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涟漪
推荐阅读:
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
女神的上门贵婿
锦绣农女种田忙
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王爷受伤后神医王妃带兵出征了
六年后,她带三个奶团炸翻全球
天尊皇婿
我的战神女婿
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退婚
从死宅到土豪,只需要几个本本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电影院清场、合作协议签署、水利工程顺利推进、山南村大棚初现生机……这一连串的实质性进展,如同投入柳林镇这潭静水的颗颗石子,激起的涟漪由中心一圈圈向外扩散,不仅改变了镇容镇貌和干部群众的预期,更深刻地搅动了镇政府领导班子内部原有的平衡与生态。权力的天平,正在以一种清晰可感的方式,发生着微妙的倾斜。李腾不再是那个需要小心翼翼、四处拜码头的“空降兵”。他用自己的魄力、智慧和实实在在的政绩,赢得了话语权,也赢得了相当一部分中层干部和普通群众的认可。这种认可,反过来又强化了他在班子内的分量。
变化最明显的,当属人大主席周海。这位一向以“老好人”、“和事佬”形象示人的老资格,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开始更频繁地出现在李腾的办公室,不再仅仅是礼节性的沟通,而是主动就一些重点工作提出建议,甚至在一些非正式场合,明确表达对李腾工作思路的支持。
一次,在李腾办公室讨论开春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初步设想时,周海感慨地说:“李镇长,不瞒你说,你在柳林这两个月干的这些事,让我这老家伙都觉得脸上有光。以前咱们开会,谈困难的多,讲办法的少;发牢骚的多,干实事的少。现在不一样了,虽然难处还在,但大家心里有了盼头,知道往前奔有方向了。以后政府这边的工作,只要用得着我这把老骨头,你尽管开口。”
这番话,说得诚恳而有力,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观望者的心态转向。李腾能感觉到,周海的靠拢,不仅仅是政治上的站队,更包含着一种对柳林镇未来发展的期待和责任感。这让他感到欣慰,也深知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相比之下,常务副镇长刘长根的处境则显得愈发尴尬和落寞。县纪委的调查虽未直接指向他个人经济问题,但“监管失职”、“程序违规”的结论,像一道无形的烙印,让他在班子内威信大损。他分管的企管办主导的电影院盘活工作,如今完全由李腾直接掌控,他插不上手,也不敢再插手。以往那些围绕在他身边、唯他马首是瞻的站所长、村干部,如今见到他,虽然依旧客气,但那份恭敬中少了以往的畏惧和热络,多了几分疏离和审视。
刘长根变得沉默寡言,开会时常常坐在角落,低着头,手里玩弄着钢笔,很少主动发言。即使被问到分管工作,也只是程式化地汇报几句,不再像以前那样侃侃而谈,甚至夹枪带棒。他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郁。
李腾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并无多少胜利者的快意,反而有些许复杂的感慨。他并不想将刘长根一棍子打死,柳林镇的工作需要稳定,也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一次关于冬季安全生产检查的镇长办公会后,李腾特意叫住了准备离开的刘长根。
“刘镇长,留步,有点事想跟你聊聊。”李腾的语气很平和。
刘长根脚步一顿,转过身,脸上没什么表情:“李镇长,还有什么指示?”
两人回到李腾的办公室,钱有福泡好茶便退了出去,轻轻带上门。气氛一时间有些凝滞。
“刘镇长,”李腾斟酌着开口,“电影院的事情,基本告一段落了。你是老柳林,对镇里的情况熟悉,经验丰富,很多工作,还需要你多出力、多把关。”
刘长根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没有喝,只是淡淡地说:“李镇长过奖了。我现在是戴罪之身,能做好分内事就不错了,不敢再乱插手。”
听出他话里的怨气和不配合,李腾并不意外,也不着急,继续说道:“过去的事情,组织上已经有了结论,我们都要向前看。柳林镇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班子成员的努力。尤其是在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后的具体管理协调上,你经验丰富,人脉也广,我希望你能把这些优势发挥出来。”
刘长根抬起眼皮,看了李腾一眼,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这番话是真心实意,还是胜利者的施舍。李腾的目光坦诚而坚定。
“我现在就分管着政法、信访维稳这一摊,把这些抓好,不给镇里添乱,就算完成任务了。”刘长根的语气缓和了一些,但依旧带着戒备。
“政法维稳是底线,很重要。”李腾肯定道,“但发展是硬道理。我考虑了一下,下一步,随着远景文旅项目落地,以及我们可能引入的其他小型产业项目,会涉及到大量的土地协调、证照办理、与县里各部门对接的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我打算向马书记建议,成立一个重点项目协调服务小组,由你来牵头负责,你看怎么样?”
这是一个实权岗位,虽然不像以前那样全面分管经济工作,但直接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落地,权力不小,也更考验协调能力。李腾此举,既是给刘长根一个台阶下,发挥其长处,也是将他纳入到发展的大局中来,避免其因边缘化而产生更大的抵触情绪,甚至暗中使绊子。
刘长根显然没料到李腾会做出这样的安排,他愣住了,端着茶杯的手停在半空,脸上的表情复杂地变换着。有惊讶,有疑惑,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放下茶杯,声音有些沙哑:“李镇长……你信得过我?”
“我相信刘镇长对柳林镇是有感情的,也希望柳林镇能越来越好。”李腾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出了一个更宏大的理由,“我们现在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把柳林的经济搞上去,让老百姓得实惠。在这个前提下,我希望班子能够团结一致,形成合力。”
刘长根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仿佛将胸中积郁许久的浊气都吐了出来。他点了点头,虽然依旧没说什么豪言壮语,但态度明显软化了许多:“既然李镇长这么安排,我……我服从组织决定,尽力而为。”
这次谈话,像一次破冰。虽然不可能立刻让两人冰释前嫌,但至少建立了一个可以沟通和合作的基础。班子里的其他成员,如几位原本中立的副镇长,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他们看到李腾在占据绝对优势后,并没有对失势的刘长根穷追猛打,反而给予了适当的安排和尊重,这种政治上的成熟和胸怀,让他们感到安心和佩服。因此,在执行李腾布置的各项工作时,更加积极主动,少了以往的观望和拖延。
党委书记马德明乐见其成。李腾有效地整合了班子力量,减少了内耗,让他这个书记省心不少。他在一次书记办公会上,当着李腾和刘长根的面,明确表态:“班子团结是发展的生命线。李镇长近期推动的几项工作,成效显着,思路清晰。长根镇长熟悉情况,经验丰富,要积极配合,把重点项目协调好。大家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把柳林的事情办好。”
书记的定调,进一步巩固了李腾在班子内的主导地位。
权力的涟漪,悄然改变了柳林镇领导班子内部的格局。一种以李腾为核心,周海等力量积极支持,刘长根等势力被纳入体系、受到约束的新平衡正在形成。这不再是过去那种依靠资历、关系或个人权威维系的松散联盟,而是开始围绕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务实的工作举措凝聚起来的初步共识。
李腾知道,这种平衡依然是脆弱的,旧的矛盾和新的摩擦随时可能出现。但他更相信,只要自己秉持公心,坚持发展,稳步推进改革,就能将这股初步形成的合力,转化为推动柳林镇破浪前行的真正动力。班子内部的这场静水深流般的变革,其意义,或许并不亚于任何一项具体工作的突破。它意味着,柳林镇这艘沉寂已久的航船,终于开始调整风帆,准备驶向更广阔的水域。
http://www.abcsee.cc/42944/2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