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北线定鼎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建安十三年冬,第一场雪悄然落下,将淮北大地染成一片素白。雪花轻柔地覆盖了昔日战场的痕迹,却掩不住龙鳞城北线那日益凝固的、令人窒息的防御力量。持续了大半年的军事压力与经济绞杀,在这一刻,似乎被这严寒的天气冻结,形成了一种奇异的、脆弱的平衡。龙鳞城北,鹰嘴崖,“北擎堡”。
校尉李勇,这座棱堡的守将,正按例进行每日的巡哨。他踩着略带湿滑的积雪,行走在棱堡冰冷坚硬的墙体上。水泥筑就的墙面在雪中更显青灰,那突出的棱角如同巨兽的骨骼,嶙峋而狰狞。墙体上密密麻麻的射击孔后,是警惕的眼睛和已然上弦的“惊蛰连弩”。
堡内不再是空荡的场地,而是被合理分割成数层。下层是屯兵洞和物资仓库,中层是弩手战位和休息区,顶层则架设着两架经过防寒处理、披着防水油布的“雷公”炮(投石机),炮身凝结着霜花,如同蛰伏的雷兽。身穿加厚棉甲,外罩白色伪装斗篷的哨兵,在垛口后如同雪雕,只有呼出的白气和偶尔转动一下的望远镜,显示着他们的存在。
李勇举起主公赐下的“千里镜”(经过陆炎指导磨制的单筒望远镜),向北方望去。视野尽头,曹军大营的轮廓在雪幕中若隐若现,旌旗低垂,营寨上空只有寥寥炊烟,显得死气沉沉。与半年前旌旗招展、人马喧嚣的景象相比,判若云泥。
“张辽,怕是彻底熄了南下的心思了。”李勇放下千里镜,对身边的副将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历经苦战后的放松与自豪。
副将哈出一口白气,笑道:“他倒是想。可咱们这堡垒,他拿什么来啃?用人命填吗?就算他舍得人命,咱们的‘雷公’和‘惊蛰’也不是摆设。前几日他们一支百人队试图靠近侦察,被三号棱堡的弩队一轮齐射,就丢下二十多具尸体狼狈逃回去了,连堡墙三百步都没摸到。”
李勇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堡垒前方那片被刻意清理出来的、毫无遮蔽的开阔地。此刻已被白雪覆盖,看似平静,但他知道,任何试图穿越这片死亡地带的敌人,都将承受来自至少三个方向的交叉火力打击,那将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不可大意。”李勇收敛笑容,“主公常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传令下去,轮值哨兵加倍,尤其是夜间,防敌狗急跳墙。”
“诺!”
同样的严寒,在数十里外的曹军大营中,却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中军大帐内,炭盆烧得噼啪作响,却难以驱散张辽眉宇间的凝重与寒意。他望着帐外纷飞的大雪,久久不语。几员副将和谋士分坐两侧,气氛沉闷。
“将军,”一名偏将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不甘,“这雪一下,道路泥泞,攻城更是难上加难。难道我们就一直在此地与那陆炎干耗?数万大军,每日人吃马嚼,消耗巨大啊!”
另一名谋士叹道:“耗,尚能维持。若强攻……诸位都亲眼见过那‘妖垒’之坚,听过那‘雷公’之怒,尝过那‘箭雨’之密。陆炎凭借工事利器,已立于不败之地。我军纵有数万之众,缺乏有效攻坚手段,贸然进攻,无异于以卵击石。”
张辽缓缓转过身,他的脸庞比半年前消瘦了些,眼神却更加深邃锐利。他何尝不想建功立业,一举踏平龙鳞城?然而,现实的残酷让他这位沙场宿将也不得不低头。
“陆文韬……确非常人。”张辽的声音低沉,“其治军,法度森严,赏罚分明;其理政,商贸繁盛,府库充盈;其用技,更是鬼神莫测,棱堡、石炮、连弩,皆非我等所能想象。我军优势,在于野战,在于兵力雄厚。然其深沟高垒,拒不出战,以技术弥补兵力之不足,此正击中我军之短。”
他走到悬挂的地图前,指着龙鳞城及其周边星罗棋布的棱堡标记:“如今其防线已成体系,互为犄角。我攻任何一点,必遭其余点侧击、炮击。其后勤通过淮水、海运,畅通无阻,远比我们依托陆路转运便捷。困,困不死他;打,打不动他。”
帐内一片寂静,只有炭火燃烧的声音。所有人都明白,张辽说的是事实。这大半年的对峙,龙鳞城不仅没有被拖垮,反而越发显得生机勃勃,而他们这支原本意气风发的征南大军,却被牢牢钉死在这淮水之北,锐气尽失,师老兵疲。
“丞相已有新的方略。”张辽打破了沉默,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暂缓军事进攻,巩固现有防线,谨守营寨。同时……加大对龙鳞城内部的政治分化与谍报渗透。江东那边,丞相也派了使者。”
众人精神微微一振,虽然正面战场受挫,但若能通过其他手段解决问题,也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传令各营,”张辽的声音恢复了惯有的威严,“加固营垒,多储柴薪粮草,准备过冬。没有我的将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战,违令者,斩!”
“诺!”
当张辽的军令传遍曹营时,龙鳞城内,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严寒阻挡不了这座新生城市的活力。水泥铺设的主干道上,积雪被及时清扫,露出平整的路面。往来商队的车马依旧络绎不绝,只是车轮上都缠上了防滑的草绳。码头上,来自交州的稻米、江东的盐货、荆州的皮革仍在装卸,工人们呼出的白气与汗水混合,升腾着财富与希望的气息。
城内的工坊区,更是炉火不熄。水泥工坊的窑炉需要持续高温,琉璃工坊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神机坊内,制作“惊蛰”弩机和“雷公”炮零件的敲打声、打磨声不绝于耳。技术的优势,正在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财富与武力。
将军府书房内,炭盆温暖如春。陆炎正在听取鲁肃关于岁末财政的简报。
“主公,截至本月,龙鳞城及控制区岁入已超过三十万贯。”鲁肃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其中,商税抽成占四成,琉璃、水泥、军械等专营获利占四成,田赋及其他杂项占两成。府库积储之钱粮,足可支撑现有军民两年之用,且仍在稳步增长。”
陆炎看着手中清晰的报表,点了点头。新式记账法和审计制度,让龙鳞城的财政管理效率远超这个时代任何势力。
“北线压力骤减,军费开支可以适当调整,将更多资源投向内部建设和民生。”陆炎沉吟道,“学堂、医馆、道路、水利,这些关乎长远根基之事,要抓紧办理。”
“主公明见。”庞统接口道,“张辽收缩,北线定鼎,此乃天赐良机,予我龙鳞城宝贵的喘息与发展之机。当趁此良机,消化新得之地,整训军马,积蓄力量。同时,依先前之议,南联孙权、西图中原之策,亦可徐徐图之。”
这时,赵云与赵虎联袂求见。
“主公,北线各棱堡防务稳固,曹军已无任何异动。龙骧营各部轮替休整,士气高昂。”赵云率先汇报。
“主公,‘夜不收’扩编已初步完成,四支中队已能协同执行复杂任务。目前正加强对曹军后方谯郡、汝南一带的渗透,并监控江东方向动静。”赵虎紧随其后。
陆炎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以及雪中依旧繁忙、生机勃勃的城市。
北线的战事,从最初的岌岌可危,到后来的激烈对抗,再到如今的稳固对峙,终于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句号。张辽的数万大军,在龙鳞城凭借技术、经济与意志构筑的复合防线面前,终究是难越雷池一步。
这不是一场战役的胜利,而是一种全新战争模式与治理模式的有效性验证。它向天下宣告,龙鳞城这块硬骨头,已经不是单靠传统的军事优势所能啃下的。
“传令,”陆炎转过身,目光扫过书房内的核心班底,沉稳而有力,“北线各军,转入战时戒备下的正常轮守。龙骧营加紧休整、训练,熟悉新式装备。‘夜不收’继续向南北西三个方向渗透,我要知道曹操、孙权乃至刘表的最新动向。”
“内政方面,各项建设按计划推进。鲁子敬,与江东的商贸往来与军事合作,由你全权负责,务必使其更加紧密。庞士元,西进中原的方略,由你牵头细化,我要看到具体的步骤与预案。”
“诺!”众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信心。
北线的烽火暂时熄灭了,但每个人都清楚,这并非永恒的和平,而是暴风雨来临前,更为激烈的角逐开始前,那短暂而珍贵的宁静。龙鳞城利用这来之不易的战略发展时间,如同蛰伏的巨龙,加速积蓄着力量,打磨着爪牙。它的目光,已经越过了淮水,投向了更广阔的南方联盟与西面中原。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北线之鼎已定,而更大的风云,正在这冰雪覆盖之下,悄然汇聚。
http://www.abcsee.cc/47972/1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