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刘海石(1)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一 ,离乱结金兰 灾厄袭门庭。

  时值明末清初,天下动荡,烽烟四起。

  山东蒲台少年刘海石,年方十四,为避战乱随家迁至滨州。

  乱世之中,求学之途尤显珍贵。

  在滨州学塾,海石与本地学子刘沧客同席而读,共烛而学。

  沧客年长海石数岁,见海石聪颖敏慧且性情敦厚,虽逢离乱却仍勤学不辍,心生爱重。

  海石亦感沧客诚挚相待,二人遂焚香盟誓,结为异姓兄弟。

  学塾窗外烽火连天,窗内二人执手相语:“虽非骨肉,愿同休戚。”

  这段在兵荒马乱中结下的情谊,如同浊世中的清泉,显得格外珍贵。

  然而好景不长,未及二年,海石忽接家乡急报。

  父母相继病故。

  少年骤失怙恃,悲恸欲绝,只得匆匆辞学,扶灵柩归乡守孝。

  临行那日,阴雨霏霏,沧客送至十里长亭,将积攒的束修尽数塞入海石行囊。

  海石泪洒衣襟,哽咽道:“兄长相赠,弟永志不忘。待服丧期满,必来相寻。”言毕,二人挥泪而别。

  此后战乱愈炽,音书断绝,沧客多方打听,皆无海石音讯,唯余窗前烛影,犹记当年共读之景。

  光阴荏苒,转眼二十余载过去。

  沧客已届不惑之年,家业丰饶,成为滨州有名的富户。

  宅邸连云,田产遍野,仆从如云。

  膝下二子:长子名吉,年方十七,已是秀才之身,才名冠绝乡里;次子虽年幼,亦聪慧过人。

  本该是尽享天伦之时,沧客却又纳同邑倪氏女为妾。

  此女年方二八,容色殊丽,眼波流转间自有一段风流态度。

  自倪女入府,沧客对其宠爱异常,终日流连其闺阁,正室妻子反而备受冷落。

  谁知福祸相依,盛宴难再。

  倪女入府方半年,灾厄便如暗夜骤雨般袭来。

  长子刘吉某夜读书时忽患头痛,初时只当是劳累所致,岂料三日后竟痛极而亡。

  沧客夫妇抚尸痛哭,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几乎摧折心肝。

  丧事未毕,沧客正妻又因悲恸过度一病不起,未出半月竟随长子而去。

  沧客尚未从连丧妻儿的打击中缓神,不出数月,新寡的长媳又突发急症身亡。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家中婢仆开始接连暴毙,或投井,或悬梁,或无声无息倒毙于廊下。

  不过半年光景,昔日喧闹的刘府竟变得门庭冷落,夜半时常闻鬼哭啾啾。

  沧客每日对着空荡庭堂,唯见素幡飘摇,纸钱飞舞。

  他曾请来道士作法,延请名医诊视,皆言宅中并无妖祟,亦非疫病。

  眼看家业凋零,人丁零落,沧客终日枯坐花厅,对影独酌,不觉泪湿青衫。

  这日黄昏,他又独坐厅中,望着院中凋零的牡丹,想起昔日儿女绕膝之乐。

  正悲慨间,忽闻老门仆踉跄来报:“老爷!门外有一道人,自称故人刘海石求见!”

  沧客闻报,如闻霹雳。掷杯而起,疾步趋迎。

  但见门外立着一位清瘦道人,青袍布履,手持拂尘,虽风尘仆仆,却目光清湛如寒星,不是海石又是谁!

  沧客执手相看,二十余年岁月沧桑,当年少年已蓄须蓄发,唯眉目间依稀旧影。

  二人相携入厅,未及叙旧,海石忽敛容正色,目光如电直视沧客:“兄长家门遭此大难,灭顶之灾迫在眉睫,竟还不知么?”

  沧客愕然失色,手中茶盏险些坠地。

  海石叹道:“一别廿载,音问不通。然月前我静中忽觉心神不宁,卜卦得凶兆,显示兄长一家有血光之灾。特奉师命星夜赶来,果然...”

  言至此,沧客已是泪如雨下,将半年来的惨祸一一述说。

  海石听罢,初时蹙眉唏嘘,继而却抚掌轻笑:“灾殃未止,本应吊唁。然幸得相遇,该当庆贺。”

  沧客惊问:“贤弟莫非学了扁鹊之术?”

  海石摇头:“医道非我所长。然于阳宅风水、相面鉴气之术,颇得师门真传。”

  沧客如溺者得舟,急求相宅。海石遂持罗盘,自外而内细细勘察。

  但见庭院楼阁皆合风水法度,并无异常。

  直至内堂,海石忽驻足凝眉:“宅无大碍,恐应在人。请兄长召齐眷属仆役,待我一观。”

  沧客当即传令,片刻后,幸存的一子、婢妾十余人聚于厅中。

  海石逐一审视,目光如刀。

  至倪女时,她低眉顺眼立于廊柱旁,状若怯懦。海石却突然仰天大笑,声震梁尘。

  众人正惊疑间,但见倪女骤然色变,浑身战栗如风中落叶。

  更骇人的是,她的身体竟在众目睽睽之下急速萎缩,转瞬间已缩至二尺余高!

  海石疾步上前,以量天尺击其顶,竟发出金石相撞之声。

  又揪其发辫,验看脑后,见数茎白毛隐现其间。

  正要拔除,那缩小的倪女竟跪地哀泣:“仙长饶命!我愿离去,求勿拔毛!”

  海石怒叱:“妖孽凶心未死,安能饶你!”

  力拔其毛。

  但见倪女应声而变,化作一只黑毛狐狸,蜷缩在地,眼泛绿光。

  满堂之人惊骇欲绝,胆小的婢女当场昏厥。

  海石将狐妖纳入袖中,转而看向沧客次子:“公子中毒已深,背上必有异状。”

  少年褪衣示背,果见四指长的白毛丛生脊背。

  海石以银针挑出,神色凝重:“此毛已老,若迟七日,华佗再世难救。”

  又验沧客及众人,皆生白毛。

  海石叹道:“此妖乃狐属,专吸人精气修炼。若我再晚来半步,满门无噍类矣!”

  沧客骇极而泣:“贤弟真乃神仙也!”

  海石谦道:“不过随师习得微末之技,何敢称仙。”

  问及师承,答曰:“山石道人。此妖我需带回由师尊发落。”

  正欲辞行,海石忽觉袖中一轻,变色道:“不好!此妖尾末大毛未除,竟遁走了!”

  众人见状,心中愈发惶恐不安。

  海石却面沉似水,他掐指一算,沉声道:“此妖的领毛已被尽数拔去,无法再化为人形,必然会化为兽形潜逃。”

  众人闻言,纷纷行动起来……
  http://www.abcsee.cc/44982/2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