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皇帝的思索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皇帝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思索了一夜,心中已有了初步的打算。他目光坚定地望向门外,唤来身旁的太监,沉声道:“去,宣王翰林与那几位力挺辰逸的官员,即刻进宫。”太监领命匆匆离去,御书房内再次陷入寂静,只余皇帝沉稳的呼吸声,仿佛预示着一场更为激烈的交锋即将拉开帷幕。

  不多时,王翰林与几位支持辰逸的官员便匆匆赶到了御书房。众人进入书房,纷纷跪地行礼。王翰林心中暗自揣测着皇帝的心意,表面上却依旧恭敬有加;而那几位支持辰逸的官员,虽神色略显紧张,但眼神中透着坚定,他们深知此次面圣,对于辰逸至关重要。

  皇帝坐在书桌前,目光从众人身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王翰林身上,开口道:“王爱卿,昨日你所言之事,朕已深思熟虑。但朕仍想再听听你对此事的看法,你且详细说来。”

  王翰林心中一喜,连忙磕头道:“陛下,辰逸文章之激进,实乃对我朝科举制度和纲常伦理的公然挑战。若不严加惩处,恐会让天下士子心生效仿之意,长此以往,科举将不再是选拔贤才的正道,我大楚的根基也将受到动摇。”他言辞恳切,声泪俱下,仿佛辰逸真的犯下了不可饶恕之罪。

  皇帝微微皱眉,又看向那几位支持辰逸的官员,问道:“你们又有何话说?”

  其中一位官员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臣以为王翰林所言有失偏颇。辰逸虽文章言辞大胆,但其中所提观点,皆是为了我大楚的长远发展着想。他以独特的视角剖析当下科举之利弊,实乃难得的人才。若因言辞激进便将其弃之不用,岂不可惜?”

  另一位官员也跟着说道:“陛下,近日来为辰逸说话的文章不在少数,可见其才华与观点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科举本就是为了选拔有真才实学之人,若因循守旧,只看重文章的四平八稳,而忽视了士子们的创新与见解,恐怕不利于我大楚的未来。”

  皇帝静静地听着双方的陈述,心中暗自权衡。他深知科举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这不仅关乎人才的选拔,更关系到朝廷的稳定与发展。若处理不当,必将引发各方的不满和争议。

  皇帝想起近日收到的那些为辰逸说话的文章,其中对辰逸文章的分析有理有据,让他对辰逸的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缓缓说道:“朕近日也看到了一些为辰逸说话的文章,其中对他文章的解读确实有独到之处。王爱卿,你对此作何解释?”

  王翰林心中一紧,赶忙说道:“陛下,那些文章不过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煽动罢了。辰逸文章中的观点,看似新颖,实则是对传统的颠覆,若真如他所言,我大楚的科举制度和官场秩序将陷入混乱。”

  皇帝微微点头,又陷入了沉思。书房内一片寂静,众人都不敢出声,只能听到皇帝轻轻的呼吸声。此时,御书房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每个人都在等待着皇帝的最终决定。

  过了许久,皇帝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朕认为,科举选拔人才,应不拘一格。辰逸的文章虽言辞激进,但其中所提观点并非毫无可取之处。朕决定,给辰逸一个机会,让他在朝堂之上,当面阐述自己文章的观点。届时,众卿可一同聆听,再做评判。”

  王翰林心中大骇,他没想到皇帝竟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他本以为皇帝会听信他的话,直接打压辰逸,却没想到皇帝会如此慎重地对待此事。他连忙说道:“陛下,此举恐怕不妥。辰逸若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恐会扰乱朝堂秩序。”

  皇帝脸色一沉,道:“朕自有分寸。若辰逸真有真才实学,能以理服人,朕不但不会惩处他,反而会重用他;若他只是徒有虚名,妄图以激进的言辞博取名声,朕定不轻饶。”

  几位支持辰逸的官员心中大喜,纷纷磕头谢恩。他们深知,这对于辰逸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只要辰逸能在朝堂上表现出色,便能洗刷冤屈,一展才华。

  王翰林见状,心中虽有不甘,但也不敢再反驳。他知道,皇帝心意已决,此时再多说无益。他只能暗暗想着,如何在辰逸朝堂阐述观点时,找到破绽,再次扳倒他。

  皇帝看着众人,缓缓说道:“此事就这么定了。王爱卿,你回去准备一下,三日后,让辰逸进宫,在朝堂之上阐述他文章的观点。众卿也各自做好准备,届时一同参与评判。”

  众人再次磕头领命,随后退出了御书房。王翰林走出御书房时,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看着那几位支持辰逸的官员,心中恨意更浓。而那几位官员,脸上则带着一丝欣慰和期待,他们期待着三日后辰逸能在朝堂上大放异彩。

  随着众人的离去,御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平静。皇帝坐在书桌前,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思索着辰逸文章之事。他深知,此次让辰逸在朝堂上阐述观点,不仅是对辰逸的考验,也是对整个朝廷的一次考验。若处理得当,或许能为大楚带来新的气象;若处理不当,恐怕会引发朝廷内部的动荡。

  三日后,天色微明,京城的街道上已经热闹起来。百姓们虽然不知道皇宫内即将发生什么大事,但隐隐感觉到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氛。皇宫内,大臣们早早地来到了朝堂,等待着辰逸的到来。

  辰逸此时正身着素袍,在殷佳璐和苏老夫子的陪同下,朝着皇宫走去。他心中虽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坚定。他知道,这是他洗刷冤屈,实现抱负的关键时刻。

  “辰逸,莫要紧张,以你的才华,定能在朝堂上说服众人。”苏老夫子看着辰逸,眼中满是鼓励。

  殷佳璐也轻声说道:“我相信你,此去定要让那些人见识到你的真才实学。”

  辰逸微微点头,道:“多谢苏老夫子和殷姑娘的信任,辰逸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不多时,辰逸便来到了皇宫。在太监的引领下,他走进了朝堂。朝堂之上,大臣们的目光纷纷落在他身上,有的带着好奇,有的带着审视,有的则带着敌意。

  辰逸不卑不亢,走到朝堂中央,跪地行礼:“草民辰逸,参见陛下。”

  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辰逸,缓缓说道:“辰逸,朕今日给你这个机会,让你在朝堂之上阐述你文章的观点。你可要如实说来,切莫有所隐瞒。”

  辰逸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草民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场决定辰逸命运的朝堂辩论,即将拉开帷幕。而皇帝,也将在这场辩论中,做出他最终的决定。
  http://www.abcsee.cc/45433/2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