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那年我把全村气运偷走了 >第37章 新生大会上,系统让我选一个“倒霉鬼”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7章 新生大会上,系统让我选一个“倒霉鬼”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新生大会那天,太阳很给面子——

  大清早就拉满亮度,把整个体育馆外墙晒得发白。

  “今天这太阳,是不是想提醒我们军训其实还没结束?”

  胖子一边往鞋里塞脚,一边哀嚎,“我刚把迷彩裤塞进柜子,就又被拉出来穿了。”

  “人家要求是‘整齐划一’。”

  瘦高个照着镜子整理衣领,“你把肚子收进去,整体勉强能拉齐一点。”

  “我肚子这是储备战备粮。”

  胖子不服,“你们这种竹竿,停水一天就先挂。”

  林宴靠在窗台,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两个冷冰冰的字:是 / 否。

  分命·试运行。

  昨天晚上他在“是”和“否”上来回滑了五分钟,最后选择——直接把屏幕关掉,假装没看见。

  结果今天早上,一开机,灰碗界面就自己弹出来,像一条固执的催债短信:

  【新手任务·分命·试运行】

  【提示:当前已进入“新环境节点”,建议尽快完成操作教程。】

  “催命催得这么勤快,你咋不去给电信当客服。”

  他小声骂了一句,把手机翻面按在桌上。

  “排头,你在嘟囔啥?”

  胖子从上铺探头,“不会是在给顾晚星写情书吧?”

  “我给你写悔过书。”

  林宴抬眼,“就写你军训期间每天夜里吃方便面干碎,那都是粮食安全问题。”

  “兄弟别出卖我。”

  胖子“啪”一声跳下来,“我今天要坐在校花附近,不能让她知道我夜里嚼干面。”

  “你想得美。”

  瘦高个翻白眼,“人家顾晚星坐的是前排‘领导亲友团’区域,你这种体型坐过去会被保安当不明物体拖走。”

  “那谁坐我们旁边?”胖子不死心。

  棕发男推了推眼镜:“大概率还是你室友和一群跟你一样的‘军训遗民’。”

  几个人吵吵闹闹往外走。

  走廊里都是同样穿着统一T恤的新人,肩上挂着学生证,像一群暂时还没想好怎么被社会碾压的崽子。

  体育馆门口,学生会的人举着牌子维持秩序。

  广播里放着“欢迎新同学”的歌,音响有点破音,听着像有人拿着大喇叭挤牙膏。

  “哇,看那边。”

  胖子突然压低声音,“外院的女神们进场了。”

  一群女生刚走进馆门,瞬间把附近所有视线都吸过去。

  中间那个最显眼——

  长发、白裙、薄薄的淡妆,走路不快不慢,像每一步都清楚自己会被看见。

  “顾晚星。”

  棕发男小声报出名字,“新生群里翻出来的资料,外院舞蹈系,早就有粉丝后援群了。”

  “哇,现场画质比群里照片还高。”

  胖子捂着胸口,“这种级别的,就叫做‘城市光晕’。”

  “你别给人家扣词。”

  林宴懒懒瞥了一眼,视线又收回来——

  漂亮是漂亮,但他此刻更被手机里那两个字恶心着。

  他们被学生会的人引导着坐到体育馆中间区域。

  座椅一排排搭起来,前面是领导席和舞台,后面是稀稀拉拉的高年级“围观群众”。

  坐下不久,广播里开始让大家关静音、不要乱走动。

  大屏幕上滚着“欢迎××大学202×级新同学”的大字,底下滚动播出一些“优秀校友事迹”“校园风光”。

  “你们有被这种视听冲击洗脑的感觉吗?”

  胖子小声说,“有种马上要签卖身契的气息。”

  “我倒想洗脑,把高三那几年刷题的阴影冲一冲。”

  瘦高个接话,“人家至少给你个舞台,让你自愿走上去。”

  这时,舞台侧面走上来几个穿着正装的学生会干部。

  最中间那个男生,西装笔挺,带着细框眼镜,笑容得体,拿着麦走到前台。

  “那是我们学院学生会的谢临川。”

  棕发男压低声音,“外联部部长,据说家里挺有背景的。”

  “看着就很会说人话。”

  胖子评价,“那种一开口就让你觉得自己很重要,但其实你只是活动流程的一部分。”

  谢临川面向全场,声音放大:“各位新生同学,欢迎来到××大学。接下来,我们有请校领导致辞……”

  一套流程走下来,校领导讲话、军训总结、文艺表演。

  顾晚星上台跳了一支欢迎舞,台下摄像头泛滥,体育馆里一阵阵起哄。

  “我宣布,‘来大学看美女’这个愿望已经完成三分之一。”

  胖子感叹,“剩下三分之二是‘追不到’和‘被拒绝’。”

  “你很有自知之明。”

  林宴打了个呵欠。

  他本来以为,新生大会就是一场仪式感很强的流水线。

  直到谢临川再次上台,语气一转:

  “在热烈奔涌的青春之外,我们也不能忘记,这所学校里,还有很多来自农村和困境家庭的同学。是他们,用不服输的努力,走进了这座校园。”

  大屏幕忽然一花,切换成几张黑白色调的照片:

  破旧的乡村教室、土坯房、雨天泥路上背着书包的小孩背影。

  “来了。”

  林宴心里“咯噔”一下。

  “接下来,我们请两位新生代表,跟我们讲讲他们的故事。”

  谢临川笑得温柔,“第一位,是来自××深山的同学,袁立冬。”

  前排右侧,一个戴着旧帽子、背略微有点驮的男生站起来。

  他穿着学校发的T恤,外面套了件洗得发白的外套,鞋子是明显有些旧的运动鞋,鞋面刷得干干净净。

  “这人看着比你还土。”

  胖子小声说,“我忽然觉得你有点像城里来的。”

  林宴没笑。

  袁立冬走到台上,接过麦克风,声音不大,有点紧:“我叫袁立冬,来自××市××县一个山沟沟里的村……”

  他讲他家里只有老人,父母在外地打零工,自己在镇上读书,每天要搭半个多小时的车;讲他差点因为学费放弃高考,是镇上的老师帮他联系了助学名额。

  他讲得很克制,甚至有点冷静。

  体育馆里倒是很给面子,掌声一阵一阵。

  “接下来第二位。”

  谢临川接过麦,“他来自一个被媒体称为‘典型问题村’的地方——”

  大屏幕再次一闪。

  林宴看到画面里的东西,心口像被人扯了一下。

  那是古柳。

  高空俯拍,让村口那条新修公路像一条蜿蜒的伤疤。

  画面一角,老柳树被圈在红框里,底下大字:“安全隐患突出村”。

  配的是他初中时参加什么竞赛领奖的照片,站在镇政府门口,手里捧着一个奖状,笑得有点僵。

  “……但他没有被这些标签打倒,反而用一份份成绩证明:出身不是命运的终点。”

  谢临川笑着,把手一伸,“有请来自古柳村的同学——林宴。”

  整片体育馆有一瞬间安静。

  随后,掌声从四面八方涌过来。

  “哎哟,排头,轮到你了。”

  胖子用肘子顶了他一下,“上去显摆一下。”

  林宴喉咙有点干。

  他知道,这一幕在大多数人眼里,是“高光时刻”。

  在古柳那边亲戚的眼里,大概也是“光宗耀祖再+1”。

  可他脑子里闪过的,是那晚祠堂碗里翻滚的影子,是老头在村路口骂他“你走了之后,我们村就没好事”。

  你们说这是励志故事,可故事里那些坑,不是你们挖的人也不是你们掉进去的人。

  他站起来,尽量把肩膀拉直,往台上走。

  走过过道的时候,他余光瞟到旁边的看台。

  秦婉婉坐在人群里,冲他微微一笑,眼里全是“成品”的审视——就像看一个包装好了、随时可用的宣传符号。

  手机在裤兜里轻轻震了一下。

  他没拿出来,但视线角落飘过一串灰色的浮字——

  仿佛不在屏幕里,而是直接贴在他眼球上。

  【检测到“公众发言节点”】

  【分命·试运行:可用额度:1】

  【建议关联合约对象(示例):】

  【A:袁立冬——当前好运指数:32(临界偏低),未来12个月内存在“中途辍学风险”。】

  【B:谢临川——当前好运指数:68(中上),未来24个月有“项目收益暴涨”可能。】

  【C:顾晚星——当前好运指数:55(中),近期存在“家庭矛盾升级”风险。】

  字像是在空气里飘,他每迈一步,那三行提示就跟着他移动。

  只有他能看见。

  你到底图啥?

  他在心里对灰碗骂了一句。

  【提示:本次分命额度仅限一次,时效一年。】

  【所有选择,都将记录在“因果账本”。】

  系统特别会选时间——

  不早不晚,偏偏挑在他要上台,被所有人当“励志样板”的这一刻。

  他接过麦克风的时候,掌声还没停。

  礼仪小姐把话筒递给他,冲他微笑,眼神标准而温柔。

  “同学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谢临川笑着说,“也可以说说你是怎么走出那个‘问题村’的。”

  “问题村”三个字,从他嘴里出来的时候,带着一点刻意压下去的戏剧感。

  台下很多人眼睛都亮了一下。

  这种标签,对没经历的人来说,天然有一种好奇心刺激。

  林宴看着他,笑了一下:“我先纠正一个小地方。”

  谢临川愣了一下:“嗯?”

  “那个村,确实被电视里叫成‘问题村’。”

  林宴拿着麦,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不过我个人感觉——问题不只在村。”

  台下一部分人跟着笑,另一部分人没反应过来。

  谢临川笑容微微一僵,但很快接上:“那你觉得,问题还在哪儿呢?”

  “在哪儿我说不清。”

  林宴摊摊手,“我当年只是个中学生,我连村里水利怎么批的都不知道。后来才慢慢发现,有时候,标签贴得越响,真正帮你解决问题的人,反而越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体育馆里安静了两秒。

  一两个老师的眉头轻轻动了一下。

  “你说得很真实。”

  谢临川迅速调整话术,“那你是怎么在这样的环境里,坚持走到今天的?”

  “也没坚持啥。”

  林宴笑,“说实话,就是运气好一点。”

  运气。

  他看了一眼大屏幕上自己尴尬的旧照,又扫了一圈台下黑压压的人头。

  “我小学考试瞎蒙能蒙对,镇上联考莫名其妙进了前十;”

  他慢悠悠说,“中考那年题目印错,我刚好蒙对了那几道;高考那会儿,最后十分钟统一口头更正公式,刚好又让我捡回来一点分。”

  “如果按小说写法,我大概属于那种‘主角模板’。”

  他自嘲,“但现实不是小说,小说不会写——我蒙对题的时候,我们村刚有人在工地上出事。”

  体育馆后排,有人吸了一口气。

  谢临川的笑容僵住了半秒。

  “当然,我知道在座各位都希望听那种‘我拼命读书,终于走出大山’的版本。”

  林宴继续,“我也确实有读书。但如果我现在站在这儿只说‘努力就会有回报’,我自己会觉得脸热。”

  他停顿了一下,让自己的呼吸稍微稳一点。

  “所以我要说的其实很简单。”

  他看向前排的袁立冬,“如果你来自跟我们那地方差不多的乡下,不要把自己没考好全怪在‘不够努力’上——有时候就是运气烂,碰上监考老师心情不好,或者试卷出得不对路。”

  台下一阵轻微的笑声,有人点头。

  “但这不代表你可以啥也不干。”

  他补了一句,“运气再好,不填答题卡也不会凭空出分;运气再差,把名字写错卷子也不会自己粘上去。”

  “我的意思是——”

  他看了看谢临川,又看了眼台下那张有点憔悴却一直努力保持冷静的脸,“我们这种人,既别太把自己当奇迹,也别太把自己当垃圾。”

  他说完这句,自己先笑了一下:“差不多就这样。”

  场下的掌声,比刚刚袁立冬那一段要复杂得多。

  有真心的,有被气氛带动的,也有觉得“怎么没按流程说”的。

  台前的老师们表情各异。

  有的欣慰,有的明显不太满意这个“不够正能量”的发言。

  谢临川接过麦,笑容重新挂回脸上:“谢谢这位来自古柳的同学,分享了这么真实的想法。”

  “你刚才那段话,很有力量。”

  他说,“我相信,在座很多同学都会记住。”

  他顺势把话题拉回既定轨道:“我们学校也一直在关注乡村发展和教育公平的问题。接下来,就要介绍一位特别的嘉宾——来自‘山河社·乡村共建计划’的项目代表。”

  灯光往舞台侧面一偏,大屏幕上跳出“山河社”的Logo——山水叠影,看起来既像旅游公司,又像公益基金会。

  台上走出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穿着休闲西装,脚步稳得像走惯了各种发布会。

  他微微鞠躬:“大家好,我是山河社的项目总监,周京。”

  “山河社专注的,是通过文旅项目和产业升级,帮助更多像古柳那样的地方走出困境。”

  周京笑得很诚恳,“我们不会只把‘问题村’当新闻标题,而是会真正下去做事。”

  这话一说,台下很多人发出赞同的“哇”。

  秦婉婉坐在角落里,手机对准舞台拍了一小段,低头在朋友圈编辑文案:

  ——【和改变乡村的人站在一起,是我来这所学校最想做的事。】

  配图是周京站在台上的剪影,背景刚好停在“共建计划”几个字上。

  她发出去,顺手点进一个聊天框——备注名:“周总”。

  【婉婉】:今天效果不错,你说的话很打动人。

  【周京】:那当然。你找的这个“问题村”样本也不错。

  秦婉婉抬眼,看向台下已经坐回座位的林宴,嘴角微微一勾。

  ——

  大会结束后,新生被各学院的学生会干部按班级拉走,说是开个“小范围交流”。

  林宴他们院被安排在体育馆侧厅。

  屋里摆着几排折叠椅,桌上放了几箱矿泉水和饼干,看起来像临时搭的座谈会。

  “各位新同学,刚刚大会时间有限,很多话没办法细说。”

  谢临川站在前面,西装外套脱了,衬衫袖子挽到手肘,看起来比舞台上更“接地气”,“我们学院今年特别鼓励同学参加各种社会实践。”

  他目光扫了一圈,在林宴身上停了一秒:“比如,山河社的乡村共建项目,就很欢迎有农村背景、愿意回乡建设的同学参加。”

  “参与有补贴吗?”

  胖子第一时间关心重点。

  “有实践补贴,也有项目奖金。”

  谢临川笑,“更重要的是,人脉和经历。”

  “那是不是要成绩好的人优先?”

  有人问。

  “当然也要考虑综合表现。”

  谢临川话术顺滑,“比如像林宴同学,军训表现突出,又有很好的个人故事,就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话刚落,周围好几个目光刷地一下落到林宴身上。

  那种感觉很怪——

  仿佛他不是坐在椅子上的一个人,而是一块被标好价格的“乡村样板”。

  “我故事挺无聊的。”

  林宴抬眼,“你要是缺宣传素材,可以直接把电视台那段搬过去用。”

  “真实就好。”

  谢临川笑着接,“刚才你说那句‘不要只把一切推给努力’,其实比很多鸡汤都打动人。我们后面如果拍纪录片,你可以多说两句。”

  “纪录片?拍我?”

  胖子眼睛亮了,“能不能录像的时候把我P成一米八?”

  “你先长到一米七再说。”

  瘦高个吐槽。

  众人七嘴八舌,气氛被带得轻松一点。

  这时,侧面一排座位里,有个声音冷冷插了一句:“勇于承认自己运气好,说实话确实不容易。”

  林宴看过去。

  说话的是刚刚台上的那位——袁立冬。

  此刻他没戴帽子,头发有点乱,眼睛里有一圈很浅的血丝。

  “但有时候,你的‘运气好’,刚好就是别人‘运气耗光’。”

  他盯着林宴,“你高考那年,多考了那几分,就意味着有人少了那几分。”

  “那你是想要我把分数吐出来?”

  林宴语气不客气,但不凶,“我也不是考试的时候插别人的答题卡。”

  “我当然知道不是你干的。”

  袁立冬笑了一下,笑意却不达眼底,“只是觉得你刚刚说的那句‘别太把自己当奇迹,也别太把自己当垃圾’,听着挺像安慰自己的。”

  空气里突然多了一层不太舒服的味道。

  谢临川眼睛一亮——这种冲突,对他来说反而是不错的“话题素材”。

  “我理解你们的感受。”

  他赶紧上来做“和事佬”,“我们今天聚在这里,是为了找到改变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互相指责。”

  他看向袁立冬:“立冬,你的故事很励志,山河社那边也挺感兴趣的。之后你们可以一起加入项目。”

  又看向林宴:“你也是,古柳的问题不小,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在古柳做一个试点项目,把媒体关注变成实际行动。”

  “听起来不错。”

  秦婉婉正好走进大厅,手里抱着一沓报名表,“山河社这边后面也会单独做宣讲,到时候欢迎大家来了解。”

  她目光在两个人之间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林宴身上:“特别是你。”

  她笑得很温柔:“你不是总觉得亏欠你们村吗?这是一个机会。”

  亏欠。

  这两个字像钩子一样,往他心里一勾。

  系统的灰字同时再次飘出来:

  【建议本次“分命试运行”绑定对象:】

  【优先级排序:】

  【1. 袁立冬——若不干预,未来一年内有“辍学+返乡打工”高风险。】

  【2. 古柳村整体气运——已通过“水利项目”获得小幅补充。】

  【3. 山河社·古柳试点项目——若成功,将改变古柳表层经济结构,但可能进一步加重“气运集中度”。】

  林宴突然觉得自己像个站在岔路口的傻子。

  一边是纸面上看起来美得没毛病的“乡村共建”,一边是一个实打实可能被迫退学的同龄人,中间是古柳那棵正在被雨水慢慢养回来的老树。

  “你在想什么?”

  程溪不知道什么时候溜了进来,拿着一瓶水戳了戳他胳膊,“想怎么给人家当宣传片男主?还是想怎么逃掉?”

  “我在想,要不要去演个树。”

  他脱口而出,“站那儿不说话,风刮雨打都不动。”

  “你比较像雷,喜欢劈人。”

  她瞪他一眼,又警觉地看了看秦婉婉,“提醒你一句,那种笑起来眼角不动的学姐,少信一点。”

  “你是过来人?”

  他被逗笑。

  “我是过来嘴。”

  程溪耸肩,“我看人从来不准,但我骂人一般都骂得挺准。”

  袁立冬那边默默收拾好自己的本子,从座位上站起来。

  经过林宴身边的时候,他停了一秒,低声说了一句:“如果有一天,你觉得自己运气实在用不完,可以分一点给我。”

  那语气不像是开玩笑,更像是在记账。

  ——记下的不是好意,是债。

  他走远了,背影比刚刚上台讲故事时还要瘦一点。

  系统立刻给出提示:

  【目标对象袁立冬,已发出“主动求助信号”。】

  【当前可用分命额度:1】

  【是否立即分配?】

  “麻烦。”

  林宴在心里骂了一句,“你怎么不去找谢临川?”

  【谢临川为“资源汇聚者”,强行干预会造成账本紊乱。】

  【建议:保留其自然发展。】

  “那山河社呢?”

  【山河社为“气运杠杆”,短期效益明显,长期代价不明。建议观察。】

  灰字一条一条刷出来,像是在跟他谈条件。

  谢临川还在前面讲“机会”“平台”“改变”,秦婉婉在旁边补充“实践证明”“成功案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有话加起来,都是一个方向:来吧,跟我们一起,把你的故事变成我们的项目。

  而系统在另一头,小声说:你还有一格可以分命,给谁用?

  林宴抬头,看见窗外的天空——

  这里是万里无云的大晴天。

  脑子里却不受控地浮出昨晚那条视频:古柳头顶那场只下在一小块地方的雨。

  一边是雨,一边是晒。

  他突然意识到,这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皆大欢喜”的分配方案。

  “各位同学。”

  谢临川的声音又一次传来,“有兴趣参与山河社项目的同学,可以现场报名。我们会优先考虑家庭困难、有乡村背景、愿意回乡发展的人。”

  周围一片窸窣,有人开始拿报名表,有人犹豫,有人干脆往前挤。

  “去不去?”

  程溪问。

  “你去不去?”

  他反问。

  “我去干嘛,我又不是你们那种有明确‘要还什么’的人。”

  她撇嘴,“我最大愿望是离自习室近一点。”

  她说完,看了他一眼,语气放轻:“但你要是真的想回去做点什么,我支持你。前提是——别任人拿捏。”

  “你什么时候这么懂事了?”

  他笑。

  “我一直挺懂事,只是你从来不认真听。”

  她翻白眼,“你们这些男的,听到‘学姐’两个字大脑就当机。”

  那边,秦婉婉已经拿着几份报名表朝这边走来。

  “你刚才那段发言,很有力量。”

  她递来一张表,“不如把这股力量用到实处?”

  报名表上,第一行写着:“山河社·乡村共建项目校内报名表”。

  下面一行小字:“特别欢迎来自问题村的你。”

  林宴看着那几个字,突然觉得特别刺眼。

  系统同时弹出一个新的任务框:

  【支线任务:第一次主动分命】

  【任务内容:在接下来七天内,将当前可用的“小概率好运额度”分配给以下对象中的一人:】

  【A:袁立冬——效果:在关键考试中获得一次“小范围运气加成”。】

  【B:古柳村——效果:在今年汛期躲过一次自然灾害。】

  【C:你自己——效果:在即将到来的专业分流中获得一次“不被调剂”的保护。】

  【备注:每项只能选择一次,不可撤回。】

  七天。

  选别人,他欠人情。

  选古柳,他欠自己未来。

  选自己,他欠所有人。

  谢临川、秦婉婉、周京,以及台下那一双双在听故事、抢报名表的眼睛,全都成了这道选择题的背景图。

  “林宴,你在看什么?”

  程溪从侧面探过头,“愣半天了。”

  他手里夹着报名表,手机在兜里微微发烫。

  然后呢?

  ——七天内,他要给这三行字选一个“是”。

  而选下去的那一刻,不只是“分一点运给谁”的问题,而是:

  他到底打算,先救谁——一个人,一村子,还是他自己。
  http://www.abcsee.cc/47868/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