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杜明远“开”义学,穷娃娃也能念书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小猴子偷酒的风波,像一阵轻松的风,吹散了平安县连日来的紧张气氛。杜明远站在县衙门口,看着街上嬉闹的孩童和往来忙碌的乡邻,心中涌起一股更深的思量。平安县历经磨难,如今矿务渐稳,匪患已除,民生初步安定,是时候做一些更长远的打算了。他想起小石头进学堂后的变化,想起孙老倔捐地时那句“让娃娃们有书读”,一个酝酿已久的计划,越发清晰起来。他要开办义学!
不是仅仅靠山屯现有的、主要面向屯里娃娃的蒙学,而是一所面向平安县全境、乃至周边乡村所有适龄孩童的、免收束修的官办义学!要让那些家境贫寒、原本注定与书本无缘的孩子,也能走进学堂,识字明理!
这个想法,在他与孙慢慢、陈先生等人商议时,得到了大力支持。陈先生更是激动不已,表示愿意义务教学。但不出所料,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钱多多。
“大人!三思啊!”钱多多捧着账本,小脸皱成了苦瓜,“这……这开办义学,可不是小事!校舍、桌椅、笔墨纸砚、先生的薪俸、日常开销……哪一样不要钱?咱县里刚缓过劲儿,矿上的收益还得上缴州府、留存县库以备不时之需,哪有余钱办这……这只见投入不见产出的善事啊?”他拨拉着算盘,嘴里念念有词,“一个娃娃一年最少也得耗费x钱银子,全县适龄娃娃少说也有几百……这……这简直是拿银子打水漂啊!”
杜明远早料到他会如此,耐心解释道:“多多,你的顾虑,本官明白。但教化之功,利在千秋。百姓明事理,则讼端少;子弟知礼仪,则乡风淳。这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之基。银钱之事,本官已有计较:从矿利中,划拨固定比例,专款专用,作为义学基金。校舍可先用旧房修缮,桌椅可发动乡民捐赠木料自制,初始不必求奢华,但求实用。至于先生薪俸……”他看向陈先生和孙慢慢。
孙慢慢慢悠悠开口:“……老……夫………………愿………………尽………………绵………………薄………………之………………力………………束………………修………………可………………缓………………”
陈先生也拱手道:“大人为民之心,感天动地!在下不才,愿率先垂范,薪俸多少,全凭大人安排!”
杜明远感激地点头,又对钱多多说:“你看,人心齐,泰山移。初始艰难,但路走对了,就不怕远。这义学办起来,受益的是全县百姓,也是为平安县积攒未来的人望和底气!这笔账,要从大处算,往长远看!”
钱多多看着杜明远坚定的眼神,又看看孙慢慢和陈先生激昂的态度,再想想小石头念书后的懂事模样,心里那把小算盘虽然还在拨拉,但拨拉出来的,似乎不只是铜钱的响声了。他犹豫了半天,才吭哧瘪肚地说:“那……那也得精打细算!每一文钱都得花在刀刃上!账目得清清楚楚!”
杜明远笑道:“这是自然!这‘钱袋子’,还得由你把关!”
决心已定,杜明远雷厉风行。他亲自选址,将孙老倔捐出的那块地附近一处废弃的祠堂修缮整理,作为义学校舍。又张贴告示,宣告平安县官办义学成立,凡适龄孩童,不论贫富,皆可免费入学。消息一出,全县震动!尤其是那些住在偏远山沟里、祖祖辈辈都是睁眼瞎的穷苦人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书念?还不收钱?杜青天真是活菩萨啊!
开学那天,校舍前挤满了人。有穿着补丁衣服、光着脚丫的娃娃,有激动得抹眼泪的父母,有来看热闹的乡绅百姓。杜明远亲自为义学题写了“有教无类”的匾额悬挂门前。陈先生带着几个自愿来帮忙的秀才,给孩子们分发着由县衙统一购置的、虽然粗糙却崭新的《三字经》和描红本。
看着那些娃娃们捧着书本、眼中闪烁着渴望和新奇光芒的样子,杜明远心中充满了欣慰。孙老倔蹲在远处土坡上,看着这热闹景象,吧嗒着旱烟,脸上每一道皱纹都舒展开来。连钱多多看着眼前这场景,心里那点心疼银子的小疙瘩,好像也消散了不少,暗自嘀咕:“嗯……这帮娃儿里,说不定将来能出几个秀才举人……那咱平安县可就脸上有光了……这投资,好像……也不全亏?”
杜明远的义学,在一片期盼中开了张。
这星星之火,能否燎原?
这些穷苦娃娃的命运,会因此改变吗?
平安县的未来,或许就藏在这朗朗的读书声中。
http://www.abcsee.cc/47760/4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