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刘海石(2)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二,遁形现原迹 玄机显真章。(完)

  大家开始检查周围的猫和狗,一番搜索下来,却一无所获。

  就在众人感到有些沮丧的时候,海石突然笑了起来,他指着不远处的猪圈,说道:“它就在这里!”

  沧客闻言,连忙跑过去查看,果然发现猪圈里多了一头猪。

  那猪见到海石,竟然吓得趴在地上瑟瑟发抖,连动都不敢动一下。

  沧客见状,便伸手去提那猪的耳朵,想要将它拽出来。

  待他把猪拉出来一看,只见那猪的尾巴根部竟然有一根白色的毛,硬得如同铁针一般。

  沧客正准备伸手去拔掉那根白毛,那猪突然像是感受到了极大的痛苦一般,开始在地上翻滚哀鸣。

  海石见状,脸色一沉,厉声道:“你这恶妖,残害了无数人的性命,如今让我拔你一根毛都不肯吗?”

  说罢,他也不顾那猪的哀鸣,强行将那根白毛拔了下来。

  就在白毛被拔掉的瞬间,那猪突然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它的身体迅速膨胀,转眼间便恢复了黑狐的原形。

  海石纳狐入袖,沧客苦留方答应用斋。

  席间问及后会之期,海石道:“师门宏愿,救度众生。你我尘缘未了,自有重逢之日。”

  送别海石后,沧客细思“山石”二字,忽恍然大悟:“海石殆真仙矣!‘山石’相合,正是‘岩’字——莫非是吕洞宾仙师?”

  至此方知义弟已得道成真。

  而经此大劫,刘府终于渐复生机,沧客从此广行善事,再无纳妾之念。

  海石去后,刘府虽重归安宁,然那段人妖共处的恐怖记忆,却如影随形地缠绕在每个亲历者心头。

  沧客常于深夜惊醒,仿佛又见倪氏化作狐妖时那绿莹莹的眸光。

  他命人彻底清扫宅院,尤以倪氏曾居的西厢房为甚。

  仆役们拆榻移柜时,于地砖下掘得一秘窖,内藏数十具干瘪鼠尸,排列成诡异阵法。

  最骇人的是,每鼠额间皆插银针,针尾系红丝,蜿蜒成符。

  沧客急请道士辨验,方知是“偷天换日”的邪术——

  妖狐藉此将病厄转嫁生灵,无怪乎当日道士皆言宅中无祟。

  与此同时,沧客次子背上的创口开始奇迹般愈合。

  原先生有白毛的仆婢们,亦觉神清气爽,如释重负。

  更奇的是,某日暴雨雷鸣后,院中枯死的牡丹竟重绽新芽,不过旬日便花开如锦。

  沧客感念海石恩德,特设长生牌位,朝夕焚香祷告。

  又将海石所赠驱邪符咒拓印分赠乡邻,自此滨州一带再无妖异作祟之事。

  却说海石携狐离去,并未直接回山复命。

  他知此妖修行近千年,党羽甚众,恐其同伙前来报复。

  于是假意西行,实则绕道东去,昼伏夜出,专择荒山野径而行。

  第三日夜半,于沂蒙山腹地一破庙歇脚时,袖中狐妖忽发人言:“道长修行不易,何苦与我为难?若放我生路,必以千年修炼心得相赠。”

  海石闭目不答,只将袖口符咒捻紧。

  那狐又泣诉:“妾本深山灵狐,苦修九百载,未尝害人。偶遇天魔授法,方堕邪道。今愿洗心革面,重归正途。”

  海石骤然开目,声如寒冰:“刘府七条人命,也是天魔所害?”

  狐妖语塞。

  忽闻庙外狂风大作,飞沙走石。

  但闻凄厉狐啸由远及近,数十点绿火飘浮林间。

  海石冷笑:“果然来了。”

  遂取出师尊所赐太极图悬于门楣,手掐雷诀严阵以待。

  原来狐妖一路暗留气息,引来同族相救。

  群狐围庙,为首者竟是一皤然老狐,人立而言:“道友何必斩尽杀绝?不如化干戈为玉帛。

  ”海石朗声道:“天地有好生之德,然此獠恶贯满盈,天理难容!”

  言毕祭出宝剑,青光暴涨如蛟龙出渊。

  正僵持间,天际忽传来环佩清响,一朵祥云降下,云中立着一位羽衣星冠的道人——正是海石之师山石道人。

  道人拂尘轻扫,群狐尽伏于地,不敢仰视。

  谓老狐曰:“尔等修行不易,速返深山,勿染红尘。”

  又指袖中狐妖:“此孽障窃听天魔秘要,祸乱人间,当押赴斩妖台受刑。”

  说罢袖袍一展,将狐妖收入葫芦之中。

  海石拜伏请罪:“弟子学艺不精,几致妖物遁逃。”

  师尊扶起笑道:“非汝之过。

  此魔劫数未尽,合该有此一遭。

  刘沧客前世乃天庭守库吏,因私纵灵狐下界结缘,故今生有此报应。

  今狐妖伏诛,其劫已度,将来当有善果。”

  海石恍然顿悟,又问:“师尊既知前因,何不早收妖孽?”

  道人遥指星河:“天机不可妄泄。且世间灾厄,皆是修心炼性之砥石。汝此番下山,虽为救友,亦自证道心。”

  遂携海石驾云而起,瞬息千里。

  途经滨州时,海石见沧客正于粥棚施济灾民,面露欣慰。

  师尊道:“善哉。破而后立,方知众生皆苦。二十年后,汝当再临滨州,度其归真。”

  语毕云头转向,直投昆仑而去。

  流光易逝,倏忽廿载。

  沧客年已花甲,自经妖祸后,顿悟人生无常,尽散家财广行善事。

  是年山东大旱,沧客设棚施粥,救活饥民无数。

  某日黄昏,忽见一道人翩然而至,鹤发童颜,目若晨星——正是海石!

  二人执手相看,恍如隔世。

  海石道:“奉师命特来接引兄长。”

  沧客笑指满棚饥民:“这些皆是我未了之缘。”

  海石颔首:“师尊早知兄长发愿。特赐灵丹三斛,可化粥济民。”

  遂取丹投釜,清香满野,饥民食之立愈。

  事毕,海石携沧客登崂山绝顶。

  但见云海翻涌处,山石道人驾鹤而来,抚掌而歌:“昔年金兰契,今朝仙凡缘。踏破红尘劫,同游碧落天。”

  沧客顿觉形神清明,前尘往事如烟消散。

  俯视人间,方知一切灾厄皆是修行。

  正是:妖狐虽险恶,转使人悟道;灾祸虽惨烈,终归证仙缘。

  自此,滨州刘氏门中常供吕祖及二仙像,香火不绝。

  而海石与沧客的故事,也在齐鲁大地流传百年,成为劝善金箴。
  http://www.abcsee.cc/44982/2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