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大明执政官 >第122章 北望与南帆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22章 北望与南帆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宣府镇的寒风依旧凛冽,但“试锋营”的校场上却热气蒸腾。孙铁柱看着眼前这五百名已初具模样的边军健儿,心中颇感欣慰。

  他们褪去了部分旧军的散漫,开始适应严格的操典和密集的火器训练。

  那五十门“正德一式迅雷铳”更是成了营中的宝贝,每日擦拭保养,操演起来轰鸣震天,引得其他各营官兵羡慕不已。

  这一日,杨一清亲自校阅“试锋营”的实弹演武。看着士兵们熟练地装填子铳、轮番射击,以及依据旗号进行的小队战术机动,老总督捻须微笑,对身旁的孙铁柱和张秀才道:“有此锐卒利器,宣府防线,当可更添三分底气!”

  校阅完毕,杨一清将孙铁柱和张秀才召至帅帐。

  “铁柱,你带来的新军气象,老夫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杨一清语气郑重,“然,北虏非疥癣之疾,其铁骑来去如风,仅凭守御,终非长久之计。老夫欲效仿你京营‘参谋’之法,于宣府镇亦设一‘参谋房’,专司敌情研判、地理勘察、攻守预案,你以为如何?”

  孙铁柱闻言,心中一震,这是要将新军的核心理念在边镇制度化啊!他立刻抱拳:“制台明鉴!参谋之制,确可弥补武将勇猛有余、谋略不足之短。张秀才于此道颇有心得,末将愿倾囊相授,助大人成此善政!”

  张秀才更是激动得脸色发红,他一个书生,竟能在边镇重地参与军机,这是何等的机遇!

  “好!”杨一清抚掌,“此事便由你二人牵头筹备。所需人员,可从军中识文断字、心思缜密者中遴选,亦可招募些许落魄文人。首要之务,是将宣大一带的山川地势、虏骑活动规律,给老夫重新勘测、整理清楚,绘制成更精准的沙盘与图册!”

  就在北疆的军事变革悄然深化时,数千里外的月港,也迎来了新的契机。

  顾云卿派出的密使,几经周折,终于与“浪里蛟”张琏搭上了线。出乎意料,张琏对朝廷的招抚并未一口回绝,反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原来,上次与陈国辉联手进攻月港失利,不仅损兵折将,事后分赃不均更让两人矛盾激化。

  张琏深感与陈国辉那等莽夫合作难成大事,加之朝廷如今在月港展现出的强硬手腕和逐渐在增加的新式战船的威力,让他不得不重新考虑出路。

  “归顺朝廷,并非不可。”张琏对密使坦言,他虽为海盗,却并非毫无见识,“但张某麾下数千弟兄,也要吃饭活命。朝廷能给出何等条件?是让我等解甲归田,还是……”

  消息传回,文贵沉吟良久。招抚海盗,尤其是张琏这等大股海盗,事关重大,绝非他一个市舶司提举能独断。

  他立刻起草密奏,将张琏的意向、其与陈国辉的矛盾、以及招抚可能带来的利弊:“如稳定部分海疆、获得熟悉海情的向导甚至水手,但也需防范其反复、安置耗费巨大等,”详细呈报皇帝与内阁。

  几乎同时,来自月港的第二批巨额税银,共计八万两,在重兵护卫下,浩浩荡荡解送入京。

  当户部尚书韩文看到那白花花的银子,听着王良团队随银附送的、用新式图表清晰展示的税收构成与分析报告时,饶是他见惯风雨,也不禁有些动容。

  “一港之税,几近东南一省啊!”他喃喃道。这份实实在在的业绩,比任何雄辩都更有力地证明了开海政策的正确性与巨大潜力。朝堂之上,那些关于“与民争利”、“得不偿失”的议论,在这真金白银面前,显得愈发苍白。

  而更让韩文心惊的是随税银附上的另一份文书——由王良主导核算的《漕运与海运成本利弊初步探析》。

  文中以详实的数据对比,指出若能大规模组织官方海运,其效率与成本,或将远胜于依赖运河、耗费巨大的漕运!

  这份文书,如同在韩文心中投下了一块巨石。漕运,那可是维系帝国北方的生命线,牵扯的利益盘根错节!

  但文书中的数据又是如此刺眼……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份文书收起,知道此事关系太大,还需细细思量,绝非眼下可以妄动。

  帝国的南北两端,陆上与海上,变革的齿轮都在政策的润滑与利益的驱动下,加速转动。

  北疆的“参谋房”也开始勾勒新的边防蓝图,南海的招抚密议牵动着海疆的未来,而户部库房中那堆积的银两,则无声地诉说着新财源带来的底气与……新的可能。

  梁正通过源源不断送来的奏报,如同一个高明的棋手,审视着棋盘上每一个棋子的最新动态。

  他知道,局面正在向他期望的方向发展,但每一步都需谨慎,每一子都关乎全局。他提起朱笔,在关于招抚张琏的奏疏上批下:“着内阁、兵部、刑部详议招抚张琏之可行性与具体方略,务求稳妥,可令文贵相机接触,探明其真实意图。”
  http://www.abcsee.cc/44855/1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