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个人工作室的构想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晨光透过轻纱窗帘,在林晚星的睫毛上投下细碎的光影。她醒来时,脑海中已经浮现出清晰的规划图——不是菜谱,而是一个完整的工作室构想。

  手机屏幕上还显示着昨夜搜索的各类资料:工作室注册流程、商业空间租赁信息、设备采购清单。她坐起身,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将零散的想法整合成系统的笔记。

  门铃在八点整响起。透过猫眼,她看见陆时衍站在门外,手中提着印有知名早餐店logo的纸袋。

  “猜你还没吃早餐。”他进门后自然地走向餐厅,将还冒着热气的豆浆和小笼包取出摆盘,“而且,猜你正在为工作室的事情熬夜。”

  林晚星微微挑眉:“这么了解我?”

  “你的微博凌晨三点点赞了一条关于工作室装修的博文。”陆时衍将一次性筷子掰开,仔细磨去毛刺才递给她,“先吃,边吃边谈。”

  热腾腾的豆浆滑入胃中,驱散了熬夜的疲惫。林晚星打开平板,将屏幕转向陆时衍:“我初步设想了三个方向:美食研发、内容创作和厨艺教学。”

  陆时衍仔细浏览着文档,眼中闪过赞许:“很专业的规划。不过,你确定要同时开展这么多业务?这会占用你大量的创作时间。”

  “所以需要专业的团队。”林晚星调出另一份文件,“我打算邀请几位志同道合的厨师加入,同时招聘内容策划和运营人员。”

  “考虑过选址吗?”

  “看了几处。”她滑动屏幕,展示几个备选地点的照片,“最中意的是798艺术区这个旧厂房改造的空间,层高足够,采光好,而且有独立的拍摄区域。”

  陆时衍仔细打量着照片:“这里原本是雕塑工作室?改造工程量不小。”

  “但空间足够自由,可以完全按照我的想法设计。”林晚星眼中闪着光,“我连功能分区都想好了:开放式厨房、拍摄区、教学区,还要有一个小型的食材实验室。”

  “食材实验室?”

  “对,”她点头,“我想系统研究中西方食材的融合可能性。比如,用云南的野生菌搭配法国奶油,或者用四川花椒创新意大利面酱。”

  陆时衍沉思片刻,拿出手机拨了个号码:“李总监,今天上午的会议推迟到下午。对,有更重要的事。”

  挂断电话,他看向林晚星:“带我去看看那个空间。”

  半小时后,他们站在798艺术区一栋红砖厂房前。初夏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斑驳的水泥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空间比照片上显得更加开阔,挑高近六米,原有的工业结构裸露着,别具风格。

  “这里可以改造成开放式厨房,”林晚星指着东侧区域,“那边适合做拍摄区,自然光足够柔和。”

  陆时衍沿着墙壁走了一圈,敲敲砖墙:“结构没问题,但需要重新布线,加强通风系统。”他走到窗前,“朝北的光线确实适合拍摄,不过夏季西晒会是个问题。”

  “可以安装智能调光玻璃。”一个声音从门口传来。

  赵姐快步走进来,手里抱着厚厚的文件夹:“抱歉来晚了,刚拿到这份空间的详细图纸。”她将图纸铺在临时搬来的工作台上,“晚星,我联系了三位有工作室改造经验的设计师,他们下午都可以过来勘测。”

  林晚星感激地笑笑:“赵姐动作真快。”

  “你现在可是业内焦点,多少双眼睛盯着呢。”赵姐翻开另一个文件夹,“另外,已经有品牌听到风声,想谈工作室的合作。包括高端厨具、有机食材供应商,甚至还有智能家居品牌。”

  陆时衍微微皱眉:“商业合作要谨慎选择,不能影响工作室的专业性。”

  “我明白。”林晚星点头,“只接符合理念的合作。而且,我打算保留工作室的完全自主权,不接受控股性投资。”

  三人在空旷的厂房里边走边讨论,声音在开阔的空间里激起轻微的回响。林晚星细致地描述着她的构想:哪里摆放定制的工作台,哪里安装专业的摄影灯,哪里设置品尝区。

  “教学区我希望能营造轻松的氛围,”她指着西南角,“不要传统的教室布局,而是像家庭厨房一样温馨。”

  “这个想法很好。”陆时衍记下笔记,“可以考虑模块化设计,根据课程人数灵活调整。”

  中午,他们在艺术区的一家咖啡馆继续讨论。林晚星在笔记本上勾勒出工作室的初步平面图,标注各个功能区域。

  “除了硬件规划,你考虑过团队组建吗?”陆时衍问。

  “有几个初步人选。”林晚星调出通讯录,“我想邀请刘师傅负责传统菜系研发,他在国宴厨房工作过二十年,基本功扎实。还有年轻的西餐厨师张明,擅长创新融合菜。”

  赵姐补充道:“内容团队方面,我物色了几个有美食栏目经验的编导和摄影师。另外,我建议聘请专业的运营总监。”

  “运营总监的人选,我倒有个建议。”陆时衍放下咖啡杯,“陈琳,原来在星耀负责艺人品牌运营,最近刚离职。她对美食行业很有热情,能力也很强。”

  林晚星记得陈琳,一个总爱在员工食堂研究菜谱的干练女性。“她确实合适。赵姐,能约她聊聊吗?”

  “包在我身上。”赵姐快速记录着。

  讨论持续到下午两点,直到设计师团队到来。送走设计师后,林晚星独自留在空荡的厂房里,慢慢踱步,感受着这个空间潜在的可能性。

  手机震动,是《中华美食》杂志主编发来的消息:“晚星,听说你在筹划工作室?我们杂志想做一个系列报道,记录工作室从无到有的过程。”

  她正要回复,又一个电话接入。来电显示是“周师傅”——她刚穿书时在街角小餐馆打工时认识的老厨师。

  “晚星啊,听说你要开工作室了?”周师傅浓重的地方口音透过听筒传来,“好事啊!记得留个角落放我送你的那套老砂锅,熬高汤还得用传统家伙什儿!”

  林晚星心头一暖:“周师傅,正想请您来当顾问呢。有些传统手艺,还得您这样的老师傅把关。”

  “没问题!”周师傅爽快地答应,“你这孩子踏实,不像有些人有点名气就飘了。记住啊,厨艺的根本是味道,不是花架子。”

  挂断电话,林晚星站在最大的那扇窗前。夕阳开始西斜,暖金色的光芒洒满整个空间。她仿佛已经能看到这个空间未来的样子:灶台上跃动的火焰,拍摄区忙碌的身影,学员们专注的脸庞,还有空气中弥漫的各种食材香气。

  陆时衍去而复返,手中拿着一个文件夹:“刚刚让助理整理的,几家成功工作室的运营模式分析。另外,”他递过一个U盘,“陈琳的联系方式和简历。她表示很感兴趣,随时可以见面。”

  “谢谢你。”林晚星接过U盘,感觉手心微微发烫,“有时候觉得,这一切顺利得不太真实。”

  “因为你的每个决定都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陆时衍注视着她,“这不是运气,是你应得的。”

  他们锁上门,离开艺术区。车上,林晚星继续完善着她的计划书,偶尔抬头与陆时衍讨论某个细节。城市的华灯初上,车流如织,而她心中那个工作室的构想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具体。

  当晚,林晚星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空荡厂房的照片,配文简单:“新的开始,敬请期待。”

  不过十分钟,评论过万。粉丝们热烈讨论着她接下来的计划,猜测着这个空间未来的用途。在众多的评论中,一条来自知名美食评论人的留言格外醒目:

  “期待这个空间能成为中华美食创新的孵化器。”

  林晚星轻轻点了赞,然后关闭手机,摊开全新的笔记本。扉页上,她工整地写下:

  “林晚星美食工作室——用味道连接世界。”

  笔尖在纸面沙沙作响,填满一页又一页。窗外,一轮明月升起,清辉洒满书桌,也照亮了她眼中坚定的光芒。

  这个工作室,将是她美食之路上的新起点。而她相信,最好的滋味,永远在下一道菜中。
  http://www.abcsee.cc/48469/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