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暖阳
推荐阅读:
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
女神的上门贵婿
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王爷受伤后神医王妃带兵出征了
我的战神女婿
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退婚
从死宅到土豪,只需要几个本本
高手下山,我有九个无敌师父!
重生96:权力之巅
董事长和秘书的邂逅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县纪委的介入,如同在柳林镇凝滞的潭水中投入了一颗石子,涟漪虽不剧烈,却深刻地改变了水下的生态。胡三的气焰被彻底打了下去,他不再公开叫嚣,转而开始私下活动,试图争取一个相对体面的“退场”方案。刘长根变得异常沉默和谨慎,在班子会上几乎成了透明人,对李腾主导的各项工作,即便内心不以为然,也不敢再明着掣肘。笼罩在镇政府上空那层无形的阻力薄膜,似乎被戳破了一个窟窿,虽然远未云开雾散,但至少,一丝新鲜的空气透了进来。李腾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窗口期。他深知,权威的树立,不仅仅在于打破旧秩序,更在于能否建立新气象,能否给干部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希望。他必须让所有人看到,他李腾来柳林镇,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而是真真切切要做事,而且能做成了事。
首先取得突破的,是电影院的盘活。在县纪委的监督和镇党委的明确支持下,清产核资小组迅速成立并展开工作。面对确凿的证据和强大的压力,胡三最终接受了现实,在与企管办经过几轮不算轻松但已克制许多的谈判后,同意在一个月内清空场地。补偿金额依据第三方评估结果核定,虽然远低于他最初的漫天要价,但也算给了他一个台阶下。
腾空电影院的那天,李腾亲自到场。看着工人们将那些蒙尘的电脑、台球桌搬出,露出电影院内部高大却破败的空间,他心中百感交集。这座承载了柳林镇一代人记忆的建筑,终于结束了它被非法侵占的尴尬历史,即将迎来新生。
与此同时,与省城远景文旅公司的谈判也出现了转机。或许是被柳林镇政府这次展现出的决心和效率所触动,或许是重新评估了项目的潜在价值,王经理再次主动联系了李腾,表示公司愿意重新考虑合作条件。
这一次的谈判,氛围与初次截然不同。李腾底气更足,在坚持保障集体利益底线的前提下,也展现出更大的灵活性。经过数轮艰苦的拉锯,双方终于达成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合作框架协议:远景文旅获得电影院十五年的经营权(比最初要求的二十年缩短了五年),前三年享受税收减免和租金优惠(而非完全免租),之后租金按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阶梯式递增;改造投资主要由远景文旅负责,镇政府则负责协调周边环境整治和部分基础设施配套。协议还明确要求,项目运营后需优先聘用本地劳动力。
虽然这并非最理想的结果,镇里仍需承担部分配套压力,但相比于最初那个近乎“卖镇”的方案,已是大获全胜。合作协议草案在镇长办公会上宣读时,就连一向挑剔的刘长根,也只是动了动嘴唇,没说出反对的话来。马德明更是难得地表示了高度肯定,认为这是“盘活存量资产、引入市场活水的成功探索”。
合作协议正式签订的消息,像一阵暖风,吹遍了柳林镇。尽管那笔前期投入和未来收益还停留在纸面上,但省城大公司要来投资的消息本身,就足以让这个沉寂太久的小镇感到兴奋和期待。镇政府里的干部们,腰杆似乎都挺直了些,看向李腾的目光里,多了几分真心的敬佩和信服。
而更让普通百姓感受到切切实实温暖的,是水利维修工程的启动。利用远景文旅支付的第一笔少量意向金,以及李腾千方百计从县财政局争取到的一笔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资金,柳林镇几个关键节点的冬季水利维修工程,终于得以启动。
时值冬闲,李腾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工代赈”的模式,组织周边村庄的闲置劳动力参与施工,按劳取酬。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工程人力问题,保证了进度,又为那些冬闲在家的农民增加了一笔不小的收入,可谓一举两得。
开工那天,在红旗村一段淤塞严重的主渠清淤现场,人声鼎沸,热火朝天。村民们挥舞着铁锹、镐头,虽然天气寒冷,但干劲十足。李腾和几位镇领导也来到现场,卷起袖子,拿起铁锹,加入了劳动的人群。这一幕,被随行的镇通讯员用相机记录了下来。
“李镇长,这渠修好了,明年春灌就不用愁了!”一个满头大汗的老农直起腰,用袖子擦着脸,笑着对李腾说,脸上是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老伯,放心,不仅要修好,以后还要维护好!不能再让咱们的地渴着!”李腾大声回应着,泥土沾满了他的裤腿和鞋子,他却毫不在意。
这张镇长与民同劳的照片,和水利工程开工、省城企业签约的消息一起,迅速在柳林镇传播开来,比任何空洞的宣传口号都更具说服力。李腾的声望,在普通干部群众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就在这片日渐向好的氛围中,山南村传来了另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年轻支书吴建军的带领下,以及农技员林雪的全程技术指导下,村里利用有限的扶贫资金和村民自筹的一部分,搭建起的几个简易蔬菜大棚里,第一批试种的耐寒菠菜和小油菜,竟然成功越冬,长势喜人,绿油油的一片,在这萧瑟的冬季里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李腾闻讯,特意抽空去了一趟山南村。钻进低矮却温暖的大棚,看着那一片充满希望的绿色,闻着泥土和蔬菜的清新气息,他感到由衷的喜悦。
“李镇长,你看!这菠菜再过半个月就能上市了!虽然量不大,但咱们算过,比种粮食划算多了!”吴建军兴奋地指着菜畦,脸上洋溢着创业者的激情,“林技术员说了,只要这次成功了,明年我们就扩大规模,还可以尝试种些反季节的瓜果!”
林雪站在一旁,虽然戴着遮阳帽,脸颊仍被棚内的热气熏得微红,她推了推眼镜,专业地补充道:“山南村这边小气候不错,土壤也适合,关键是缺水。如果水利问题能彻底解决,发展大棚蔬菜,确实是一条脱贫的好路子。”
李腾点点头,用力拍了拍吴建军的肩膀:“好!干得漂亮!就是要敢想敢干!有什么困难,随时跟镇里说。水利问题,镇里会想办法,一步步解决。”他又转向林雪,诚恳地说:“林雪同志,辛苦了!你的专业知识,在柳林镇大有可为!”
离开山南村时,已是傍晚。夕阳的余晖给冬日的田野披上了一层暖金色。李腾坐在车里,看着窗外掠过的村庄、田野和那些脸上开始有了笑意的村民,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力量感。
电影院即将改造,水利正在修复,特色农业看到了曙光,干部队伍的风气也在悄然转变……这一切,都像这冬日里难得一见的暖阳,虽然无法立刻驱散所有的寒冷,却足以给人带来希望,积蓄力量。
他知道,眼前的这点成绩,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电影院的改造能否成功吸引客流?水利设施能否长效运行?山南村的蔬菜能否打开销路?与刘长根等人的矛盾只是暂时压抑,并未根除。县里,谢再兴那边,恐怕也不会一直沉默。
但此刻,李腾不愿意去想那些潜在的危机和遥远的困难。他只想好好感受这份来之不易的暖意,这份由集体的努力、由百姓的笑容汇聚而成的暖意。这暖意,将支撑着他,也支撑着柳林镇,去迎接春天,迎接更多、更艰巨的挑战。
回到办公室,他给张薇打了个电话:“薇薇,这边一切都在向好。很想你和孩子们。等忙过这阵,接你们来看柳林的春天。”
通话结束后,他闭上眼,靠在椅背上,嘴角微微上扬。窗外,柳林镇的冬日傍晚,宁静而安详,仿佛正在积蓄着破土而出的力量。
http://www.abcsee.cc/42944/2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