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从劳模警察到嗜血恶魔(2)
推荐阅读:
九龙归一诀陆沉
绝世小仙医张冬
绝世小仙医张冬杨翠
九公主她又美又飒楚倾歌
帝国从第四天灾开始
足球:拒绝国足,我入德国国家队
穿呀主神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
张奕方雨晴
星球大战之第四天灾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接上一章六、血色黄昏:三起命案的残酷真相
第一案:七道梁下的亡魂
2004 年 3 月,兰州依然天寒地冻,华林山的山坡上还覆盖着一层薄雪。马金成和贺兰定已经筹划了一个多月,他们的作案计划终于成熟了。他们决定,先找一个 “容易下手” 的目标,练练手,积累经验。
他们把作案地点选在了华林山到魏岭的一片山区。这里是兰州的远郊,平时人迹罕至,只有春秋两季,当地的农民会来这里种植和收割百合,其余时间,几乎看不到任何人影。马金成从小就在这一带长大,对这里的地形了如指掌,哪里有山沟,哪里有小路,他都一清二楚,非常适合作案和抛尸。
3 月 24 号这天,天气阴沉,刮着不大不小的风。马金成和贺兰定各自揣着一块磨得锋利的磨刀石,来到了华林山的路口。他们要找的目标,是单独出行的货车司机,货车司机常年跑运输,身上通常会带一些现金,而且他们大多是外地人,即使失踪了,也不容易引起警方的注意。
没过多久,一辆崭新的客货两用车映入了他们的眼帘。开车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身材单薄,看起来很老实。马金成和贺兰定对视一眼,心里有了主意。
他们拦在了货车的前面,脸上堆着笑容。“师傅,麻烦停一下,” 马金成开口说道,“我们是附近种百合的,想租你的车,上山拉点百合,价钱好商量。”
货车司机见是两个上了年纪的老头,衣着得体,言谈举止也挺斯文,没有多想,就答应了。“行,你们要拉多少?在哪拉?”
“就在前面的魏岭山上,不远,” 贺兰定连忙说道,“我们带你过去,到地方给你钱。”
司机点了点头,发动汽车,沿着华林公路向山上开去。马金成坐在副驾驶座上,和司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分散他的注意力;贺兰定则坐在后座,双手紧紧攥着怀里的磨刀石,手心全是汗。
汽车行驶到 309 国道七道梁的一个大拐弯处时,马金成突然喊道:“师傅,停一下,我下去看看这边的百合长得怎么样。”
司机没有怀疑,慢慢停下了车。这里山大沟深,山坡陡峭,下面是深不见底的沟壑,四周看不到一个人影。马金成推开车门,跳了下去,假装观察地形,实则在确认周围是否有人。他眯着眼睛看了看远处的山头,又回头看了看车内的司机,心里暗暗说道:“就是这里了。”
他走到车门边,对司机说:“师傅,麻烦你下来一下,帮我看看这块地能不能停车,免得等会儿拉百合不方便。”
司机毫无防备地推开车门,一只脚刚踏出去,马金成突然从背后掏出磨刀石,猛地朝着司机的后脑勺砸了下去。“嘭” 的一声闷响,司机哼都没哼一声,就趴在了车门上,鲜血瞬间流了出来。
贺兰定也立刻从后座冲了下来,拿起磨刀石,朝着司机的头部和脸部猛砸。两个人像疯了一样,一轮又一轮地猛烈打击,直到司机彻底没了呼吸,头和脸被打得血肉模糊,看不清原本的模样。
确认司机死亡后,两个人迅速搜遍了司机的全身,找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 2000 块钱现金,还有一部小灵通手机。他们把钱包和手机揣进怀里,然后抬起司机的尸体,用力一推,尸体就滚进了旁边的深沟里,很快就被茂密的草丛掩盖住了。
随后,他们回到车上,用事先准备好的抹布,仔细擦干净了车门和车内喷溅的血迹,确保没有留下任何痕迹。马金成发动汽车,调转车头,朝着山下飞快地驶去。整个过程,前后不过十几分钟,一条鲜活的生命,就永远地消失在了七道梁下。
离开山区后,马金成开着车,朝着天水方向驶去。他知道,这辆车是重要的作案工具,必须尽快处理掉,否则很容易被警方发现。在出兰州城的七道梁公安检查站时,遇到了公安人员的检查。
马金成心里一紧,但很快就镇定了下来。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已经过时的工商局工作证,递给了检查人员,故作镇定地说:“同志,我是工商局的,去天水出差,办点公务。”
检查人员看了看工作证,又看了看马金成和贺兰定,见他们衣着得体,谈吐自然,没有多想,就放他们过去了。
一路疾驰,到达天水时,已经是凌晨时分。马金成和贺兰定找了一个偏僻的停车场,把车停好。马金成皱着眉头说:“老贺,这车不能卖,目标太大,容易被警方盯上,我们还是弃车走吧。”
贺兰定虽然有些舍不得, 费了这么大劲,就抢了 2000 块钱和一部手机,现在连车都要扔了,觉得太不划算,但他知道马金成说得有道理,性命比什么都重要。“行,听你的,我们赶紧走。”
两个人不敢在停车场附近打车,步行了一公里多,才拦到一辆出租车,离开了天水市区。在一个加油站,他们搭上了一辆过路的夜行车,狼狈地逃回了兰州。
他们不知道的是,那辆被遗弃在天水的客货两用车,很快就被天水警方查扣了。警方通过车内遗留的驾驶证和行驶证,很快就联系上了兰州市公安局。而此时,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已经接到了群众举报,在七道梁的山沟里发现了司机的尸体。
一桩特大抢劫杀人案,就此立案侦查。但由于马金成和贺兰定作案手法老练,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警方的侦查工作陷入了僵局,这起案件暂时成了一桩悬案。
第二案:出租屋里的罪恶
第一次作案成功后,马金成和贺兰定虽然有些紧张和害怕,但更多的是兴奋。2000 块钱,对于负债累累的他们来说,根本不够花。“这点钱,还不够我们喝几顿酒的,” 贺兰定不满地说,“下次我们得干一票大的,抢个有钱人。”
马金成点了点头,他心里早就有了打算。他当过十几年的警察,熟悉警方的侦查手段,知道怎么作案才能不被发现。他分析道:“出租车司机不能再搞了,警方已经在查上一起案子了,再搞容易被盯上。我们得找女人,最好是中老年人,有钱的生意人,而且得是熟人,但又不能是最近来往的熟人,得是十几二十年没联系的那种,这样警方排查社会关系时,不会想到我们。”
贺兰定连忙问道:“那作案地点选在哪?”
“租一个楼层高一点的房子,安静但不偏僻,” 马金成胸有成竹地说,“以谈生意、投资为名,把人骗到出租屋里,制服后抢银行卡和存折,逼问出密码,然后杀人灭口。把尸体放进冰柜里冻硬,再碎尸,这样就不会有血流出来,留下痕迹。最后借辆车,把碎尸拉到魏岭山上抛掉,神不知鬼不觉。”
这个计划,听起来周密而残忍,但在马金成和贺兰定看来,却是 “万无一失” 的。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个人开始四处物色作案目标。他们穿着整齐,装作悠闲的样子,在兰州的街头巷尾游荡,目光不停地扫视着过往的行人,寻找符合条件的 “猎物”。
2004 年 5 月,一个叫刘红丽的女人,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刘红丽四十多岁,在兰州开了一家规模不小的美容店,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是个名副其实的 “富婆”。八九年前,马金成还在工商局工作的时候,刘红丽曾经找他办过事,后来又在几次酒局上见过面,算是熟人,但之后就再也没有联系过。
马金成觉得,刘红丽是一个完美的目标:有钱,是生意人,和自己有旧识但不常联系,而且女人的防范意识相对较弱,容易得手。但他也有顾虑:这么多年没联系,刘红丽可能已经不认识他了,怎么才能让她相信自己,跟着自己去出租屋呢?
为了打消这个顾虑,马金成精心设计了一场 “街头偶遇”。他先偷偷跟踪刘红丽,摸清了她的住址和每天下班回家的路线。然后,在一个傍晚,他提前在刘红丽家附近的一条巷子里等着。当刘红丽下班回家,走进巷子时,马金成装作不经意的样子,迎面朝她走了过去。
“哎呦,这不是小刘吗?” 马金成故作惊讶地说道,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我是马金成啊,工商局的马金成,你还记得我吗?”
刘红丽愣了一下,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老头,皱着眉头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是谁。“您是?”
“嗨,你忘了?” 马金成提醒道,“八九年前,你开服装店的时候,不是找我办过营业执照吗?还有一次,在朋友的酒局上,我们还喝了一杯呢。那时候你还是个小姑娘,水灵得很,现在还是这么年轻漂亮。”
经马金成这么一提醒,刘红丽才终于想了起来。“哦!马大哥!原来是你!” 她笑着说道,“这么多年没见,你都变样了,我都快认不出你了。那时候你可帮了我大忙了,我一直想谢谢你呢。”
“客气啥,都是朋友,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马金成顺势说道,“看你现在气色这么好,生意肯定做得不错吧?我现在也退休了,手里有点闲钱,想做点投资,正愁没门路呢,说不定还得向你请教请教。”
刘红丽那时候正因为偷税漏税被兰州市公安局经济侦查支队立案调查,心里烦得很,急需一笔钱来补交税款。一听马金成说手里有闲钱想投资,她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马大哥,投资的事我也不太懂,但我开了家美容店,生意还不错,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聊聊合作的事。”
“好啊!” 马金成立刻说道,“那我们找个时间好好聊聊。你方便留个电话吗?我回头联系你。”
刘红丽毫不犹豫地从包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了马金成。“马大哥,这是我的电话,你随时可以打给我。”
看着手里的名片,马金成心里暗暗得意:“鱼儿上钩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马金成隔三差五就给刘红丽打电话。电话里,他故意装作一副腰缠万贯的样子,说自己手里有几十万元的闲钱,不知道该怎么投资,还说 “钱放在银行里太可惜了,不如找个靠谱的项目,赚点利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红丽正急需资金周转,被马金成说得心动不已。她觉得,马金成曾经是工商局的干部,全国劳模,肯定靠谱,而且他手里有钱,自己有经商经验,两个人合作,肯定能赚大钱。她甚至已经开始盘算,等合作成功了,就用赚来的钱补交税款,摆脱目前的困境。
5 月 6 号下午,马金成给刘红丽打电话,说自己找到了一个 “好项目”,想让她过去看看,一起商量一下。刘红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跟美容店的员工打了个招呼,说出去办点事,就打车赶往了马金成指定的地点~ 七里河吴家园的一栋家属楼。
这栋家属楼看起来有些破旧,和马金成 “有钱人” 的身份很不相符。刘红丽心里有些疑惑,忍不住问道:“马大哥,你怎么在这里啊?”
马金成早就想好了解释:“这是我一个朋友的房子,他懂投资,我让他也一起参谋参谋,免得我们走弯路。投资是大事,得慎重。”
刘红丽觉得有道理,也就没有再多问。两个人一边说着话,一边走上了 6 楼。马金成敲了敲门,门很快就开了,贺兰定满脸堆笑地站在门口:“哎呀,刘老板,快请进!”
进了屋,贺兰定热情地倒茶、递水果,三个人坐在沙发上,聊起了投资的事情。马金成和贺兰定一唱一和,把那个所谓的 “投资项目” 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 “风险小、利润高、回报快”。刘红丽听得津津有味,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走进了一个死亡陷阱。
聊了大约一个小时,马金成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他话锋一转,说道:“刘老板,不瞒你说,我们这个项目虽然好,但前期需要一笔启动资金,我们的钱还没到账,想请你先借点钱,帮我们渡过难关。”
刘红丽心里咯噔一下,警觉起来:“借多少?”
“一万两万都行,我们不嫌少,” 马金成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眼神变得凶狠起来,“不过,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你身上带的所有钱,都得给我们留下,一分钱也不能拿走。”
刘红丽顿时明白了过来,脸色煞白:“老马,你这哪里是借钱,分明是抢劫!”
“算你聪明,” 马金成冷冷地说,“说借也行,说抢也行,总之,你今天带的钱和银行卡,都得留下。为了让你乖乖说出密码,只能委屈你一下了。”
话音刚落,贺兰定就从身后拿出一根早就准备好的绳子,朝着刘红丽扑了过去。刘红丽身材娇小,哪里是两个男人的对手,她挣扎了几下,就被贺兰定牢牢地捆住了双手和双脚。
两个人搜遍了刘红丽的全身和随身的包,找到了几千块钱现金、几部手机、一些金银首饰,还有几张银行卡。其中一张工行的牡丹卡,里面竟然有 20 多万现金, 这正是刘红丽准备用来补交税款的钱。
“密码是什么?” 马金成拿着银行卡,恶狠狠地问道。
刘红丽看着眼前两个凶神恶煞的男人,吓得浑身发抖。她心里还抱有一丝侥幸,觉得只要自己说出密码,他们拿到钱后,就会放自己走。于是,她乖乖地说出了银行卡的密码。
马金成和贺兰定对视一眼,眼里都露出了贪婪的光芒。马金成拿着银行卡,下楼去附近的 ATM 机上验证密码。他取了 2000 块钱,确认密码正确后,才放心地回到了出租屋。
看着眼前毫无反抗之力的刘红丽,马金成犹豫了一下。他毕竟和刘红丽认识,而且刘红丽一直很配合,没有反抗。可他转念一想,刘红丽知道自己的身份,如果放了她,她肯定会报警,到时候自己就完蛋了。“不行,必须杀了她,永绝后患!”
他给贺兰定点了点头,两个人拿起绳子,套在了刘红丽的脖子上,用力地勒了起来。刘红丽拼命地挣扎,嘴里发出 “呜呜” 的声音,但很快就没了动静,眼睛瞪得大大的,充满了恐惧和不甘。
杀死刘红丽后,两个人把她的尸体放进了事先租好的冰柜里冷冻。第二天,他们拿出冻硬的尸体,用锯子和宽刃刀,把尸体锯成了一块块碎尸,分装进多个黑色的塑料袋里。
第三天上午,马金成和贺兰定提着装着碎尸的塑料袋,像两个悠闲的老茶客一样,来到了七里河吴家园黄河岸边的一艘茶艇上。他们选了一个僻静的位置坐下,点了两杯茶,一边喝茶、抽烟、聊天,一边趁着周围没人注意,悄悄地把装着碎尸的塑料袋扔进了黄河里。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其中一个塑料袋并没有沉下去,而是漂浮在水面上,顺着黄河往下游漂去。贺兰定吓得脸色都白了,连忙给马金成使了个眼色。马金成也惊出了一身冷汗,他知道,一旦这个塑料袋被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两个人再也坐不住了,匆匆结了账,拎着剩下的几袋碎尸,赶紧下了船。他们拦了一辆出租车,回到了出租屋。看着剩下的碎尸,两个人犯了难。最后,他们决定,晚上再借一辆车,把这些碎尸拉到魏岭山上,扔进山谷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天半夜,马金成开着一辆借来的客货两用车,来到了出租屋楼下。两个人把装着碎尸的几个纸箱子搬上车,然后开车前往魏岭山。到达目的地后,他们把纸箱子一个个扔到山谷里,然后开车离开了。
处理完所有的罪证,他们又退掉了出租屋,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可他们万万没想到,正是这起案件,为他们的最终落网,埋下了伏笔。
第三案:贪婪之下的又一桩血案
杀死刘红丽后,马金成和贺兰定拿着抢来的几千块钱现金和金银首饰,过了一段 “滋润” 的日子。但 20 多万的银行卡,他们却一直没敢动。因为第一次在 ATM 机上取钱时,他们不小心把银行卡忘在了取款机里,等反应过来时,已经不敢回去取了。
“真是太可惜了,20 多万啊,就这么没了,” 贺兰定惋惜地说,“早知道这样,当初就该多取点钱。”
马金成也很懊恼,但他很快就调整了心态:“算了,没了就没了,我们再干一票,这次一定要多抢点钱。”
有了前两次的作案经验,两个人变得更加大胆和疯狂。他们继续在兰州的街头游荡,寻找新的作案目标。这一次,他们把目标锁定在了保险公司的金牌推销员李春花身上。
李春花 43 岁,1962 年出生。她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当过工人、做过生意、开过出租车,2001 年应聘到一家保险公司,成为了一名营销员。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出色的口才,李春花的业绩突飞猛进,很快就晋升为高级主管,成为了公司里的 “金牌推销员”。
2005 年 4 月初的一天,马金成在一家保险公司门口溜达时,被李春花给拦住了。李春花是个非常精明的推销员,眼尖嘴甜,看到马金成穿着得体,就觉得他是个潜在的大客户。“先生,您好,请问您是想了解保险吗?” 李春花笑着问道,“我是这家保险公司的,我们这里有很多优质的保险产品,说不定有适合您的。”
马金成心里一动,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李春花,见她穿着讲究,手里拿着最新款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一看就是个有钱的主。而且,李春花看起来很精明,应该有不少积蓄。“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马金成心里暗暗想道,“这个女人,就是我们的下一个目标。”
他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说道:“哦,保险啊,我确实想了解了解。我叫马金成,以前是工商局的。”
“哎呀,马大哥,原来是您!” 李春花眼睛一亮,她虽然不认识马金成,但 “工商局” 这三个字,让她觉得马金成是个有身份、有实力的人,“我早就听说过工商局的马大哥,没想到今天在这里遇到您了。您要是想买保险,找我就对了,我一定给您推荐最合适的产品。”
两个人站在路边,聊得热火朝天。马金成故意表现出对保险很感兴趣的样子,还时不时地透露自己 “手里有很多闲钱,想找个靠谱的投资项目”。李春花正想涉足新兴的电子商务行业,急需一个有钱的合作伙伴,一听马金成这么说,顿时来了兴趣。
她连忙从包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马金成:“马大哥,这是我的电话,您以后有任何关于保险或者投资的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我。如果您想投资电子商务,我也可以跟您聊聊,这个行业前景非常好。”
马金成接过名片,心里暗暗得意:“又一条鱼上钩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马金成和李春花通过电话多次联系。马金成继续扮演着 “有钱但没投资门路” 的角色,故意吊李春花的胃口;而李春花则急于找到合作伙伴,一次次地主动联系马金成,想要和他面谈。
见时机成熟,马金成在城关区小沟头租了一套僻静的房子,又买了冰柜、绳子、刀斧等作案工具,做好了一切准备。他和贺兰定商量好,4 月 14 号这天,让李春花来出租屋见面,然后动手。马金成之所以选这个日子,是因为 “414” 谐音 “死要死”,他觉得这个日子 “吉利”,能让他们的作案顺利成功。
4 月 14 号下午,李春花兴冲冲地带着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漂亮的女式小包,来到了马金成租的出租屋。她满心欢喜地想要和马金成商量合作的事情,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一步步走进了死亡的深渊。
一进门,马金成和贺兰定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他们没有多余的废话,冲上去就把李春花按倒在地,用绳子紧紧地捆住了她的双手和双脚。李春花吓得魂飞魄散,拼命地挣扎、哭喊,但无济于事。
两个人搜遍了李春花的全身和包,找到了几千块钱现金、一些金银首饰、两部手机、一台笔记本电脑,还有几张银行卡。马金成拿着银行卡,恶狠狠地问道:“密码是什么?快说!”
李春花看着眼前两个凶神恶煞的男人,知道自己反抗也没用。她心里想着,只要说出密码,他们拿到钱后,或许会放自己一条生路。于是,她颤抖着说出了银行卡的密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马金成让贺兰定看着李春花,自己拿着银行卡下楼去 ATM 机上验证密码。可查询后发现,其中一张银行卡里,只剩下 1000 多块钱。原来,李春花上午刚给一个急需用钱的朋友取了 2 万多块钱。
“妈的,怎么只有这么点钱!” 马金成回到出租屋,气急败坏地说道。他本以为李春花是个有钱人,能抢到一大笔钱,没想到却只有这么点,心里充满了失望和愤怒。
贺兰定也很生气:“真是倒霉,白忙活一场!”
李春花看出了他们的不满,连忙说道:“两位大哥,我知道你们缺钱,你们放了我,我去给你们凑钱,凑个十万八万的,行不行?我说话算数!”
马金成冷笑一声:“放了你?你当我们是傻子吗?放了你,你肯定会报警,到时候我们就死定了。”
“我不会报警的,我真的会给你们凑钱!” 李春花哭着哀求道,“求求你们,放了我吧,我还有孩子要养啊!”
“别废话了,” 贺兰定不耐烦地说,“为了我们能活下来,只能委屈你了。”
说完,两个人拿起绳子,套在了李春花的脖子上,用力地勒了起来。李春花的挣扎越来越弱,最后彻底没了呼吸。
杀死李春花后,他们把尸体放进了冰柜里冷冻。几天后,他们把冻硬的尸体锯成碎尸,将四肢和头颅趁着夜色扔进了黄河里,然后把躯干的碎尸和衣物分装进三个纸箱子,借了一辆车,拉到了魏岭山上,扔进了距离刘红丽抛尸地点不远的山谷里。
马金成觉得,把尸块扔在同一个地方,反而更安全,因为警方不会想到,两起碎尸案是同一个团伙干的。而且,这个地方偏僻,尸块很难被发现。可他万万没想到,正是这个 “习惯”,让警方最终将两起案件并案侦查,一步步逼近了真相。
七、法网恢恢:正义从不缺席
2004 年 6 月 27 号,沈家岭林场的工作人员在巡山时,发现了散落在华林公路沈家岭段山谷里的人体尸块。护林员当时吓得魂飞魄散,立刻向当地派出所报了案。
接到报案后,魏岭派出所的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同时向七里河公安分局汇报。杀人碎尸案,性质极其恶劣,兰州市公安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刑侦支队支队长、副支队长立刻率领刑侦支队重案大队一大队和技术大队的民警,赶往现场勘查。
现场位于华林公路 6.5 公里处南侧的绿化带内,尸块散乱地分布在接近沟底的山坡上。由于天气炎热,尸块已经高度腐败,散发着刺鼻的恶臭。现场还散落着一个大纸箱、一个小纸箱,纸箱上缠绕着透明胶带。
法医对尸块进行了初步检验,确定死者是一名成年女性,死亡时间大约在 4-5 月之间,分尸工具是锯子、宽刃刀之类的利器。现场没有发现死者的头部,也没有任何能证明死者身份的证件。法医还发现,死者的尸体在被肢解前,曾经被冷冻过,这说明犯罪分子具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作案手法非常老练。
兰州市公安局立刻成立了 “6?27” 专案组,由刑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李斌、副大队长张金刚牵头侦查。专案组的首要任务,就是查清死者的身份。
经过排查,专案组发现,5 月 9 号,家住七里河区下西园派出所辖区的居民刘红丽的家属,曾经向派出所报案,说刘红丽 5 月 6 号从自己的美容店出去办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担心遭到不测。
专案组立刻联系了刘红丽的家属和美容店的员工,让他们辨认现场提取到的衣物。家属和员工一眼就认出,现场提取到的衣物,正是刘红丽失踪时穿的衣服。专案组初步确认,死者就是刘红丽。
为了进一步确认死者身份,专案组将尸块的生物检材送到了西安市公安局进行 DNA 鉴定,但由于当时技术不成熟,鉴定结果并不明确。无奈之下,专案组又将检材送到了公安部 126 所, 这是中国刑事技术 DNA 鉴定的权威单位。
公安部 126 所的专家们,将这个案例当成了一项科研项目进行攻关。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攻克了高度腐败生物检材的 DNA 鉴定难题。鉴定结果显示,现场发现的尸块,正是刘红丽的。
死者身份确定后,专案组围绕刘红丽的社会关系展开了全面排查。刘红丽的社会关系非常复杂,不仅生意上的伙伴众多,感情生活也很曲折 —— 她经历过两次婚姻,遇害前和男朋友常栋一起生活,而且她还因为偷税漏税被经济侦查支队立案调查。
专案组排查了刘红丽的 300 多个关系人,包括她的前夫、男朋友、生意伙伴、员工等,但都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案件的侦查工作,陷入了僵局。
就在 “6?27” 案的侦查工作停滞不前的时候,另一起碎尸案发生了。2005 年 5 月 6 号,兰州市公安局接到报案,在华林公路 7.5 公里处西侧山坡的绿化带里,又发现了两箱尸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专案组的民警再次赶到现场。现场距离 “6?27” 案的抛尸地点只有一公里,尸块的肢解手法、使用的工具,以及尸体被冷冻后再肢解的特征,都和 “6?27” 案高度相似。专案组判断,这两起案件,很可能是同一伙人所为。
兰州市公安局果断决定,将这起案件命名为 “5?06” 案,与 “6?27” 案并案侦查。
在 “5?06” 案的抛尸现场,技术人员在一个土坎底下,发现了一张名片,上面印着 “某保险公司兰州市七里河分公司 李春花” 的字样。专案组立刻联系了这家保险公司,确认李春花是公司的高级主管、金牌推销员,4 月 14 号失踪后,公司和家属已经报了案。
经过家属和同事辨认,现场提取到的衣物,正是李春花失踪时穿的衣服。专案组将尸块的生物检材送到公安部 126 所进行 DNA 鉴定,最终确认,死者就是李春花。
两起案件并案后,专案组的侦查范围进一步扩大。他们发现,李春花的社会关系比刘红丽还要复杂,她不仅做保险生意,还涉足保健品和电子商务行业,认识的人五花八门。
专案组将突破口放在了李春花的银行卡上。调查发现,李春花的一张银行卡,在她失踪后,曾经被人两次取款:第一次是 4 月 14 号下午,有人取走了 1000 块钱,银行的监控设备老化,录像资料模糊,只能看到取款人是一个身材较胖的中年男子;第二次是 7 月 22 号下午,有人取走了 1000 块钱,这次银行的监控设备很先进,录像资料非常清晰,取款人是一个中年妇女。
专案组请李春花的家属和同事辨认这个中年妇女,但没有人认识她。专案组分析,这个中年妇女很可能是犯罪分子的同伙,或者是被犯罪分子利用的人。
专案组围绕这个中年妇女展开了侦查。他们根据监控录像,分析了中年妇女的穿着、发型、携带的包,以及取款的时间、地点,判断她可能是一名职业女性,经济状况不佳,家住在银行附近,取款时可能是上下班路过。
专案组派出三路人马,一路在银行附近的交通站点、人行道、企事业单位进行蹲守;一路走访银行的工作人员和当时办理业务的客户,进一步刻画中年妇女的特征;另一路则深入挖掘李春花的隐秘关系,寻找可能的犯罪嫌疑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8 月 10 号中午 12 点左右,侦查员在银行附近的一个家属院门口,发现了一个体貌特征、衣着打扮、携带的包都和监控录像中的中年妇女非常相似的人。侦查员悄悄跟踪,直到她进入一个单元楼后,才向专案组汇报。
当天下午 2 点左右,在中年妇女上班的路上,侦查员成功将她抓获。在她的包里,侦查员发现了李春花的银行卡。
经审讯,中年妇女很快交代,这张银行卡是她的熟人贺兰定交给她的。她最近急需用钱,找贺兰定帮忙,贺兰定就给了她这张卡,让她去取钱,还嘱咐她不要告诉任何人这张卡的来历。她并不知道这张卡和人命案有关。
根据中年妇女的交代,专案组很快查清了贺兰定的身份。贺兰定曾经在一家工厂工作,后来下海经商,破产后变得穷困潦倒。专案组还发现,贺兰定和一个叫马金成的人走得很近,两个人都是五十多岁,都有过辉煌的过去,如今都落魄不堪。
专案组立刻对贺兰定和马金成展开了布控。他们了解到,贺兰定是个孝子,每个周末都会去看望自己 80 多岁的老母亲。8 月 15 号,在贺兰定看望母亲返回出租屋的路上,侦查员成功将他抓获。
贺兰定被捕后,面对专案组的审讯,心理防线很快就崩溃了。他如实交代了自己和马金成合伙杀害刘红丽、李春花,以及货车司机的犯罪事实。
根据贺兰定的交代,专案组立刻赶往马金成的出租屋。此时,马金成正在睡梦中,侦查员冲进屋内,将他成功抓获。马金成醒来后,看到眼前的警察,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他叹了口气,说:“劫数到了,跟你们走吧。”
到案后,马金成和贺兰定详细交代了三起杀人碎尸案的全部经过。
2006 年 3 月,案件被移送至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庭审过程中,贺兰定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当庭悔罪;而马金成则表现得非常油滑,百般狡辩,不肯认罪伏法,完全没有了曾经全国劳模、英雄警察的模样。
2006 年 7 月 12 号,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特大杀人碎尸案作出了二审判决:被告人马金成、贺兰定犯抢劫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两人分别赔偿受害人家属经济损失 11.46 万余元。
随着法槌落下,这起震惊兰州乃至全国的特大杀人碎尸案,终于尘埃落定。两个曾经风光无限的老人,因为贪婪和怨恨,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近年来,老年人犯罪的案例越来越多。这些老年罪犯,大多和马金成、贺兰定一样,有着相似的共同点:他们的物质生活可能并不匮乏,但精神上却极度孤独、空虚,内心充满了无力感和挫败感。他们无法适应角色的转变,无法找到自己在晚年生活中的价值,最终被负面情绪吞噬,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我们总是强调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要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却常常忽略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我们忙着工作、忙着照顾孩子,却很少有时间陪伴父母、陪伴爷爷奶奶,很少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很少问他们 “过得快乐吗”“有什么烦恼吗”。
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不应该只有孤独和寂寞。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保障,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和陪伴。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多花点时间陪伴父母,多和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帮助他们适应晚年生活;作为社会,我们应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活动场所和活动机会,让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马金成和贺兰定的悲剧,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它提醒我们,关爱老年人,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只有让老年人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才能减少此类悲剧的发生,让每个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的晚年。
http://www.abcsee.cc/47258/1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