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从房间开始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那个关于“专属画室”的构想,如同一幅宏伟的蓝图,在周深心中熠熠生辉。然而,理想的丰满与现实的骨感,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康复中心的病房里,彻底打造一个独立画室的想法,受限于空间、管理规定以及可能对何粥粥日常医疗护理造成的干扰,短期内并不现实。
但周深不是一个空想家,他是一个行动者。
他决定,将宏大的构想拆解,从眼下最可行的一步开始——将病房中靠窗的那片区域,精心改造成为一个微缩的、充满可能性的“创作角”。
这个决定,体现了他一贯的务实与细腻。
他没有好高骛远,而是选择在现有的框架内,将资源利用到极致,为何粥粥播种下第一颗关于“自由表达”的种子。
他首先找到了康复中心的主任和何粥粥的主治医生,郑重地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他没有描绘那个遥远的画室梦想,而是从康复治疗的角度出发,诚恳地阐述了这个“创作角”可能带来的积极意义:一个稳定、熟悉、富有感官刺激的环境,有助于平复情绪,激发潜在的兴趣,甚至可能对精细动作和认知功能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他的真诚和专业的态度打动了院方,在评估了安全性和可行性后,院方同意了他的方案,并叮嘱务必确保所有材料的安全和无障碍。
获得了“许可证”,周深立刻像一位充满激情的室内设计师兼工程师,投入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
他的改造,并非大刀阔斧的装修,而是基于对何粥粥行为习惯和感知特性的深刻理解,进行的一场“润物细无声”的精妙布局。
核心区域,定在了病房那扇采光最好的窗户下。
那里原本只放着一把陪护椅和一个小边几。
第一步,是光线与氛围的营造。 他换下了原本冷白色的日光灯管,安装了可调节亮度和色温的暖光灯具,确保在任何天气下,这个角落都能拥有柔和、不刺眼的光线。
他挑选了质地柔软、色调温馨的窗帘,取代了医院统一的百叶窗,让阳光可以更温柔地漫射进来。窗台上,他摆放了几盆绿萝和吊兰,生机勃勃的绿色,为房间注入了自然的生命力。
第二步,是核心“装备”的引入。 他定制了一个轻便可移动、高度可调节的实木画架。
这个画架可以根据何粥粥是坐在轮椅还是特制座椅上,轻松调整到最舒适的高度。画架旁,是一个同样高度可调的、带有收纳功能的边桌,桌面宽敞,足以摆放画纸和正在使用的颜料。
最体现他巧思的,是一辆三层的小推车。他像整理珍宝阁一样,将采购来的各种画材分门别类、井然有序地放置其中:最上层是伸手可及的、最常用的无毒蜡笔、油画棒和彩铅;中间层是各种规格的画纸、速写本和一些安全剪刀、胶棒;最下层则存放着备用的颜料和更专业的工具。
这个小推车可以自由移动,方便取用,其本身明快的色彩和丰富的层次感,也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吸引和诱惑。
第三步,也是画龙点睛之笔,是“展示墙”的设立。 周深在画架对面的墙上,安装了一大面柔软的软木板。
这面墙,被他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不再是冰冷的墙面,而是何粥粥的“个人画廊”。
无论她画出来的是什么——是杂乱无章的线条,是偶然成型的色块,甚至是无意中滴落的颜料痕迹——周深都会小心翼翼地、甚至是带着一丝仪式感地将它们用漂亮的工字钉固定在软木板上。每幅“作品”的下方,还会贴上一张小标签,工整地写上创作的日期。
这面墙,不仅记录着她的“创作”历程,更是一种无声却强大的肯定:你的每一次表达,无论能否被理解,都值得被郑重对待。它让这个角落充满了被尊重的温度。
当这一切布置停当,这个靠窗的角落已然焕然一新。它依然属于病房,却拥有了一种独特的气场——温馨、有序,又充满了触手可及的创作诱惑。
阳光透过新窗帘洒进来,照亮了画架和装满缤纷画材的小推车,软木墙上还空着,仿佛在静静等待它的第一件藏品。整个空间不再弥漫着单一的消毒水气味,而是混合了木材、纸张和颜料的淡淡清香。
周深推着何粥粥来到这个崭新的角落时,她空洞的目光似乎有了一瞬间的停留。她或许无法理解“画室”或“创作”的概念,但人类对明亮、丰富、有序环境的本能趋向,似乎在她身上起了微妙的作用。
她没有表现出不安或抗拒,反而比平时更安静了一些,目光缓缓地扫过那些色彩鲜艳的画笔和画纸。
周深没有急于引导她作画,只是像往常一样,安静地陪在一边,让她先熟悉这个新环境。他知道,播种需要时间,发芽需要耐心。
这个小小的“创作角”,是他为她精心打造的一个“场”,一个可能诱发生命本能与潜意识奇迹的温柔陷阱。它或许简陋,但它是梦想照进现实的第一步,是通往未来那间真正画室的第一块基石。
从这里开始,希望将以更具体、更日常的方式,悄然生长。
http://www.abcsee.cc/45917/1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