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凯旋与隐忧,功高震主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凛冽的北风卷过河北平原,吹散了战场上空最后几缕硝烟,却吹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与焦土气息。史思明溃军的背影早已消失在北方地平线,只留下满地狼藉,诉说着这场追击战的惨烈。唐军主力并未急于深入追击,郭子仪用兵老成持重,深知“归师勿遏”的道理,尤其是在己方同样疲惫、需要巩固战果的时候。大军开始有条不紊地清扫战场,收拢俘虏,清点缴获,并派出一支支精干小队,接管那些望风归降的州县。
而在通往凤翔的官道上,一支人数不多、风尘仆仆的队伍,正沉默地行进着。
正是李白和他的“青莲营”。
与出征时的肃杀隐秘不同,此刻的队伍,虽然依旧纪律严明,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以及一丝深藏眼底的亢奋。他们的衣甲破损,兵刃多有卷口,身上带着干涸的血迹和烟火色,但他们的脊梁挺得笔直,眼神锐利如初。
他们没有打出任何旗帜,也没有携带任何能彰显身份的仪仗,就像一群普通的、历经苦战后的边军斥候。
然而,他们的名声,却如同长了翅膀,先于他们一步,传遍了沿途的城镇乡村。
“看!是他们!青莲营!”
“那个穿青衫的!就是李太白!青莲剑仙!”
“天爷!就是他们烧了范阳,杀了那魔头李归仁!”
不知是从哪个路口开始,当第一声充满敬畏与激动的呼喊响起后,沉寂的官道瞬间沸腾了!
道路两旁,不知何时已聚集起了黑压压的人群。有拄着拐杖、须发皆白的老人,有挎着篮子、面带菜色的妇人,有光着脚丫、眼神懵懂的孩童,还有更多是从附近州县涌来的士子、商贾、甚至是放下农具的农夫。
他们手中没有鲜花,只有简陋的、甚至有些粗糙的食物——热气腾腾的麦饼、煮熟的鸡蛋、自家酿的浑浊米酒、甚至还有一小串舍不得吃的干枣。
“李将军!请吃块饼!”
“剑仙!喝口酒暖暖身子!”
“多谢将军为我等报仇雪恨!”
“青莲营的壮士,辛苦了!”
人们争先恐后地将手中的东西塞向队伍中的士卒,声音哽咽,眼眶泛红。范阳大火的消息早已传开,伴随着各种添油加醋的传说——青莲剑仙如何一剑焚天,如何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如何引动天火焚毁叛军根基……在这些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心中,李白和他的“青莲营”,已然成了拯救他们于水火的英雄和神明。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汹涌澎湃的民意,饶是“青莲营”这些见惯了生死厮杀的悍卒,也有些手足无措。他们下意识地看向队伍最前方那道青衫身影。
李白勒住马缰,看着眼前这感人至深却又让他心情复杂的一幕。他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那一双双殷切目光中蕴含的感激、希望,以及……一种沉甸甸的寄托。
他翻身下马,没有去接那些递到面前的食物,而是对着周围的百姓,深深一揖。
“诸位乡亲父老,李白与麾下将士,愧不敢当!破敌寇,安黎庶,乃我等本分!”他的声音清朗,以内力送出,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这食物,还请留给家中老幼。心意,李白与将士们领受了!”
他的谦逊和体恤,更引得人群一阵骚动,赞叹声、哭泣声、祝福声交织在一起。
“将军仁义!”
“剑仙一定要保重啊!”
“愿老天保佑将军!”
队正快步走到李白身边,低声道:“将军,此地人多眼杂,不宜久留。而且…兄弟们…”
李白会意,他看到有些年轻的士卒在百姓的包围和感激下,显得有些激动和拘谨,甚至有人下意识地想去推拒那些硬塞过来的食物,动作难免有些生硬。他点了点头。
“上马,继续前进。”李白下令,再次对周围百姓抱拳一周,翻身上马。
队伍再次开动,速度加快了几分。百姓们自发地让开道路,依旧跟在队伍两侧,送出老远,那真挚的欢呼与祝福声,久久不绝。
直到将那些热情的百姓甩在身后,官道上才重新恢复宁静。
一名年轻的小卒,手里还攥着一个妇人硬塞过来的、带着体温的熟鸡蛋,忍不住对旁边的老兵低声道:“王叔,这…这感觉,比砍了十个叛军还让人…”
那姓王的老兵瞪了他一眼,压低声音呵斥道:“闭嘴!尾巴翘上天了?记住将军的话,这是本分!”但他自己,却不自觉地挺了挺胸膛,握着缰绳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队正策马靠近李白,脸上带着一丝忧虑,低声道:“将军,百姓如此爱戴,固然是好事。但…凤翔那边,恐怕早已听闻。这般声势,只怕…”
李白目光平静地看着前方蜿蜒的官道,淡淡道:“只怕什么?功高震主?还是邀买人心?”
队正心中一凛,不敢接话。
李白轻轻一叹,声音里带着一丝看透世情的萧索:“我们做了该做之事,问心无愧便好。至于其他…非我等所能左右,亦无需过多挂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话虽如此,但脑海中却不自觉地浮现出凤翔行在那些深宫高墙,那些隐藏在冠冕堂皇之下的算计与权衡。肃宗皇帝需要英雄来振奋人心,需要胜利来巩固皇权,但一个声望过高、不受控制的“英雄”,尤其是他这样身负绝世武力、又与江湖势力牵扯甚深的“英雄”,对于皇权而言,恐怕并非纯粹的幸事。
就在他心念转动之际,前方马蹄声起,一队衣甲鲜明、打着凤翔禁军旗号的骑兵,簇拥着几名宦官,迎面而来。
队伍立刻停下,做出戒备姿态。
那队骑兵在距离李白等人十余步外勒马,为首一名面白无须、身着绯袍的中年宦官,脸上堆起程式化的笑容,尖着嗓子高声道:“来的可是青莲居士、左拾遗李白李大人麾下义旅?”
队正看向李白,李白微微颔首。
队正上前一步,抱拳沉声道:“正是!阁下是?”
那宦官笑容更盛,却带着一股居高临下的意味:“咱家乃宫内侍省张奉宸,奉陛下口谕,特来迎候李大人凯旋!陛下闻听李大人与诸位壮士建此不世奇功,龙心大悦,已在宫中设下庆功盛宴,只等李大人入朝觐见,论功行赏!”
他的目光扫过李白身后那些虽然疲惫却煞气未消的“青莲营”士卒,尤其在他们染血的兵刃和破损的衣甲上停留片刻,眼底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与审视。
李白端坐马上,并未下马,只是拱了拱手:“有劳张奉宸远迎。李白幸不辱命,然麾下将士皆已疲惫,且需安置。待我等稍作休整,再入宫面圣,向陛下复命。”
张奉宸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似乎没料到李白会如此“不识抬举”,没有立刻感恩戴德地随他入宫。他干笑两声:“呵呵,李大人体恤部下,咱家佩服。只是陛下翘首以盼,盛宴也已备好,若是去晚了,只怕…”
“陛下隆恩,李白感激涕零。”李白打断他的话,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然将士劳苦,不可不恤。请张奉宸回禀陛下,李白稍后便至。”
张奉宸眼中闪过一丝愠怒,但看着李白那平静无波却深不见底的眼眸,以及他身后那些沉默如山、眼神锐利的“青莲营”士卒,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既如此,咱家便先行回宫复命。李大人,请尽快,莫要让陛下久等。”
说完,他调转马头,带着禁军骑兵,有些悻悻然地离开了。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队正眉头紧锁,低声道:“将军,这般驳了天使的面子,只怕…”
“无妨。”李白淡淡道,“若连这点体恤将士的时间都不给,这所谓的隆恩,不要也罢。”他顿了顿,看向队正和身后的士卒们,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丝暖意,“兄弟们辛苦了。我们先回营地,好好休整。接下来的事,交给我。”
“将军!”众士卒心中一阵激荡,齐声应道。虽然前途未卜,但此刻,跟随这样的主帅,他们心中充满了归属与安心。
然而,无论是李白,还是这些沉浸在胜利与温情中的将士们,都未能察觉到,在那队禁军骑兵离去时,队伍末尾一名不起眼的骑士,悄悄回头,用一种混杂着敬畏、嫉妒与阴冷的目光,再次深深地看了他们一眼。
凤翔的宫墙之内,庆功的盛宴或许已经飘出酒香,但潜藏在暗处的风,却已开始悄然流动。凯旋的荣耀之下,隐忧的种子,已然埋下。
http://www.abcsee.cc/45918/3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