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宫梦弼(3)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宫梦弼之三:家道中落人情薄。

  丧事办得极为简薄。

  昔日受过柳家恩惠的宾客,十有八九推脱不来。

  唯有宫梦弼闻讯赶来,出资为柳芳华置办了棺木,又帮忙料理后事。

  柳和记得清楚,出殡那日,宫梦弼独自站在坟前良久。

  雨水打湿了他的青衫,他却浑然不觉。

  “宫叔,”柳和上前为他撑伞,“雨大了,回去吧。”

  宫梦弼转身,眼中是柳和读不懂的复杂情绪。

  他拍拍柳和的肩:“和儿,记住你爹爹的话。无论多难,都要守住这个家。”

  次日,宫梦弼便告辞离去,临行前又在院中埋下些什么。

  柳和远远看着,想起儿时与宫叔叔埋“宝”的游戏,心中酸楚难言。

  宫梦弼这一去,便如黄鹤杳然,再无音讯。

  柳家生计日渐艰难。

  柳和尝试学着父亲招待宾客,却很快发现今非昔比。

  那些还肯上门的人,不是来催债,就是来看笑话。

  “柳公子,不是我说你,”

  这天,一个尖嘴猴腮的中年男子翘着腿坐在厅中,正是当年受过柳家大恩的钱掌柜,

  “今时不同往日了。

  你这宅子虽然旧了些,地段还是好的。若是肯出手,我愿出这个数。”

  他伸出三根手指。

  柳和面色平静:“三百两?钱叔,当年家父借与你五百两做生意时,可是连借据都没要。”

  钱掌柜干笑几声:“此一时彼一时嘛。要不这样,看在你爹面子上,再加五十两?”

  柳和起身送客:“宅子不卖。欠您的十两银子,月底一定奉还。”

  钱掌柜冷笑:“怕是到时候,连十两都拿不出吧!”

  说罢拂袖而去。

  柳和独自站在空荡的大厅里,望着墙上父亲最爱的《春宴图》,画中人物栩栩如生,仿佛还能听到当年的笙歌笑语。

  他轻轻抚摸斑驳的柱壁,低声道:“爹,儿一定能守住这个家。”

  然而现实残酷。

  为维持生计,柳家陆续变卖田产、古董,最后连西厢院都租了出去。

  昔日车马盈门的柳府,如今门可罗雀。

  这日,柳和忽然想起一桩旧事:“娘,听说爹在世时,为我定过一门亲事?”

  柳夫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彩:“是啊!无极县黄家,也是当地富户。你爹与黄老爷有过口头之约。”

  说着又黯淡下来,“只是咱家如今这般光景,怕是...”

  柳和沉吟片刻:“无论如何,总该一试。若是黄家念旧,或许能助我们渡过难关。”

  次日清晨,柳和换上最好的衣衫。

  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长衫,徒步前往百里外的无极县。

  一路上风餐露宿,到达黄家时已是三天后的黄昏。

  黄府朱门高墙,气派非凡。

  守门人见柳和衣衫褴褛,拦着不让进。

  “我乃保定柳和,特来拜见黄世伯。”

  柳和拱手道。

  守门人上下打量他,嗤笑:“柳家?那个败落户?等着吧!”说罢砰地关上侧门。

  柳和在门外等了足足两个时辰,直到华灯初上,才见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出来。

  “柳公子是吧?”管家皮笑肉不笑,“我家老爷说了,若是为亲事而来,需得备足百两聘金。否则...嘿嘿,就请回吧。”

  柳和如遭雷击,勉强镇定道:“烦请通传,容小侄当面...”

  话未说完,大门忽然开了一条缝,一个少女的声音传来:“福伯,是谁在外头?”

  柳和抬头,只见门缝中露出一张清秀的脸庞,约莫二八年华,眉眼如画,正好奇地打量他。

  四目相对瞬间,少女的脸蓦地红了,急忙缩回头去。

  管家咳嗽一声:“是我们家小姐。柳公子,请回吧。”说着塞过一个小布袋,“这是三两碎银,够你回路费了。莫要再来了。”

  柳和推开钱袋,挺直脊梁:“请转告黄世伯,柳和虽贫,志气不短。这门亲事...就此作罢!”

  说罢转身便走。

  走出不远,忽听身后有人呼唤:“公子留步!”

  柳和回头,见对门一位老妪招手叫他。

  老妪须发皆白,面容慈祥。

  “孩子,可是保定柳家的?”老妪问道。

  柳和点头:“晚辈柳和。”

  老妪叹道:“果然是柳公子的后人。

  老身姓刘,当年逃难到保定,多得柳老爷赠银相助。

  ”她将柳和拉进屋里,端出热粥小菜,“黄家的事,我都听到了。世态炎凉,莫要往心里去。”

  柳和感激不尽。

  刘媪又取出三百文钱:“老身家贫,只有这些,权当路费吧。”

  柳和推辞不过,含泪收下。

  刘媪送他出门时,忽然压低声音:“老身多嘴一句:黄家小姐是个好的,常偷偷周济穷人。

  方才她使丫鬟送来这包银子,想必是给你的。”

  她塞过一个青布包,里面足有十两白银。

  柳和怔在原地,望向黄家高墙,心中百感交集。

  返回保定后,柳和将经历告知母亲。

  母子相对垂泪,知婚事无望。

  柳夫人犹豫道,“或许……那些欠咱家钱的人,能讨回一些?”

  柳和苦笑:“娘,您还记得吗?爹借钱从不立字据,如今空口无凭,谁肯认账?”

  然而经不住母亲再三要求,柳和还是硬着头皮去讨债。

  结果可想而知:不是吃闭门羹,就是被冷嘲热讽。

  奔走二十余日,分文未得。

  唯有一个叫李四的优伶,当年柳芳华曾出资为他老母治病,闻讯后送来一两银子。

  “柳公子,恕小人能力有限。”

  李四躬身道,“当年若不是柳老爷,我娘早就...这一两银子,请务必收下。”

  柳和推辞不过,收下银子,对李四深深一揖:“雪中送炭,恩情难忘。”

  回家后,母子俩对着那一两银子抱头痛哭。

  自此彻底断了外援之念。
  http://www.abcsee.cc/44982/2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