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老秀才“当”先生,之乎者也娃懵圈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杜明远开办义学的善举,引得十里八乡的穷苦人家纷纷将娃儿送来。开学头几天,祠堂改成的学塾里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娃娃,一个个瞪着好奇又怯生生的眼睛,看着台上的先生。杜明远请来的这位启蒙先生,是屯里一位年过花甲、考了半辈子科举却始终止步于秀才功名的王老夫子。王老夫子学问扎实,人品端方,且家有薄田,愿意只领微薄束修来义学教书,杜明远对他很是敬重。然而,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这王老夫子一辈子沉浸在四书五经、八股文章里,说话做事都带着一股掉书袋的迂腐气。他往讲台上一站,开口便是:“诸位学子,今日吾等开蒙,当先明‘小学’之要义。夫小学者,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也。汝辈需谨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一连串的“之乎者也”,对于这些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利索、大多第一次摸书本的乡下娃娃来说,简直如同听天书!孩子们一个个张着嘴,眼神从好奇渐渐变成了茫然,有的开始打哈欠,有的偷偷抠手指,还有的交头接耳,根本不知道老夫子在说些什么。
王老夫子见台下娃娃们毫无反应,眉头紧皱,用戒尺敲着桌子:“肃静!肃静!孺子不可教也! 尔等需用心听讲,心无旁骛!且随我诵读:‘人之初,性本善……’” 他拉长了腔调,摇头晃脑地领读。
娃娃们只好跟着稀稀拉拉、参差不齐地念:“人……之……初……性……本……善……” 声音有气无力,如同蚊子哼哼。念不了几句,就有娃娃开始走神,眼睛瞟向窗外的麻雀,或者研究同桌的鼻涕泡。
一堂课下来,王老夫子讲得口干舌燥,娃娃们却听得云里雾里,啥也没记住,光记得老夫子吹胡子瞪眼的模样和那听不懂的“之乎者也”了。几天下来,娃娃们的学习热情大减,甚至有调皮的孩子开始逃学,宁愿回家割猪草也不愿来坐这“牢笼”。
杜明远和陈先生来视察了几次,也发现了问题。陈先生委婉地提醒王老夫子:“王兄,蒙童启蒙,当以浅显易懂、寓教于乐为上,是否可稍改授课方式?”
王老夫子却捻着山羊胡,不以为然:“陈兄此言差矣。学问之道,贵在严谨!岂能因孩童顽劣便降格以求?根基不牢,地动山摇!” 他依旧我行我素。
这可急坏了真心想让娃娃们学点东西的杜明远。硬换先生,恐伤王老夫子颜面,且一时也难觅合适人选。这可如何是好?
这时,小石头的表现引起了杜明远的注意。与其他娃娃的一脸懵懂不同,小石头听课极其认真,虽然也不发一言,但眼神专注,似乎在努力理解。下课后,常有娃娃围着他问:“石头哥,先生刚才说的啥意思啊?俺听不懂。” 小石头便会用极其简单的话解释两句,比如“先生说,人刚生下来都是好的”,“要孝顺爹娘,对朋友讲信用”之类。虽然简短,却能让小伙伴们恍然大悟。
杜明远心中一动,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或许,可以让小石头试试,当个“小助教”?用娃娃们能听懂的语言,来帮王老夫子“翻译”一下?
王老夫子的“之乎者也”,成了横在娃娃们和知识之间的一道高墙。
小石头这“娃娃话翻译”,能打通这堵墙吗?
迂腐的老秀才,能接受一个孩子来“帮忙”吗?
这义学的第一道坎,该怎么迈过去?
http://www.abcsee.cc/47760/4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