至,大周的黄昏已不可避免。

  但这燕山学宫的黎明,才刚刚开始。

  举目遥望,天空上好似金阳般的空间种正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与这谷中的万千气机交相辉映。

  风过山岗,吹散了云雾。

  露出了学宫正门前,那一块新立的巨石。

  其上,只有八个大字,铁画银钩,入木三分:

  “格物致知,借假修真。”
  http://www.abcsee.cc/42163/5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