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 >第69章 联盟初成与暗流汹涌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9章 联盟初成与暗流汹涌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起)

  “我们为何会来到此地?”

  “明公”那最后一句如同魔咒般的反问,在柳七娘的脑海中反复回荡,伴随着乌篷小船消失在湖心浓雾中的景象,构成了一幅无比诡异而令人心悸的画面。寒意从脚底蔓延至全身,比深秋的湖水更加刺骨。

  空难不是意外?他们的穿越是某种必然?还是……人为?这个念头如同毒蛇,缠绕上柳七娘的心脏,让她感到一阵窒息般的恐惧。如果连穿越本身都可能是被操控的,那她现在所做的一切,所谓的奋斗、挣扎、理念之争,又算什么?一场被安排好的戏剧吗?

  她失魂落魄地回到工坊区,甚至没有注意到杨业等人从暗处现身,护卫着她返回。直到在指挥部坐下,接过心腹递上的热茶,冰冷的指尖感受到一丝暖意,她才勉强从那种巨大的恍惚中挣脱出来。

  “夫人,您没事吧?”护卫首领担忧地看着她苍白的脸色。

  柳七娘摇了摇头,将杯中微烫的茶水一饮而尽,感受着那股暖流顺着喉咙滑入胃中,驱散了些许寒意。“我没事。”她声音有些沙哑,“杨都督呢?”

  “杨都督已先行回宫复命。”

  柳七娘点了点头。她知道,赵祯此刻必然也在焦急地等待着会面的结果。她必须立刻将今晚发生的一切,尤其是“明公”也是穿越者,以及那句关于穿越缘由的石破天惊之语,告知赵祯。

  (承)

  紫宸殿内,烛火摇曳。赵祯听着杨业先行带回的“柳七娘与神秘人湖上交谈,气氛紧张,最终不欢而散”的初步汇报,眉头紧锁。当他看到柳七娘随后送来的、详细描述了“明公”亦是穿越者及其最后那句反问的密信时,饶是他早有心理准备,也不禁骇然失色,猛地从御座上站了起来!

  “另一个穿越者!他竟然也是……!”赵祯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悸。他一直以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顶多再加上一个柳七娘作为盟友。没想到,在这大宋的阴影之下,竟然还潜伏着这样一个危险、强大且敌对的“同类”!

  而那句“我们为何会来到此地”,更是让他感到毛骨悚然。他从未深思过穿越的原因,只当是一场离奇的意外。但如果……如果不是意外呢?

  一股巨大的危机感和被窥视感将他牢牢攫住。他感觉自己仿佛从执棋者,瞬间变成了棋盘上的棋子,这种认知让他极度不适,甚至涌起一股暴怒。

  “好一个‘明公’!好一个‘净化重塑’!”赵祯看着密信上柳七娘转述的“明公”那套激进理论,眼中寒光闪烁,“想拉拢朕的肱骨,颠覆朕的江山?做梦!”

  柳七娘在信末明确表态拒绝合作,并重申了共同推行新政的决心,这让他心中稍安,同时也涌起一股暖流和庆幸。幸好,他身边的这位“同类”,选择了站在光明和秩序的这一边。

  “传朕口谕给柳卿,”赵祯对陈忠和吩咐道,“朕已知悉,卿之忠贞,朕心甚慰。此獠狂悖,所言未必为实,不必过于忧惧。眼下当稳固工坊成果,加速新政推行,以不变应万变。朕与卿,同心同德,共度时艰!”

  他必须给柳七娘信心,也必须坚定自己的信念。无论穿越背后的真相如何,他现在是大宋的皇帝,守护这片江山和百姓,就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

  (转)

  有了赵祯的明确支持和安抚,柳七娘心中的动荡稍稍平复。她知道,此刻纠结于穿越之谜毫无意义,只会自乱阵脚。当务之急,是巩固已有的成果,提升实力,以应对“明公”接下来可能发起的更猛烈攻击。

  工坊区的新式织机开始全速运转。随着工匠们对机器越来越熟悉,生产效率稳步提升,第一批“工坊细布”正式上市。因其质地紧密,价格却比同类市面布匹低了近两成,迅速引起了轰动,被汴京百姓抢购一空。前来批发贩运的各地商贾更是几乎踏破了工坊区的门槛。

  “皇家工坊建设基金会”发行的债券,因有皇帝信用背书和工坊区肉眼可见的成功前景,也变得异常抢手,甚至吸引了不少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富商巨贾投入资金。柳七娘的资金压力得到了根本性的缓解。

  与此同时,水泥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工坊区内部的道路、排水系统开始用水泥铺设和修建,坚固平整的效果引来了无数赞叹。柳七娘甚至开始尝试用水泥混合碎石,小范围地修缮工坊区通往官道的最后一段泥泞土路。

  这一切扎扎实实的进展,通过《汴京日报》的持续报道,极大地鼓舞了民心,也让朝中那些对新政持怀疑态度的官员,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

  新政,正在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姿态,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合)

  然而,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魏王府虽然大门紧闭,但根据皇城司的严密监视,依旧有身份不明的访客在深夜悄然出入。东南前线,狄青的伤势在御医的全力救治下暂时稳定,但依旧昏迷,清剿残寇的行动因此放缓,给了敌人喘息之机。

  更令人不安的是,江南商会的活动似乎完全转入了地下。之前那些明面上的产业或被查封,或主动关闭,但杨业察觉到,有数股庞大的资金正在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向北方流动,其最终去向,难以追踪。

  这一日,赵祯正在批阅奏章,一份来自西北边境的例行军报引起了他的注意。军报中提到,近期西夏边境的榷场,出现了几种质地奇特、价格却异常低廉的布匹和铁器,很受西夏贵族和部民的欢迎,对大宋传统的丝绸和铁器出口造成了一定冲击。

  赵祯看着军报,目光渐渐锐利起来。质地奇特?价格低廉?他几乎立刻就想到了工坊区的新式织机和可能存在的、更高效的冶炼技术!

  难道……“明公”在拉拢柳七娘不成后,转而与西夏勾结,意图用技术换取外部支持,内外夹击?!

  他立刻召见枢密院官员,下令加强西北边防,严查边境走私,尤其是技术和大宗战略物资的外流。

  (悬念)

  就在赵祯为西北边境的异动而心生警惕时,柳七娘在工坊区,接见了一位风尘仆仆、远道而来的特殊客人。

  来人是一位头发卷曲、眼窝深陷、穿着带有明显异域风格服饰的色目人(阿拉伯/波斯商人)。他通过重重关系,辗转找到柳七娘,献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一小袋洁白如雪、质地细腻的……棉花种子?

  “尊贵的夫人,”那色目人操着生硬的官话,恭敬地说道,“这是我们故乡最珍贵的‘白叠子’(古代对棉花的称呼)所产之花絮,轻暖胜于丝绵。听闻夫人善于创新,特此献上。若夫人能在我大宋成功种植、纺织,其利……不可估量!”

  柳七娘看着那袋洁白的棉籽,心中巨震!棉花!这可是比麻、葛、丝更具革命性的纺织原料!若能推广种植,配合她的新式织机……

  然而,狂喜之后,一丝疑虑浮上心头。如此珍贵的物种,这色目人为何偏偏在此刻,找上她?

  她不动声色地收下礼物,表示感谢,并安排客舍让那色目人住下。随后,她立刻派人去查探此人的真实背景和来意。

  调查结果很快回来:这名色目商人,表面上是来自西域的普通胡商,但其商队的主要资金支持者,似乎与……江南商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柳七娘看着那份调查报告,又看了看桌上那袋洁白无瑕的棉籽,一股寒意再次爬上脊背。

  这袋看似代表着无限未来的种子,究竟是机遇,还是“明公”抛出的又一个……裹着蜜糖的毒饵?
  http://www.abcsee.cc/46258/1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