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流言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柳林镇的天空,仿佛总是积蓄着难以捉摸的风云。就在李腾以为,通过处理辣椒风波初步站稳脚跟,并与宋知远重新建立起紧密联系,工作即将步入一个新阶段时,一股更加隐蔽、也更加恶毒的暗流,开始在镇子狭小的舆论场中悄然涌动,目标直指他个人以及他试图推动的改革。

  这一次,攻击不再针对具体的工作决策,而是转向了更为阴险的人身攻击和名誉诋毁。

  起初,只是在镇政府食堂的角落里,在几个与常务副镇长刘长根走得近的干部窃窃私语时,会隐约飘出一些耐人寻味的词句。

  “听说新来的李镇长,对农技站那个小林……挺关照的嘛。”

  “是啊,三天两头叫到办公室,一谈就是半天。小林最近可是风光了,什么项目都让她牵头。”

  “呵呵,年轻人嘛,男才女貌……工作接触多,也正常,正常……”

  这些话如同毒蛇吐信,带着暧昧的暗示,却又不留任何实质把柄。它们刻意将李腾对林雪工作能力的赏识和重用,扭曲为一种不清不楚的私人关系。

  很快,更露骨的版本开始在一些私人饭局和村支书的小圈子里流传。传言绘声绘色地描述李腾如何“格外欣赏”林雪这个女大学生,如何“力排众议”将重要的辣椒酱项目交给她,两人经常“单独”在办公室或加工点“商讨工作”到很晚,甚至有人“亲眼看见”李腾用自己的车送林雪回宿舍……

  这些流言蜚语,像病毒一样在柳林镇封闭的环境里迅速复制、变异、传播。它们选择在李腾刚刚树立起一些威信、正准备在盘活资产等更棘手问题上发力的时候散播,其目的不言自明——抹黑李腾的个人品德,破坏其刚建立起来的正面形象,从而动摇其推动工作的道德基础和政治资本。

  李腾很快就察觉到了周围气氛的异样。他去食堂吃饭时,原本一些会主动打招呼的干部,眼神变得闪烁,或者假装没看见。去村里调研,有些村干部的笑容背后,似乎多了一丝探究和玩味。甚至连党政办主任钱有福,在向他汇报工作时,都变得更加小心翼翼,眼神不敢与他对视。

  一次,在讨论镇区规划的小范围会议上,李腾提到可以考虑利用闲置资产发展一些小型商贸项目。一位平时与刘长根关系密切的站所负责人,半开玩笑地说:“李镇长思路就是活泛。不过咱们这穷乡僻壤,搞商贸也得有人才啊,总不能都靠农技站的技术员来搞销售吧?”话音刚落,会场里响起几声压抑的低笑,气氛瞬间变得尴尬无比。

  李腾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但他强忍着没有发作。他知道,在这种场合,任何过激的反应都只会让谣言显得更“真实”。他面无表情地看了那个负责人一眼,冷冷地说:“讨论工作就好好讨论工作,不要说些无关的话。”会议在一种极其别扭的气氛中继续。

  压力不仅来自外部,更来自内心。晚上独自在宿舍,李腾感到一阵阵的愤怒和憋屈。他与林雪纯粹是工作关系,欣赏的是她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绝无半点私心杂念。这些凭空捏造的污蔑,让他感到人格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他甚至能想象到,这些谣言传到妻子张薇耳朵里,会给她带来多大的伤害和困扰。

  他几次拿起电话想打给宋知远,倾诉满腹的委屈,但最终还是放下了。他不能事事都向领导诉苦,尤其是在这种涉及个人作风的敏感问题上,自己出面解释反而会越描越黑。

  就在李腾被谣言困扰,苦于无法自证清白的时候,他在盘活闲置资产方面遇到的实质性阻力,也浮出了水面,并且与散布谣言的势力,隐隐形成了呼应。

  他将目光再次投向了位于镇中心十字路口的旧电影院。根据企管办的初步摸底,这个电影院位置绝佳,如果能够盘活,无论是改造为综合商场、特色餐馆还是文化活动中心,都具有很大的潜力,也能为镇财政带来一笔可观的长期收入。

  然而,当他让企管办主任再次去与目前占用电影院开网吧和台球室的老板胡三进行正式接触,商谈清退或者合作事宜时,遇到了强硬的反弹。

  胡三,四十多岁年纪,身材粗壮,脖子上挂着粗金链子,说话中气十足,在柳林镇是出了名的“能人”,交际广泛,据说与县里某些部门领导也“称兄道弟”。他面对镇企管办主任,丝毫没有怯意,反而翘着二郎腿,吐着烟圈,态度嚣张。

  “收回?凭什么?”胡三斜眼看着企管办主任,“我在这儿经营这么多年,是跟你们镇里领导打过招呼的!是有协议的!你们说收就收?还有没有王法了?”

  “胡老板,我们查过档案,并没有找到您所说的正式协议。”企管办主任试图讲道理。

  “口头协议不是协议?当时刘镇长……哦,就是刘长根副镇长,可是点过头的!”胡三直接把刘长根抬了出来,“你们现在换个镇长,就想不认账?告诉你,没门!我在这儿投入了多少心血?想让我搬走,可以!镇里赔偿我所有的装修损失、设备损失,还有停业损失!少一个子儿都不行!”

  企管办主任碰了一鼻子灰,回来向李腾汇报时,一脸为难:“李镇长,这个胡三……态度很强硬,而且一口咬定和刘镇长有口头协议。我看,没有刘镇长发话,这事很难办。”

  李腾眉头紧锁。果然,盘活资产最大的障碍,不仅仅是破败的厂房,更是盘踞在其中、早已将公共资源视为私产的利益群体。而胡三敢于如此有恃无恐,显然背后有着来自镇内部,甚至可能来自县里的支持。刘长根在这个问题上的暧昧态度,此刻也变得清晰起来——他根本就是胡三的“保护伞”,或者至少是默许者。

  一边是针对个人的污名化谣言,意图从道德上摧毁他的威信;一边是盘活资产遇到的硬钉子,代表着既得利益集团的公开挑衅。这两股暗流,一软一硬,一明一暗,相互交织,构成了李腾主政柳林以来面临的最严峻、也最复杂的局面。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被动应对了。谣言必须遏制,否则工作无法开展;胡三这个硬骨头也必须啃下,否则盘活资产、增加财政收入就是一句空话,也会让所有观望者看清他的“软弱”。

  晚上,他再次拨通了宋知远的电话。这一次,他没有诉苦,而是客观地汇报了近期推动工作中遇到的两方面阻力:一是关于他个人的不实传言开始流传,二是盘活电影院资产遭遇地方势力强硬抵制,并点明了可能与刘长根有关。

  宋知远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声音严肃:“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行。你越是在意,跳出来辩解,传播得越快。最好的办法,是置之不理,用更加扎实的工作和透明的决策来回应。身正不怕影子斜,组织上会明察秋毫。”

  “至于盘活资产遇到的阻力,”宋知远顿了顿,“这在意料之中。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处理这类问题,要格外讲究策略和证据。没有确凿的依据,不要轻易动。可以先从外围调查入手,把情况摸透,把证据做实。必要时,可以借助纪检监察的力量。记住,凡事要依法依规,不能授人以柄。”

  宋知远的指点,如同迷雾中的灯塔,让李腾焦躁的心逐渐平静下来。他明白了,面对谣言,要保持定力,用行动说话;面对硬钉子,要善用规则,收集证据,准备持久战。

  挂了电话,李腾走到窗前,望着柳林镇沉寂的夜色。暗流已然汹涌,他不能退缩,也不能莽撞。他需要更加冷静,更加智慧,在这片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与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对手,进行一场关乎名誉、权力和柳林镇未来的较量。他铺开笔记本,开始重新梳理思路,寻找反击的突破口。这场由谣言和利益交织而成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http://www.abcsee.cc/42944/2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