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边区的“货币体系”
推荐阅读:
锦绣农女种田忙
大明:家妻上将军
山洞奇遇
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
女神的上门贵婿
与妖怪的二三事
六年后,她带三个奶团炸翻全球
天尊皇婿
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王爷受伤后神医王妃带兵出征了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电报机的“嘀嗒”声里,林婉清的字迹在纸上跃动。沈逸风盯着最后一行:“晋察冀与边区庄票完成汇率锚定,华北货币体系初步成型。”
他捏着电报纸,指节因用力泛白——这是金融战场上,最振奋人心的捷报。
延安的窑洞里,煤油灯晕着暖黄的光。
林婉清站在地图前,指尖划过“晋察冀”“晋绥”“陕甘宁”三块区域:“我们把三地的庄票汇率统一在1:0.85,流通范围覆盖了华北七成县域。”
“农民交公粮、商人运货,不用再翻山越岭兑银元——一张庄票,能从延安买到盐,从阜平换到布。”
“主席”放下旱烟袋,目光扫过墙上的货币流通图:“好!这体系,让鬼子的‘经济割裂计’破了产。”
“以前他们想断我们华北的补给,现在庄票比他们的刺刀还利索!”
华北平原的集市,比往日更热闹。
王家庄的老周攥着张新庄票,在布摊前比划:“以前买匹粗布得跑三十里山路兑银元,现在用这票子——”
他递过票子,布摊老板接过,往秤盘里添了把棉线,“刚好!这票子能买三尺布,够我媳妇做条新裤子!”
旁边的粮行前,李婶捧着庄票买小米:“我家小子在前线,以前寄钱得托人带银元,现在直接寄庄票——”
“粮行老板说,这票子比现银还金贵,能换同等分量的米!”
集市角落,贴着张新告示:“晋察冀-边区通用庄票,支持粮、布、盐、药等十八类商品直接结算。”
底下围了一圈人,有挑担子的货郎,有背书包的学生,都踮脚念着上面的字。
上海卫国钱庄的后台,阿六盯着清算屏上跳动的“华北”字样,兴奋地拍桌子:“东家!华北分行今早发了八千两庄票指令!”
“从阜平到张家口,从大同到保定,全通了!”
沈逸风站在他身后,望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交易记录,轻声道:“这不是数字。”
“是老乡能及时买到盐,是战士能穿上新棉衣,是鬼子的经济封锁,被撕开了一道大口子。”
深夜,林婉清整理着华北各县的反馈信。
最上面一封是阜平县长的:“庄票通行后,我县公粮征收效率提升四成!百姓说‘票子比银元亲’,交粮更积极了。”
下面附着张照片:农民们举着庄票,站在打谷场上笑成一团。
她把信塞进电报匣,敲下最后一行:“华北货币体系运行稳定,已具备向西北、华东推广基础。”
黄浦江的风裹着秋凉,吹进沈逸风的办公室。
他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想起林婉清在窑洞里的汇报,想起华北集市上的笑声——所有努力,都在把分散的“区域钱”,串成一根坚韧的线。
“阿福,”他转身,“给华北分行发报:祝贺体系成型。下一步,准备对接西北。”
华北的月光下,王家庄的老周数着新买的粗布,李婶掂着刚称的小米,布摊老板和粮行掌柜凑在一起,研究着庄票背面的新暗纹。
他们不知道,这张薄纸里,藏着整个民族的金融希望——
从华北到全国,
从货币统一,
到民心归一,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终将迎来,
最灿烂的,
曙光。
http://www.abcsee.cc/47741/1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