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外援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柳林镇的冬日,天色总是沉得早些。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镇子的屋檐树梢,也压在李腾的心头。办公室里,虽然取暖器卖力地吐着热气,但那股从门窗缝隙钻进来的寒意,却丝丝缕缕,缠绕不去,恰如他此刻的处境。

  针对他个人的流言蜚语,经过最初的愤怒与憋屈后,李腾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反复咀嚼宋知远“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行”的告诫。他不再去留意那些躲闪的目光和暧昧的低语,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尤其是盘活闲置资产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上。他深知,唯有拿出实实在在的政绩,才能彻底粉碎那些阴险的诋毁。然而,电影院这块“风水宝地”被胡三牢牢占着,态度强硬,寸步不让,内部又有刘长根若隐若现的掣肘,直接硬碰,时机未到,也非上策。

  桌上的台灯亮起,昏黄的光线勾勒出他眉宇间的凝思。他摊开笔记本,上面罗列着柳林镇几处主要的闲置资产:老电影院、废弃的砖瓦厂、镇边缘空置的旧粮站……每一个名字背后,都牵扯着一段沉寂的历史和可能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胡三和他的电影院,只是冰山一角,是横在他面前必须拔除的第一颗钉子,也是一块试金石,考验着他这个新任镇长的智慧和魄力。

  “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李腾喃喃自语。宋知远在电话里指点他“可以考虑引入外部投资,合作开发”,这无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柳林镇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财政枯竭,光靠内部循环,很难打破僵局。借助外部的资金、技术和市场,或许是盘活这些沉睡资产,实现跨越发展的捷径。

  然而,引入外部资本谈何容易?柳林镇地理位置不占优,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拿什么吸引投资者?那些精明的商人,会看上这块贫瘠的土地吗?即便有人感兴趣,在合作中,镇里如何保障集体利益,避免“肥水流入外人田”,甚至背上新的债务包袱?这些疑虑,像冰锥一样刺穿着他的热情。

  他想起舅舅陈志远。舅舅在省城经商多年,人脉广阔,见识不凡,或许能提供一些思路,甚至帮忙引荐一些可能对乡镇开发感兴趣的企业资源。但旋即,一丝犹豫浮上心头。依靠亲属关系寻求助力,是否合适?会不会被人拿来做文章,说他“假公济私”、“引入关系户”?在这个敏感时期,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思考再三,李腾还是拨通了陈志远的电话。他并没有直接请求帮忙,而是先汇报了自己在柳林镇的工作情况,特别是目前遇到的困境和初步想法,以请教的口吻询问舅舅的看法。

  陈志远在电话那头听得仔细,末了,沉稳地说道:“小腾,你的思路是对的。穷则变,变则通。乡镇发展,不能光盯着上面拨款,也要学会市场运作,借力发展。你顾虑的那些问题,确实存在,关键看怎么操作。合作模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经营权转让、股份合作、租赁开发等等,核心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既要让投资者有利可图,有积极性,也要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长远受益。”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我这里,你放心。我可以帮你留意,牵个线,但具体谈不谈得成,怎么谈,完全靠你们镇里自己把握原则。我介绍的企业,你们更要严格审查,按市场规矩办,公事公办,这样对双方都负责,也免得让人说闲话。”

  舅舅的话像一颗定心丸,既打消了他的部分顾虑,也指明了方向。李腾心中豁亮了不少:“谢谢舅舅,我明白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嗯,基层工作复杂,你凡事多思量,拿不准的多请示领导。有什么需要我这边提供信息的,随时打电话。”陈志远叮嘱道。

  挂了电话,李腾精神一振。他立刻叫来钱有福,让他整理出柳林镇所有闲置资产的详细清单,包括位置、面积、产权归属、现状、历史沿革等,越详细越好。同时,他让企管办主任开始着手研究不同形式的合作开发模式可能涉及的政策法规和利弊分析,为后续谈判做准备。

  另一方面,他没有因为寻求外部合作而放松对内部问题的清查。宋知远提醒的“把证据做实”言犹在耳。他秘密召见了镇纪委书记和组织委员,指示他们牵头,协调国土所、档案室等部门,成立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组,彻查与电影院、砖瓦厂等几处关键闲置资产相关的所有历史协议、租赁合同、审批手续以及费用缴纳情况。要求是低调、细致、依法依规,不留任何死角。

  “重点是电影院,”李腾特意强调,“所有的口头承诺,都要找到当时的经手人、见证人,尽可能形成书面旁证。涉及到费用问题的,要一笔一笔核对账目。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手里有牌。”

  纪委书记和组织委员都是相对中立且讲原则的干部,对李腾近期的务实作风有所认同,也隐约感觉到镇里暗流涌动,明白此事关系重大,均郑重表态会秘密、稳妥地进行。

  安排完这一切,窗外已是夜色浓重。李腾感到一阵疲惫袭来,但大脑却因为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而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他揉了揉太阳穴,拿起手机,拨通了张薇的视频电话。

  屏幕很快亮起,出现妻子略显疲惫却温柔的脸庞。背景是家里熟悉的客厅,还能听到儿女在旁边的嬉闹声。

  “爸爸!爸爸!”两个小脑袋挤进镜头,正是快三岁的龙凤胎儿女,哥哥李山岳虎头虎脑,妹妹李清溪扎着两个小揪揪,眼睛像黑葡萄一样亮晶晶的。

  “哎,山岳,清溪!”看到孩子,李腾所有的疲惫仿佛瞬间消散,脸上绽开发自内心的笑容,“想爸爸没有?”

  “想!”两个孩子异口同声。

  “今天在幼儿园乖不乖啊?”

  “乖!老师表扬我了!”李山岳抢着说,小胸脯挺得老高。

  李清溪也不甘示弱:“我……我唱歌得了小红花!”

  “真棒!都是爸爸的好孩子。”李腾心里软成一片。他看着孩子,又看看妻子,歉然道:“薇薇,辛苦你了。这边事情太多,又……”

  “行了,别老说这些。”张薇打断他,语气里没有抱怨,只有关切,“我们都习惯了。你一个人在那儿,才真是辛苦。我看你脸色不太好,又没按时吃饭吧?”

  “吃了,吃了。”李腾含糊应道,心里暖暖的,又酸酸的。他错过了太多孩子成长的细节,家庭的重担几乎全压在妻子肩上。每次通话,张薇总是报喜不报忧,但他知道,照顾两个调皮的孩子,操持一个家,有多么不易。

  “镇上……还顺利吗?”张薇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她虽然不在体制内,但跟了李腾这么多年,对官场的复杂性也有所了解,最近更是从李腾偶尔流露的疲惫中感受到压力。

  李腾不想让妻子担心,尽量用轻松的语气说:“还行,工作上总会有困难,想办法解决就是了。对了,我跟舅舅通了电话,他给了些建议,我觉得很有启发。”

  他把寻求外部投资和内部清查的思路简单跟张薇说了说,略去了谣言和胡三的强硬态度等具体麻烦。

  张薇听得认真,点点头:“舅舅见识广,他说的肯定有道理。你自己多小心,凡事想周全些。”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前几天,我跟县里一个朋友通电话,她好像……好像听到一些关于你的闲话,说得挺难听的……”

  李腾心里“咯噔”一下,没想到谣言传播得这么快,竟然都传到县里去了。他面上不动声色,打断道:“薇薇,别听那些。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些人就喜欢在背后搞小动作。我身正不怕影子斜,组织上会明察的。你千万别往心里去。”

  张薇看着他坚定的眼神,轻轻“嗯”了一声,但眼底的担忧并未完全散去:“我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就是……就是怕你吃亏。”

  “放心吧,我有分寸。”李腾安慰道,“等忙过这阵,争取接你们过来住几天。”

  又和孩子聊了几句,催促他们去睡觉后,李腾才挂了电话。视频通话结束,办公室重新被寂静包围。与家人短暂的温馨,反而更衬出此刻的孤寂与压力。谣言果然已经扩散,这让他更加迫切地需要打开工作局面。内部清查和外部引援,必须双管齐下,加快进度。

  他重新坐回桌前,摊开信纸,开始亲自起草一份给宋知远的阶段性工作报告。在报告中,他详细汇报了近期围绕盘活闲置资产所做的调研、遇到的阻力(隐去了具体人名,但点明了现象)、以及初步形成的“内部清查梳理、外部寻求合作”两条腿走路的思路,并恳请宋县长在政策和信息上给予指导和支持。他知道,这份报告不仅是汇报工作,更是表明自己积极作为、寻求破局的态度,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窗外的冬夜寒冷而漫长。但李腾的心中,已然点燃了一簇火苗。寻求外援之路已然开启,尽管前路必然布满荆棘,但他别无选择,只能披荆斩棘,奋力前行。因为这不仅关乎他个人的声誉和前途,更关乎柳林镇能否打破沉寂,迎来新的生机。这场无声的较量,他输不起。
  http://www.abcsee.cc/42944/2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