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村民大会——他们第一次用手举决定站谁那边
推荐阅读:
锦绣农女种田忙
大明:家妻上将军
山洞奇遇
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
女神的上门贵婿
与妖怪的二三事
六年后,她带三个奶团炸翻全球
天尊皇婿
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王爷受伤后神医王妃带兵出征了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正文红横幅底下,塑料凳子先坐满了
村口大喇叭从早上八点开始循环:
“各位村民注意了——十点整,村委院里开民主协商会,关系到咱们古柳以后发展方向,请大家按时参加——”
王支书的声音从喇叭里传出来,带着一点刻意的庄重,配着喇叭电流“滋啦滋啦”的杂音,听着还是有点村味。
我站在祠堂门口,看着人往村委方向走。
有人一边走一边骂:“又开会?上回开会还是评什么‘问题村’。”
也有人兴致勃勃:“这次听说要投票咧,举手那种。”
“举手能举出钱来就好了。”旁边立刻有人接。
村委院里挂着一条新横幅——
“古柳村发展民主协商会”。
红布太新,阳光一照,有点刺眼。
院子里摆满了蓝色小塑料凳,有的被太阳烤得发软,有的腿一看就要折。
前排留了几排椅子给县镇来的领导,后面是村民随便坐。
小杏靠着小卖部的三轮车,抱着一箱汽水,嘴里塞着一片瓜子:
“坐前排干嘛,晒死你。”
她把两瓶冰汽水往我怀里一塞,“一瓶给你,一瓶等会儿看谁说得好给谁。”
“你这是村民评委打分啊?”我接过来。
“评委也没几分好命。”她哼了一声,“反正今天谁爱吹牛谁上,听听看。”
梁思曼坐在前排靠边的位置,穿了一件长袖衬衫,把自己晒得刚刚好。
她看见我,抬了抬下巴,算是打招呼。
顾晚星和摄制组在一旁调试机器,灯光没带,只用自然光。
她冲我比了个“OK”的手势,又把镜头扫过全场。
秦婉婉坐得更靠后一点,身边是两个人——我在城里见过的,山河社那边的城市代表。
他们没挂任何单位牌子,看着就像普通“陪同”,只是在聊天时偶尔露出几句专业名词:
“曝光度”“议题设置”“后续传播规划”。
王支书拿着一叠纸,在主席台上来回走。
看得出来,他紧张——头发早上肯定喷了水,硬梆梆往后抹,太阳一晒,闪光。
十点整,县里来的领导到了。
一辆白色的车开进院子,车门一开,几个穿衬衫的陆续下车。
会议,开始。
县宣传口的领导先说话,照例是那几句:
“民意”“发展”“共同商量”,强调这次“完全尊重大家意愿”。
说着说着,他看了我一眼,又看了看梁思曼,停顿了一下,像是在脑子里整理稿子。
然后,他把今天的议题念出来:
“今天我们要征求大家的意见,主要有两个问题——”
“一,要不要推进某公司提出的整体文旅开发项目,涉及老宅改造、山体景观开发等等……”
他说到“整体开发”几个字时,山河社那边的人微微坐直了一点。
“二,要不要继续保留、支持现在由林宴同学,他们这一组人在做的,以小卖部街为试点的渐进式改造方案。”
“也就是说,”他总结,“我们可以选择快一点见到效果,也可以选择慢一点、稳一点。具体怎么选,要靠大家一起商量。”
台下窃窃私语起来。
“听起来,快一点就是马上有补偿?”有人小声问。
“慢一点就是,现在这样?”另一个回答。
县领导看了一眼手表,示意王支书:“你先说两句本村情况。”
王支书深吸一口气,上前:“咳,那我简单说一下。”
他讲得很实在:
古柳这些年从“示范村”掉到“问题村”,负面上过电视,乡里乡亲脸上都挂不住。
现在有公司看重咱这块地,要投一大笔钱进来,这在很多村是求都求不来的机会。
“当然,大家对之前一些地方的烂尾工程、半拉子工程有担心,我可以理解。”
他说,“所以我们才请林宴他们回来,先做一个小范围试点。”
“这段时间,小卖部街大家也看到了,有好、有不习惯的地方。”
他咳了一声,“今天,就让大家把话说开。”
“我们先请几位村民代表谈一下想法。”
第一个上去的是老马。
老马这几年是村里有名的倒霉蛋:
连着亏了三次本,最后是一屁股债,老婆去城里打工,儿子辍学在家帮着干活。
他走上台的时候,有人小声说:“哎,老马。”
老马抓着话筒的手有点抖:“我、我这个人,说话可能不好听。”
“我现在就是想问一句——”
他抬头看向台下,“谁能先让我把这几年欠的钱还了?”
“我不懂什么文化,也不懂什么气运。”
“如果那个大项目能给我们赔点钱,让我们把房子修一修、债还一还,我愿意。”
“至于三年后、五年后会不会没游人来,会不会烂尾——”
他苦笑了一下,“说实话,到时候我都多少岁了,我熬不过去。”
底下有人点头:“是这个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另一边,也有人小声嘀咕:“就知道眼前。”
第二个上去的是样板街上的阿姨——
就是那家以前卖凉粉,现在顺着我们方案加了点轻食、小摆件的小店老板。
她一上去,先把手里的围裙在腿上揪了几下,调整心情。
“我也不懂那些大项目。”
“我只知道,以前我这店一天能卖几碗凉粉就不错了。”
她说,“这一个月,来拍照的年轻人多了,顾晚星他们拍的那点东西发出去以后,外地车牌的都来了几辆。”
“我家儿子做账,说比去年同期多了快一倍。”
“有人说,慢慢来没前途。”
她抹了一下额头的汗,“可是我想——以前我们几十年也都是慢慢来的。”
“慢慢来,起码是真的来。”
“那种一下子砸几百万进来,拍几张照片,好看是好看,过两年没人来,那帮人走了,我们怎么办?”
她看了一眼台下坐着的几个“专家”,又低头:“我就说我自己看见的。”
第三个上去的是一个平时爱在微信群里发段子的年轻人。
“我就是来听热闹的。”
他一开口就让人笑,“不过既然上来了,我就说两句。”
“我不太信哪个人能救村,也不太信哪个项目一来就发大财。”
“我只知道一点——以前上电视,是说我们问题多;现在上网,是说我们到底有多惨。”
“这回拍纪录片也好、开会也好,”
他耸耸肩,“我希望以后别人搜古柳,看到的不是‘问题村’,也不是‘某公司帮扶典范’,而是——我们自己选的路。”
几句话,说得不算深,但挺真。
台下有人“嗯”了一声。
没人喊我的名字,大家却自然而然看向我。
县领导干脆把话筒递过来:“小林,你也说几句吧。”
我站起来,心里其实没准备稿——这几天说太多话了,反而不想再说。
但现在这个局面,不说也不行。
我走到前面,背对着横幅,面对一院子人。
“我先说一句不好听的。”
我把话筒调低一点,声音尽量平稳,“如果今天有一个选项是——把这十年所有倒霉事全算我头上,把我拉出去打一顿就能解决问题,我现在就可以在这儿跪了。”
院子里安静了一瞬,有人小声笑了一下,又收住。
“可惜现实不是这么算的。”我说。
“纪录片预告发上去,全网都在说——‘拆了他分给大家’。”
“你们骂我,我认。”
我点点头,“你们当我偷了运也好,当我晦气也好,这些年你们过得什么样,我知道。”
“但是——”我抬头,逐个扫过他们,“今天这个会,不是让全国网友替你们投票,是让你们自己选。”
“选我,还是选别人?”
“选继续让我们这帮人慢慢搞,把小卖部街、学校、河边一点点修回去;
还是选一个大项目进来,先把钱拿到手,后面的事交给公司,交给县里。”
“你们如果觉得这些年倒霉全算我头上,那现在我给你们一个机会——”
“要嘛,让我继续还这笔账,我能还多少还多少;”
“要嘛,把未来交给更会算账的人。”
我停了一下,没去看山河社那几个人的脸。
“我不保证我不会再犯错。”
“我也不保证这条路就一定比大项目更富裕。”
我深吸一口气,“但我可以保证一点——”
“我在这儿,你们看到哪儿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骂我。”
“项目出了烂尾,你们知道该追谁。”
“如果那边的项目进来了,”我抬手指向不远处的一幢楼,“也许一开始会有一笔补偿,有几张漂亮的效果图。”
“可三年之后、五年之后,真正出了问题,你们连想骂的人都找不着。”
“你们可以说我会煽情,可以说我穷讲道理。”
我笑了一下,“但我是真想把这次选择权放你们手里。”
“等会儿举手的时候,别看我、别看镜头,也别看谁在台上。”
“你们就想一点——”
“将来你孙子站在这棵柳树下面,跟别人说起古柳的时候,你希望他说的是——”
“‘我们村当年选过一次路’,还是——‘那年,有人帮我们选了一次路’。”
我话说完,自己都觉得嗓子发干。
小杏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到了院子边上,双手抱胸,看我,像要骂我,又没骂。
梁思曼低着头,用指尖点了一下膝盖,像是在算什么账。
秦婉婉在后排,表情看不出喜怒,只在笔记本上写了几个字。
“行。”县领导开口,打断这股情绪,“那下面,我们就按程序来。”
“凡是赞成优先推进大项目、由相关企业整体开发的——等会儿举手。”
“凡是赞成继续以林宴他们目前的小范围试点为主,等试点成熟再谈大项目的——等会儿举手。”
“两个选项不能同时选。”
他补了一句。
“谁先?”有人问。
“先大项目。”领导笑笑,“按顺序来。”
“赞成推进大项目的,请举手。”
院子里安静了一秒,然后有人很快举起手来——
第一排,是老马。
他抬得很高,像怕别人看不见。
他这一举,旁边几个人跟着举了。
“补偿到手,起码有个底。”有人小声嘀咕,“以后怎么样再说。”
后排几个年轻人也抬起手,带着一点“无所谓”的轻松。
我站在旁边,看着那些手,一只只举起来。
心里其实一点都不惊讶——
如果我是他们,可能也会选眼前那点肉。
县领导大致扫了一圈,心里有数,没报具体数字,只说:“好,放下。”
“那赞成继续以现有试点为主,暂不大规模推进大项目的——请举手。”
这一次,没有人抢先。
静了两秒钟,样板街那位卖凉粉的阿姨先把手举了起来。
她举得不高,举到肩膀的位置,但很坚定。
“大项目。”她小声说,“我看过别的地方了,很多来一阵走一阵。”
“我家现在有点起色,就是这一条街给的。”
她身边的邻居犹豫了一会儿,也举起来:“我……我也赞成先这样。”
第二排,苏小杏把汽水往地上一放,“啪”一声,举起手来:
“我赞成让他继续试。”
她声音不大,但语气很横:“反正我们已经倒霉十年了,再给两年也不亏。”
有人被她逗笑了。
紧接着,几户这些年被项目实打实帮过的——
那户之前快破产,现在靠小铺翻身的家庭,那个孩子学费被我们项目补贴了一部分的家长,也举起手。
“还有没?”县领导问。
后排那个平时爱发段子的年轻人叹了口气,也举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我一直没举手。
这是他们的投票,不是我的。
王支书悄悄数着,嘴唇在动。
数完大项目那边,又数试点这边,额头出了点汗。
县领导看他:“怎么样?”
王支书咽了口唾沫:“赞成大项目的,有三十七户代表。”
“赞成先把试点做完,再谈大项目的,有四十……四十二户。”
他读那两个数字的时候,声音明显抬了一点。
“也就是说——”县领导笑着接话,“在座的多数村民,更倾向于先把目前这套方案继续做下去。”
“关于大项目的事,我们可以等试点更成熟、村里情况更稳定,再进一步协商。”
山河社那边来的两个代表,脸色没变,只是低声说了两句什么。
秦婉婉看了一眼我,又低头写东西。
我长出了一口气,却没什么胜利感。
这是“有惊无险”的结果。
但那个“险”,不是他们,是我。
会议照流程收尾。
县领导强调:“今天这个结果,是大家自己举手选出来的。”
“后面不管哪条路,都要靠大家一起走。”
有人鼓掌,有人没鼓,只是站起来挪凳子准备走。
小杏一边搬汽水,一边走到我旁边,嘴里叼着吸管:“怎么样,我们林主任,当选成功?”
“哪门子的主任。”我懒得接,“最多算欠债人延期执行。”
她哼了一声:“你嘴上再贫,刚才那段话,挺——”
她憋了半天,憋出两个字:“挺能骗的。”
说完赶紧补一刀:“不过也算真话。”
梁思曼从前排走下来,经过我身边时停了半秒:
“恭喜,林老板。”
她低声说,“你现在,欠的是一整院子举手人的账。”
“你不是也站这条船上?”我回。
“是啊,”她笑,“我还指望你还完,我这项目才能写个好结局。”
顾晚星把摄像机收好,背在身上,对我竖了一下大拇指:“这段不错。”
“放心,我剪的时候会留你最丑的表情。”
“谢谢导演。”我干巴巴说。
人群慢慢散开。
就在这时候,熟悉的“叮”在我脑子里响了一下。
系统弹窗,浮在我眼前:
【主线进度更新:】
【古柳村区域意志第一次以“正式投票”形式凝聚。】
【结果:多数选择“继续试点,暂缓大项目”。】
【判定:区域信任度 ↑,个人承载范围扩大。】
【解锁:镇域境(预备条件)。】
下面紧接着一句冷冰冰的小字:
【提示:承载范围扩大会增强调运能力,同时——】
【个体死亡风险 ↑,事件连坐因果系数 ↑。】
我看着那行字,觉得背后被风吹了一下。
院子外面,老柳树的枝条被风吹得乱抖,像一群人举着手,又像——
一群人在远远地指我。
“原来这才是刚开局啊。”
我在心里说。
嘴上没说出来,只是把那瓶还没开的汽水拧开,猛灌了一口。
汽水冰得刺喉咙。
爽是爽,胃有点疼。
远处山上,云压得有点低。
我突然有一点非常不靠谱的预感——
真正的“镇域境”,可能一点都不仙气,反而是命更硬、死得更难看。
但现在,这条路,是我们自己选的。
我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手。
刚才没举,现在有点痒。
http://www.abcsee.cc/47868/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