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新程暗涌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永宁侯府的书房内,炭火毕剥,将冬日的寒意隔绝在外。第八卷那场牵动朝野的风波已然平息,三皇子一系虽未伤筋动骨,但经冯保雷霆一击,元气大伤,暂时偃旗息鼓。皇帝的态度明确,水师都督府之议搁置,海防与市舶司事宜仍由兵部统筹,实则意味着萧景珩的地位得以巩固,开拓海疆的国策得以延续。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萧景珩与沈清辞都清楚,暗流从未停止涌动。三皇子绝不会甘心失败,那些因市舶司而利益受损的东南豪商、乃至在西洋受挫的佛郎机人,都在暗中窥伺,等待下一次发难的机会。
这日午后,一份加盖了司礼监火漆的密旨,被一名面容普通的小太监悄无声息地送到了永宁侯府。旨意并非明发,内容也极为简洁,只命萧景珩三日后酉时初刻,于西苑琼华岛涵元殿单独觐见。
“酉时初刻,琼华岛涵元殿……”萧景珩屏退传旨太监,与沈清辞在书房内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西苑乃皇家园林,非重大典礼或极亲近的君臣奏对,不会在此召见。酉时已是傍晚,地点又选在僻静的涵元殿,此次召见,非同寻常。
“陛下此时密召,所为何事?”沈清辞轻声道,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温热的茶杯壁,“西洋之事已禀报详尽,朝中风波亦暂息……”
“恐与未来大计有关。”萧景珩目光深邃,“陛下搁置水师都督府之议,是平衡,亦是保全。但开拓海疆乃陛下既定之志,绝不会因些许风波而止步。此番密召,或许是有了新的考量,或是……出现了新的变数。”
三日后,酉时初刻,西苑已笼罩在暮色之中。琼华岛上灯火零星,涵元殿更是静谧。萧景珩在内侍引导下,穿过曲径回廊,踏入殿中。殿内只点了几盏宫灯,皇帝未着龙袍,只一身玄色常服,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太液池上残留的冰凌。
“臣萧景珩,叩见陛下。”萧景珩依礼参拜。
“平身吧。”皇帝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倦色,但目光依旧锐利,“此处没有外人,不必拘礼。坐。”
“谢陛下。”萧景珩在下首的绣墩上侧身坐下,姿态恭谨。
内侍奉上茶点后便悄然退下,殿内只剩下君臣二人。炭火偶尔爆出轻微的噼啪声,更显寂静。
“景珩,”皇帝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无形的压力,“西洋之行,你辛苦了。也受委屈了。”
“为陛下分忧,是臣的本分。些许风波,不足挂齿。”萧景珩沉声道。
“嗯。”皇帝微微颔首,踱步到案前,拿起一份薄册,正是萧景珩日前呈上的《西洋风物志略》,“你呈上的这些东西,朕仔细看过了。佛郎机人船坚炮利,其志非小;西洋诸国,情势复杂;海路万里,机遇与风险并存。朕心甚忧,亦甚慰。”
他放下册子,目光直视萧景珩:“水师都督府之议,朕暂且压下,非不重海防,而是时机未到,牵涉太广。然,海疆之事,关乎国运,绝不能因噎废食。朕问你,若朕予你支持,你下一步,欲当如何?”
萧景珩心念电转,知道这是陛下在考较,也是在托付。他深吸一口气,朗声道:“回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首在‘固本’与‘拓新’。”
“哦?细细道来。”
“固本者,乃巩固现有成果。”萧景珩条理清晰,“一则,需加速仿制、改良佛郎机人之精锐火炮、战船。彼之长技,我必习之,方能制之。臣在西洋已搜罗部分图纸、样本,需工部、兵部遴选精干工匠,设立专项,秘密研制。二则,需强化东南水师,汰弱留强,以此次西洋历练之将士为骨干,编练新军,精练战法。三则,市舶司章程需持续优化,既要利国惠民,亦需严防吏治腐败,此事需与都察院、户部协同。”
“拓新者,乃放眼长远。”他继续道,“西洋佛郎机人东来,其势已成。然西洋广阔,非止印度一地。据臣所知,佛郎机人亦非铁板一块,其国亦有对手,如西边的‘西班牙’,北边的‘荷兰’。或可遣精干之人,持节远航,绕过佛郎机势力范围,直接与这些西番之国建立联系,通商探路,既可广开财源,亦可牵制佛郎机,使其不能全力东顾。此乃‘以夷制夷’之长远策。”
皇帝静静听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不置可否,良久方道:“遣使远航,绕过佛郎机?目标何处?需多少船只?多少银钱?成功几何?风险几何?”
萧景珩早有准备,从容应答:“或可沿三宝太监旧航路,过西洋(印度洋)后,继续西行,抵达‘木骨都束’(东非),再寻机南下,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北上寻访欧罗巴诸国。亦或向东,探寻传闻中的‘扶桑’(日本)、‘吕宋’(菲律宾)以东海域。初始不必规模宏大,可先派一两支船队,以贸易、探路为主。所需船只、银钱,可部分由市舶司税收支应。成败虽难料,然闭门不出,则永受制于人。唯有走出去,方能知天下之大,谋万世之安。”
殿内陷入长久的沉默。只有烛火摇曳,映照着皇帝深思的面容。萧景珩的心也微微提起,他知道,自己的提议大胆而冒险,耗费巨大,且吉凶难测。
终于,皇帝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你的想法,与朕不谋而合。守成非久安之策,唯有进取,方能立于不败之地。然,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周密部署。朕准你所请,‘固本’三事,你可会同兵部、工部、户部,详细拟定章程,报朕御览。所需钱粮、工匠,朕会下旨优先调拨。”
萧景珩心中一震,重重叩首:“臣,领旨!定当竭尽全力!”
“至于‘拓新’……”皇帝话锋一转,目光如炬,“朕给你一道密旨:暗中筹备一支精干船队,规模不必大,但船只要坚,人员要精,火器要利。以市舶司贸易、探访藩属为名,逐步向西、向东探索。一应事宜,密折专奏,除朕之外,不得让任何人知晓全盘计划,尤其是……朝中某些人。”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萧景珩一眼。
“臣明白!定当秘密进行,万无一失!”萧景珩心中凛然,陛下这是要将最核心的开拓计划置于绝对的掌控之下,避免朝堂纷争干扰,甚至可能借此考验他的忠诚与能力。
“去吧。”皇帝摆摆手,略显疲惫地闭上眼,“记住,朕对你寄予厚望。莫要让朕失望,也……莫要再授人以柄。”
“臣,谨记陛下教诲!告退!”萧景珩再拜,躬身退出涵元殿。
走出西苑,夜风凛冽,却吹不散萧景珩心头的火热与沉重。陛下给了他更大的权限,也压上了更重的担子,更将他推向了更隐秘、也更危险的航程。固本拓新,明暗两条线,未来的路,注定波澜壮阔,也注定步步惊心。
回到永宁侯府,沈清辞早已在书房等候。听萧景珩讲述完觐见经过,她亦是神色凝重。
“陛下这是要行险棋啊。”沈清辞轻声道,“明面上巩固既有成果,暗地里筹备远航。此策若成,功在千秋;若败,或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尤其是这秘密筹备远航之事,风险极大,且需绝对机密,世子爷肩上的担子,太重了。”
“重任在肩,义不容辞。”萧景珩目光坚定,“清辞,此番‘固本’之事,涉及工部、兵部,朝中关系盘根错节,需你助我周旋。而秘密筹备远航,更是千头万绪,人员、船只、物资、航线、对外名义,皆需慎之又慎。你心思缜密,通晓番情,此事……更需你鼎力相助。”
沈清辞迎上他信任的目光,没有丝毫犹豫:“妾身早与世子爷有约,风雨同舟,生死不弃。纵是刀山火海,亦随君往。”
夫妻二人执手相望,眼中是相同的决然。京华的暗涌暂息,但更广阔海洋上的惊涛,已在天际隐隐传来雷鸣。新的征程,就在这片沉寂的冬夜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http://www.abcsee.cc/48384/3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