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瑜亮之会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北线的冰雪尚未完全消融,淮水之上,已见春水潺潺。龙鳞城在经历了一个充实而稳定的冬天后,迎来了一位重量级的客人,也预示着“南联孙权”的战略,即将进入更实质、也更微妙的阶段。

  这一日,十艘悬挂着东吴旌旗的楼船战舰,护卫着一艘装饰华贵而不失威武的主船,缓缓驶入龙鳞城淮水码头。主船船头,一人锦衣玉带,外罩狐裘大氅,身姿挺拔,面如冠玉,虽眉宇间仍带着一丝久病初愈的苍白,但那双深邃明亮的眼眸,顾盼之间,自有睥睨天下的雄姿与洞察世情的睿智。正是江东柱石,都督周瑜周公瑾。

  码头上,以陆炎为首,鲁肃、庞统、赵云等龙鳞城核心人物尽数到场,给予了最高规格的接待。旌旗招展,仪仗肃然,龙骧营精锐甲胄鲜明,持戟而立,军容极盛。

  “公瑾兄大驾光临,真令我龙鳞城蓬荜生辉!”陆炎率先迎上,笑容爽朗,执礼甚恭。

  周瑜从容还礼,声音清越如玉石交击:“文韬兄太谦了。瑜在江东,久闻龙鳞新城气象万千,心向往之。今日得见,方知百闻不如一见。吴侯亦对文韬兄牵挂不已,特命瑜前来探望,并致问候。”他话语得体,将此次来访定性为友好探望与军事交流,但那双锐利的眼睛,却在不经意间扫过码头上那些身形彪悍、纪律严明的士兵,扫过远处若隐若现的棱堡轮廓,以及工坊区那林立的烟囱。

  “吴侯厚意,陆炎感佩于心。公瑾兄,请!”陆炎侧身相邀。

  一行人穿过龙鳞城宽阔整洁的街道,向将军府行去。周瑜看似与陆炎、鲁肃谈笑风生,目光却从未停止观察。他注意到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货品琳琅满目,往来行人面色红润,步履匆匆却秩序井然,孩童嬉笑着奔向学堂的方向,全然没有乱世之中常见的惶惑与饥馑。这种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是伪装不出来的。

  更让他心中暗惊的是,龙鳞城的布局似乎暗含玄机,主干道宽阔笔直,便于军队快速调动,两侧建筑错落,视野开阔,却又在关键节点设有类似瓮城的结构,显然经过了精心的防御规划。

  抵达将军府,盛大的接风宴席早已备好。席间觥筹交错,宾主尽欢。周瑜谈吐优雅,学识渊博,从诗词歌赋到兵法韬略,无不涉猎,引得众人频频赞叹。而陆炎则应对从容,既能与周瑜探讨经典,又能结合龙鳞城的实际,阐述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治理与军事理念,让周瑜时常陷入深思。

  鲁肃作为双方最紧密的纽带,自是居中调和,气氛融洽。庞统则偶尔发言,言语精辟,直指要害,让周瑜不由得多看了几眼这位其貌不扬,却气度不凡的“凤雏”。

  宴席之后,陆炎与周瑜在书房进行了小范围的密谈,仅有鲁肃、庞统作陪。

  “文韬兄,”周瑜放下茶盏,神色转为郑重,“实不相瞒,瑜此次前来,除却探望与交流,亦是奉吴侯之命,欲亲眼一观龙鳞城之气象。北线对峙,张辽无功而返,文韬兄以孤城抗曹魏兵锋,保全江东门户,吴侯与江东上下,皆感念于心。然……”

  他话锋微转,目光如炬,直视陆炎:“然曹贼势大,非一方之力可独抗。未来局势变幻,江东与龙鳞城唇齿相依,须得同心协力。吴侯欲知,文韬兄之志,究竟何在?龙鳞城之力,究竟几何?如此,方能在未来风雨中,同舟共济,而非……相互猜忌。”

  这番话,已是将潜台词的试探,摆上了明面。孙权需要评估,陆炎这个迅速崛起的盟友,究竟是一个值得全力扶持的屏障,还是一个未来可能反噬的威胁。

  陆炎闻言,并无意外,他微微一笑,坦然道:“公瑾兄快人快语,陆炎亦不敢虚言。我之志,初时不过乱世求存,保境安民。然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志在吞并天下,岂容我辈安坐?龙鳞城与江东,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我之心迹,子敬深知,亦曾禀明吴侯。至于龙鳞城之力……”

  他略一沉吟,道:“空口无凭。明日,我请公瑾兄移步城西大校场,一观我军日常操演。龙鳞城之家底,对盟友,无需隐瞒。”

  周瑜眼中精光一闪,拱手道:“如此,瑜拭目以待。”

  次日清晨,城西大校场。

  寒风依旧料峭,但校场之上,却热气蒸腾。接到命令的龙骧营一部三千人,以及刚刚完成扩编整训的“夜不收”部分精锐,已列队完毕。没有华丽的仪仗,只有肃杀的军阵与冲霄的战意。

  陆炎、周瑜、鲁肃、庞统、赵云等人登上阅兵高台。周瑜注意到,台下军士皆身着统一制式的棉甲,外罩轻便皮甲,武器制式统一,从主将到士兵,眼神锐利,站姿如松,静默无声中透着一股铁血之气。

  操演开始。首先进行的并非花哨的战阵变化,而是最基础的队列行进与体能展示。随着赵云的令旗挥动,数千军士如一人,踏步、转向、行进,动作整齐划一,脚步声撼动大地,那种绝对的纪律性,让见惯了江东健儿的周瑜,也暗自心惊。随后进行的负重越野、跨越障碍、小组协同格斗等科目,更是将士兵的单兵素质与团队协作展现得淋漓尽致。

  “文韬兄治军,竟严整至此……”周瑜忍不住低声对身旁的鲁肃感叹,“观其行列,知其号令;观其进退,知其赏罚。此等强兵,非一朝一夕可成。”

  鲁肃含笑点头:“主公常言,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平日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接下来,是装备展示。一队士兵演示了“惊蛰连弩”的速射。那流畅的上弦动作,连绵不绝的箭雨,以及五十步内轻松穿透皮甲的威力,让周瑜瞳孔骤缩。他本身就是统帅,太清楚这种武器在近距离接战,尤其是守城、伏击时所能造成的恐怖杀伤。

  “此弩……”周瑜看向陆炎。

  “此乃‘惊蛰’,我军中制式弩机之一。”陆炎轻描淡写地解释,“利用腰力上弦,匣装十矢,可速射。”

  周瑜默然,心中却已翻江倒海。仅此一物,就足以让龙鳞城的步兵在中短程交锋中占据绝对优势。

  最后登场的是“夜不收”。他们没有进行大规模的阵型表演,而是演示了小组渗透、侦察、捕俘、破袭等特种战术。利用飞虎爪敏捷地攀越障碍,利用伪装潜行至近处发动突袭,使用各种特制工具进行破坏,其行动之诡秘、效率之高、配合之默契,让周瑜仿佛看到了一群在阴影中舞蹈的致命刺客。

  他尤其注意到,这些“夜不收”队员的眼神,冷静、专注,带着一种对杀戮和危险的漠然,这是百战老卒才有的气质。

  操演结束,校场上依旧鸦雀无声,只有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周瑜站在高台上,久久没有说话。他心中的震撼,远非面上所能表现。这绝非一支普通的割据武装,而是一支从建军思想、纪律养成、武器装备到战术训练都自成体系,甚至隐隐超越时代的强军!陆炎的实力,远比他,乃至江东所有人预想的还要雄厚。

  他转过头,看向身旁神色平静的陆炎,终于彻底明白,为何曹操派遣张辽这等名将,率领数万精锐,却在此地铩羽而归,被迫转入对峙。

  此人,已非池中之物。江东与之联盟,是必然,但也必须重新审视彼此的位置与未来的相处之道。

  周瑜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脸上重新露出春风般和煦的笑容,对陆炎郑重拱手:

  “文韬兄今日让瑜大开眼界!龙鳞之军,真乃虎狼之师!有文韬兄与如此强军在此,江东北顾无忧矣!吴侯闻之,必当欣喜万分!你我两家,联盟之谊,当更加巩固!”

  他的话语真诚而有力,但在他深邃的眼眸最深处,一丝极其隐晦的忌惮与审慎,已悄然生根。这场“瑜亮之会”,表面宾主尽欢,达成了深化联盟的共识,但在周瑜心中,对陆炎的定位,已从一个需要扶持的潜在盟友,悄然转变为一个必须慎重对待、甚至需要暗中制衡的强大势力。

  龙鳞城的潜力,超出了江东的预期,这既是合作的坚实基础,也可能成为未来纷争的源头。
  http://www.abcsee.cc/47972/1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