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巴特尔伏诛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赵天霞快步走向襄阳的城楼上,俯瞰江面上六座浮桥。这些浮桥不仅是两城之间的血脉,更是维系襄樊防线的命脉。
自驻守此地以来,她就在这江面上布下了天罗地网。
浮桥守军层层设防,江面战船巡逻,岸上炮台林立。
传我将令:
赵天霞声音陡然转厉。
浮桥守军增至三班,日夜轮值。每座桥头加设两门灭虏炮,炮手务必随时待命。”
“水师巡逻船队增加一倍,特别注意防范火攻。
她顿了顿,继续下令:
命人在上游布设暗桩,准备拦江铁索。各船备足水龙、沙土,以防清军火攻。”
“另外,在两岸增派斥候,一旦发现清军打造战船的迹象,立即来报。
侍立在侧的彩霞立即快步上前:
奴婢这就去传令各营。
且慢。
赵天霞叫住她,又补充道。
去告诉张镇雷将军,将新式汉阳造灭虏炮分别架设在襄阳和樊城的城头,每座城池各布设五门。
“我有预感,大战将至了。
彩霞清脆应答:
奴婢明白,这就去寻张将军。
侍女彩霞领命而去后,赵天霞独自凭栏远眺。
江风拂面,带来深秋的凉意。
她想起去年,在这汉水之滨,邓名刚刚拿下襄阳,她与邓名曾在此商议防务。
如今故人不在,这双城安危,全系于她一人之身。
想要断我浮桥?
她轻声自语,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那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做铁索横江。
暮色渐浓,江面上灯火依次亮起。
十月十五日 傍晚
当唐天宇率领的骑兵部队沿着通往罗山县的山间小路行进时,前方斥候突然来报:
将军,发现一伙百姓和乡勇装扮的人,约百余人,正在被清军追赶!
唐天宇立即下令部队隐蔽观察。
只见山坡下,一群衣衫褴褛的乡勇正且战且退,他们手中的弩箭不时射向追兵。
为首的青年身手矫健,每次回身射箭都能精准命中清军战马。
好箭法!
唐天宇不禁赞叹。
传令,准备接应!
就在乡勇们即将被清军合围时,唐天宇率领骑兵突然杀出。
清军显然没有料到会遭遇明军骑兵,在短暂的抵抗后便仓皇撤退。
当唐天宇来到这群乡勇面前时,为首的青年单膝跪地:
罗山县乡勇营统领周德威,谢将军救命之恩!
借着夕阳的余晖,唐天宇看清了这个青年:
他约莫二十五六岁年纪,脸上满是硝烟和血迹,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不屈的锐气。
他手中的弩箭制作精良,显然是出自军中工匠之手。
你们从哪里来?
唐天宇问道。
周德威的声音哽咽了:
将军,我们是罗山最后的守军了。三天前,清军攻破县城,谢成仁县令率全城百姓死守,最终......
他顿了顿,强忍悲痛继续说道:
谢县令身中十七刀,仍然死守县衙大门,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城破之时,清军将领巴特尔下令屠城,数百乡勇拼死血战,只有我们这些人杀出重围。
听到谢成仁三个字,唐天宇如遭雷击。
他猛地抓住周德威的肩膀:
你说的是谢成仁谢大人?
正是。将军认识谢县令?
唐天宇松开手,望着罗山方向,声音低沉:
他是我的启蒙恩师......当年若不是谢大人资助,我一个农家子弟,又如何能够读书习武......
残阳如血,映照着将军眼中闪烁的泪光。
许久,他缓缓说道:
把罗山之战的情况,详细告诉我。
-
在临时营地里,周德威详细讲述了罗山失守的经过。
巴特尔是喀尔喀部的猛将,此人凶残嗜杀。
周德威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破城之日,他亲手斩杀了我十七个弟兄。那些都是跟着我从小一起长大的乡邻......
他说到这里突然顿住,别过脸去深吸了一口气。
火光映照下,唐天宇看见这个硬汉眼角闪烁的泪光。
唐天宇伸手按住周德威的肩膀,声音沉稳有力:
放心,我们一定会诛杀此贼,为全县百姓报仇。
周德威重重地点头,用袖子抹了把脸,强压下心中的悲痛,继续说道:
将军,我们逃出罗山后,并没有远走,而是一直在附近山林中活动。
他俯身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起来:
我们要报仇!这些天来,我们一直在暗中观察清军的动向......
唐天宇问道:“你们有发现什么吗?”
周德威点了点头。
前天傍晚,我们埋伏在官道旁的山洞里,本想袭击小股清军,却意外截获了一个消息。
他继续描述当时的场景:
大约一队十人的清军骑兵正在路边歇息,其中有个传令兵打扮的,正对其他士兵吹嘘。”
“他说:巴特尔将军明日要亲自押送这批粮草,这可是从总兵大人那里得来的消息。
我们当时就藏在山洞里,听得一清二楚。
旁边一个年轻乡勇插话道。
那个传令兵还说,巴特尔将军最讨厌绕远路,每次都要走最近的官道。
周德威接过话头:
我们当时就决定改变计划,放过这小股清军,转而跟踪观察。”
“果然,昨天一整天,我们潜伏在官道旁的山林中,亲眼看见巴特尔押运粮草经过。”
“他确实如那个传令兵所说,走的是最直接的官道,而且全程不派斥候探路。
所以你们就记住了他的路线和习惯?
唐天宇问道。
正是。
周德威用树枝在地上画起来。
我们注意到,在离罗山约二十里处,有一处叫做鬼见愁的险要地段。”
“那里道路狭窄,两侧山坡陡峭,林中遍布桦木。
他详细描述着地形:
最重要的是,这里是巴特尔往返的必经之路。”
“他每次经过时,都会在坡下的小溪边让战马饮水,停留约半柱香时间。
唐天宇仔细观察着周德威画出的地形图,思索着:
也就是说,我们不仅知道他的路线,还知道他会在哪里停留?
没错。
周德威坚定地点头。
我们原本就计划在那里设伏,为惨死的乡亲们报仇。只是我们人手不足,一直不敢动手。”
“现在遇到将军,正是天赐良机!
唐天宇站起身,在营地里踱步沉思。
篝火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映照在帐篷上。
传令兵的消息,加上你们亲眼所见...
唐天宇停下脚步。
这个情报确实可信。不过,我们还需要确认一下明日的具体情况。
他立即派出两名精锐斥候,沿着周德威描述的路线前去侦查。
同时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但暂时按兵不动。
次日清晨,斥候带回消息:
清军确实有一支大型运粮队正在罗山集结,预计今日出发。
领军的正是巴特尔本人。
得到确认后,唐天宇终于下定决心。
他召集所有将领,目光坚定:
传令,全军向鬼见愁进发。我们要在那里,为罗山的百姓讨回血债!
副将惊讶道:
将军,我们的任务不是骚扰清军补给线吗......
巴特尔一日不除,罗山周边百姓就一日不得安宁。
唐天宇打断道。
而且,歼灭这支清军主力,比骚扰十支运粮队的战果更大!
他转向周德威:
德威,你熟悉地形,我需要你的帮助。
周德威激动地抱拳:
愿效死力!
-
当夜,四支分队全部归来。唐天宇将计划告知各位将领:
巴特尔明日必会经过鬼见愁。我们要在这里给他准备一份大礼。
他详细部署:
第一队,由周德威率领乡勇,在两侧山坡设伏。你们的任务是先用弩箭射杀清军骑兵的战马。
第二队,在道路最窄处挖掘陷马坑,布置绊马索。
第三队,准备滚木礌石,封锁道路两端。
第四队,随我担任主攻,待清军混乱时,直取巴特尔!
周德威补充道:
巴特尔骑一匹枣红色战马,特别高大,很容易辨认。”
此人武艺高强,力大无穷,千万不能让他发挥骑兵的优势。
众将领命后,立即开始准备。
周德威特意检查了每个伏击点:
这里的灌木要保留,既能隐蔽,又不影响射界。那边的石块可以推动,关键时刻能阻断道路。
唐天宇看着周德威娴熟地布置防线,心中暗赞:
此人不仅勇武,更通晓兵法,是个人才。
-
次日清晨,浓雾笼罩着山间小道。
明军士兵早已各就各位,连战马都被戴上了口枚,生怕发出声响。
周德威和唐天宇一同埋伏在主坡上,从这里可以俯瞰整段道路。
巴特尔通常在这个时辰经过。
周德威低声道,他总是走在队伍最前面,以示无畏。
果然,不到半个时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的吱呀声。
渐渐地,清军的队伍出现在视野中。
巴特尔果然如周德威所说,骑着一匹特别高大的枣红马,走在队伍最前面。
他身材魁梧,披着厚重的铠甲,在晨光中闪闪发光。
唐天宇默默计算着清军的人数:
大约一千多余骑兵,押送着近百辆粮车。
这确实是条。
当清军前锋即将走出伏击圈时,巴特尔的大半个队伍已经进入了鬼见愁最险要的路段。
是时候了。
唐天宇向周德威点头示意。
周德威站起身,举起弩箭,瞄准最前方的一名清军骑兵。
的一声,那名骑兵应声落马。
这是进攻的信号!
刹那间,两侧山坡上箭如雨下。
乡勇们的弩箭精准地射向清军战马,中箭的战马嘶鸣着将骑兵甩落在地。
几乎同时,前方的道路被滚木阻断,后路也被礌石封死。
有埋伏!结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巴特尔临危不乱,大声呼喝。
但道路太过狭窄,清军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
更糟糕的是,暗藏的绊马索和陷马坑让骑兵们寸步难行。
巴特尔不愧是沙场老将,他立即意识到中计,挥舞着长刀大喊:
向前冲!冲出峡谷!
就在这时,唐天宇亲自率领主力从山坡上杀下。
明军骑兵如同猛虎下山,直扑已经乱作一团的清军。
唐天宇亲自带着自己的骑兵冲锋陷阵。
他心中明白,这支部队虽然训练刻苦。
但毕竟是邓名将军新组建不久。
若与蒙古和八旗的精骑正面硬拼,定然不是对手。
正因如此,他们才更多地运用偷袭和伏击的战术。
避免与鞑子骑兵正面交锋。
眼下清军已经乱作一团,正是好机会!
巴特尔!纳命来!
唐天宇挺枪直取清军主将。
巴特尔看到明军主将,不怒反笑:
来得好!让我看看明狗有什么本事!
两人在乱军中交锋,刀枪相碰,火花四溅。
巴特尔力大无穷,每一刀都带着千钧之力;
唐天宇则凭借灵活的身法周旋,寻找对手的破绽。
周德威在坡上看得真切,他连续发射弩箭,精准地射杀了巴特尔身边的亲兵。
但巴特尔身着重甲,普通弩箭难以造成致命伤。
激战之中,巴特尔一刀劈断唐天宇的长枪。
危急时刻,周德威急中生智,大声喊道:
瞄准他的战马!
乡勇们立即会意,数支弩箭同时射向那匹枣红马。
战马中箭,痛苦地人立而起,将巴特尔甩落马下。
唐天宇趁机捡起地上的一柄长枪,直刺巴特尔面门。
巴特尔举刀格挡,却不防周德威从侧面射来一箭,正中他持刀的右腕。
巴特尔吃痛,动作稍缓。唐天宇抓住机会,一枪刺穿了他的咽喉。
蒙古主将阵亡,然而这些蒙古精骑毕竟是百战精兵。
在最初的慌乱后,几名千夫长迅速收拢部队,试图组织突围。
为台吉报仇!
一名千夫长高举弯刀,率领亲兵直扑唐天宇。
但山谷两侧突然滚下无数巨石,将谷口彻底封死。
这是唐天宇事先布置的第二道陷阱。
另一名千夫长观察形势后大喊:
往左侧山坡突围!那里防守薄弱!
数百骑兵立即向左侧发起冲锋。
然而这一切都在唐天宇预料之中。
蒙古骑兵冲上山坡时,战马纷纷陷落——这里布满了伪装巧妙的陷马坑,坑中还埋着尖锐的竹签。
放箭!
周德威冷静下令。
箭矢专门射击马腿,受伤的战马在狭窄的山谷中疯狂冲撞,清军阵型更加混乱。
第三名千夫长见势不妙,率领剩余部队向山谷另一端突围。
这里没有滚石封路,似乎是一条生路。
蒙古骑兵争先恐后地向前冲去,却不知正踏入死亡陷阱。
当大半蒙古骑军进入这段谷地时,突然从两侧山崖落下无数火把,点燃了早就铺设好的火油。
刹那间,整段山谷陷入火海,浓烟滚滚,人马俱焚。
唐天宇站在高处,冷静地观察着战局。
他特意在包围圈中留出几个看似可以突围的缺口,实际上每个缺口都连接着更致命的陷阱。
这种围师必阙的战术,让敌军在希望与绝望间反复挣扎,最终完全丧失战斗意志。
少数蒙古骑兵试图攀爬陡峭的山崖逃生。
但明军的弩手早已守候在多处制高点。
他们骑兵组建的标准装备,就是燧发短火铳,精弩,弓箭,长刀。
而他们的精弩,在百步内几乎箭无虚发。
战斗持续了约一个时辰,最终只有不足百人的蒙古败兵侥幸逃脱。
战斗结束后,唐天宇立即清点战果:
歼灭蒙古骑兵八百余人,俘虏三百,缴获完好战马一千余匹,而自身伤亡不到百人。
这时,周德威快步走来,脸上带着急切的神色:
将军,之前巴特尔的骑兵,不少溃兵逃走了。他们肯定有人会回罗山通报消息。”
“罗山城内的驻守的剩余蒙古骑兵,若是得知巴特尔战败,必定会弃城而逃。在下有一计......
唐天宇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年轻的乡勇首领:
说来听听。
周德威蹲下身,用刀尖在地上画出罗山城的简图:
我们刚缴获了大量战马,可用这些战马制造尘烟。”
“将马尾系上树枝,分作数队在城外往来奔驰。再令士卒们齐声呐喊,清军必以为我军主力已至。
唐天宇眼睛一亮,仔细打量着周德威。
这个年轻人不仅箭法精准,通晓兵法,更是对战场形势有着敏锐的判断。
好计策!
唐天宇赞许地点头,随即话锋一转。
不过,周德威,你懂得骑马带兵布阵?
周德威拱手道:
回将军,家父曾任卫所千户,自幼教导在下兵法骑射。”
“罗山城破时,正是在下率领乡勇断后,才让部分百姓得以逃生。
唐天宇这才恍然大悟,难怪此人举止间自有一股军人气质。
他略作思忖,当即决断:
既然如此,德威,我拨给你五百骑兵。”
“你负责在东门佯攻,多带旌旗,擂鼓呐喊,制造主力攻城的假象。
周德威神色一凛,郑重抱拳:
在下领命!
唐天宇又补充道:
记住,你的任务是虚张声势,不可强攻。待清军从西门突围,你的任务就完成了。
明白!
周德威翻身上马,动作干净利落,显然精于骑术。
唐天宇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不由得暗自感叹道:
不想乡野之间,竟藏有此等人才。
http://www.abcsee.cc/48156/1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