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渡江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燕山深处,云雾渐合。此间新开辟的学宫,在陈安与金灵的联手布置下,彻底隐没于群山。
从外界看去,不过是一片寻常的荒谷,飞鸟难渡,人迹罕至。
然若有缘人得入其中,便知别有洞天。
平坦的谷地上,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错落有致。
自中原各地汇聚而来的工匠学者,在经历了最初的惊惶与震撼后,很快便投入到了这片新天地的建设当中。
没有了朝廷豪门的压迫,也没有了工坊主的皮鞭与监工。
他们虽然身处这仙家福地,却并未真的从此不食人间烟火。
反倒是拿出了比以往更加炽热的劲头。
溪流旁,几位格物大匠的主持下不断测试着发电机组。
不远处的试验田里,农家学者们正蹲在田埂上,对着那一株株从新大陆带回来的奇异作物指指点点,记录着它们在洞天环境下的生长状况。
而在更深处的宫殿里,几位须发皆白的老道,正与同样头发花白的格物学者席地而坐,争论得面红耳赤。
所争者,非是经义,而是这天地间雷电的本质。
究竟是阴阳二气的激荡,还是那无形无质的电荷流动?
清虚子立于山巅,俯瞰着这一幕幕,眼中闪过一丝从未有过的新奇与意趣。
“这就是处玄所言的格物致知?”
他轻抚长须,侧头看向身旁的马灵与乔道清。
“虽然都是些凡俗手段,但这股求真求实的劲头,倒是与我等修行颇有几分相通之处。”
“不仅如此。”
马灵指着下方那台正在安装的水力发电机,眼中精光闪动。
“贫道方才下去看了一圈,那名为电的玩意儿,虽非雷法,却也能生光发热,驱动机括。”
“若能将其原理参透,融入我这大日金箓......”
他顿了顿,似是在推演某种可能,随即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或许,能让我这真火,再添几分变化。”
乔道清亦是点头,他手中的星盘微微转动,映照着下方那些精密的仪器。
“门主曾言,万物皆有理。”
“这格物之术,虽走的是外求之道,却也是在剖析这天地间的道理。”
“我等既已证得金箓,寿元无忧,何不趁此机会,好好钻研一番这凡俗的智慧?”
三人对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意动。
修行到了他们这一步,单纯的闭关苦修已难有寸进。
反倒是这看似与修行无关的格物之学,或许能成为触类旁通的他山之石。
“既如此。”
清虚子大袖一挥,身形飘然而下。
“贫道便暂且留在此地,做个格物的道人,倒也逍遥。”
“同去,同去!”
马灵与乔道清亦是大笑着下山,加入了那群争论不休的学者之中。
其乐融融,不见冲突。
......
陈安站在远处,将这一切收入眼底。
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意。
这便是他想要看到的。
不是高高在上的仙神俯瞰人间,也不是凡夫俗子盲目崇拜神明。
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体系,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新生。
“师父,我们该回去了。”
金灵站在身后,轻声提醒。
学宫初立,诸事走上正轨。
这里有清虚子等人照看,又有阵法护持,已无需他再多费心神。
“走吧。”
陈安收回目光,最后看了一眼这充满希望的山谷。
转身迈步,踏上归途。
这一次,他们没有再游历红尘。
两人化作两道流光,直冲云霄,朝着北方的白山黑水疾驰而去。
回到天池道场,一切如旧。
清风挑选的掌门打理着门中庶务,教导新晋弟子,一切井井有条。
虽然少了三位长老坐镇,但长生门如今威名在外,自是安稳无虞。
陈安并未惊动太多人。
径直回到了湖畔那座熟悉的木屋。
推门而入,静室依旧清幽简朴。
他在蒲团上盘膝坐下,心神缓缓沉寂。
这次下山,历经数载,见证了盛世崩塌,也见证了古法彻地的落幕。
红尘练心,对于他这等境界的修士而言,亦是一种难得的资粮。
尤其是安期生留下的玉简,以及空间种的开辟过程。
让他对这方天地的规则,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
“四境金箓,不过是性命交修的开始。”
陈安闭目,识海之中。
混元金箓缓缓转动,散发着包容万象的光辉。
“再往上,便是要将这金性彻底融入天地,做到真正的我即是道,道即是我。”
“可谓化道...亦可为道化?”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水磨工夫,急不得。
陈安摒弃杂念,呼吸渐渐变得悠长。
山中无岁月,寒暑几春秋。
他这一坐,便又是数载光阴,悄然而逝。
......
而在陈安闭关潜修之际。
山下的红尘俗世,正在经历着最为剧烈的动荡与变革。
建炎两百零五年,冬。
朱重八在滁州站稳脚跟后,并未固步自封。
他采纳李善长“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
一边整饬军纪,招揽流民,恢复生产,一边向周边州县渗透,逐步扩大地盘。
淮西之地,在他的治理下逐渐安定下来,恢复难得平静。
百姓们不再担惊受怕,工坊重新开工,虽然产出有限,却也足以支撑起这支日益庞大的义军。
只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
汴梁的内阁虽然腐朽,却并非瞎子。
淮西义军的坐大,早已引起了辅政院的极度不安。
尤其是朱重八那套“不杀降、不扰民”的做派,更是被视为收买人心的大逆不道之举。
建炎两百零六年,春。
内阁首辅王楷独断朝纲,再度调集重兵。
以枢密使为主帅,统领三万精锐禁军,辅以数十台新式蒸汽战车以及上百重炮,号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誓要一举荡平淮西。
大军压境,滁州震动。
面对这泰山压顶般的攻势,朱重八麾下众将多有惧色,主张据城死守者有之,主张避其锋芒者亦有之。
唯有作为主将朱重八,力排众议。
“守是死路一条。”
“朝廷势大,且火器犀利。若困守孤城,便是瓮中之鳖,迟早会被重炮轰成齑粉。”
“那该如何?”
“渡江!”
朱重八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那条蜿蜒如龙的大江之上。
“长江天险,既是阻隔,亦是屏障。”
“朝廷大军虽众,却多为北人不习水战。且其蒸汽战车沉重,难以渡江。”
“只要我们能跨过这道天堑,拿下集庆,便如龙入大海,虎归山林!”
“集庆乃六朝古都,虎踞龙盘,又是江南财赋重地。”
“得集庆,便可据长江之险,坐拥江南之富,进可北伐中原,退可划江而治!”
此言一出,满座悚然。
这无疑是一场豪赌。
一旦渡江失败,背水一战,便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但看着朱重八坚毅果决的面孔,众将心中的热血也被点燃。
“干了!”
常遇春第一个跳出来。
“与其窝窝囊囊地死在城里,不如轰轰烈烈干一场!”
......
同年五月。
朱重八率领主力大军,弃了滁州,直扑采石矶。
这一路上,他并非盲目突进。
而是利用探马传回来的消息,不断规避朝廷大军的锋芒,穿插迂回。
采石矶江面,波涛汹涌。
对岸便是大周在长江防线上的重镇,守备森严。
无数艘战船横亘江面,铁索拦江,炮台林立。
“这怎么打?”
看着那铜墙铁壁般的防线,不少红巾军将士都露出了绝望之色。
他们手中虽然有不少船只,可在眼下朝廷的水师面前,简直就像是玩具一般。
只不过,站在船头的朱重八感受着江面吹来的湿润风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天助我也。”
当夜,东南风起。
朱重八并未选择正面强攻,而是采用了当年赤壁之战的故智:火攻。
只不过,他的火攻并非寻常的火船。
而是由随军工匠连夜赶制出来的数百艘自爆小艇。
这些小艇上装满了火药与燃油,更装载了简易的蒸汽机。
虽然无人操控而有些不稳定,但庞大的数量,足以掩盖这一缺点。
轰!轰!轰!
随着一声声巨响,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那些自爆小艇借着风势与蒸汽的推动,狠狠撞入了朝廷水师的阵列。
铁索拦江,反而成了锁死战船的绞索。
烈火瞬间吞噬了连绵的战船,爆炸声此起彼伏。
朝廷水师大乱,将领惊慌失措,不知所踪。
“杀——!”
趁此良机,常遇春一马当先,率领敢死队驾驶着小舟,如离弦之箭般冲上了对岸。
他手持长矛,勇不可挡,瞬间撕开了敌军的防线。
后续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势如破竹。
采石矶,破!
......
渡江之后,朱重八并未停歇。
带领麾下士卒乘胜追击,一路势如破竹,连克太平、溧水等地。
兵锋直指集庆。
此时的集庆城内,早已是人心惶惶。
守将虽手握重兵,但江南同样乱象纷呈,各种补给难以运输到位,战力大降。
而守城的士卒以为年久的乱象,早也是心思各异。
面对气势如虹的红巾军,竟是不敢出城迎战,只敢龟缩城内,寄希望于高大的城墙与坚固的炮台。
面对此状,朱重八故技重施。
一面派兵切断集庆与外界的联系,断其粮道。
一面派人潜入城中,散布谣言,策反守军。
同时,他在城外设立招贤馆,广纳贤才,善待百姓,严明军纪。
这一番操作下来,集庆城内更是军心动摇,民心思变。
建炎两百零六年,三月。
集庆城内爆发兵变。
守军将领开城投降,恭迎朱重八入城。
朱重八骑着高头大马,在万众瞩目之下,缓缓驶入这座六朝古都。
勒住缰绳,望向巍峨的宫墙,心中豪情万丈。
“自今日起,改集庆路为应天府。”
朱重八声音洪亮,传遍全城。
“顺应天命,安抚民心!”
同月,朱重八在应天府自称吴国公,置百官,立纲纪。
并正式更名——
朱元璋。
http://www.abcsee.cc/42163/5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