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还是机遇?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几天后,拉乌尔军队的先头部队终于逼近——共计两万人,其中包含一万名正规军与一万名民兵。敌军后续部队似乎仍在集结,决战之日已近在眼前。这段时间,我派德弗罗·勒·莫瓦桑返回帝都。我虽定期派信使汇报战况,却不愿泄露关键情报——比如米夫山防御工事未完工的弱点,德弗罗会亲自向帝都传递详细信息。以他目前的表现,我相信这次任务不会出任何差错。
至于贝利亚伯爵领地的莱德拉城,因城墙已被拆除,本就无意防守,便被我们主动放弃。敌军顺利攻入城内,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根本无法作为可靠据点。除少数留守士兵外,敌军主力已在城郊扎营,将莱德拉城团团围住。
不过,敌军占领莱德拉城也并非全无益处——他们大概率已摸清我们攻城火炮的性能与魔法士兵的能力。
嗯,这其实也是我们设下的“陷阱”,只是不确定是否能奏效。若他们因此放松警惕,自然最好;即便他们识破了我们的魔法类型也无妨,只要没发现“魔封结界”的秘密就行。
我私下里一直在练习“魔封结界注能”:将空气中的魔力吸入体内压缩,再模拟魔封结界激活时的魔力形态将其释放,反复演练这套流程。说起来简单,实则需要极其精细的魔力操控,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为避免被人发现,我只在自己的木屋中进行。
舒兰山的山坡上搭建了不少木屋,其中一间是我在山上的临时住所。侯爵与伯爵们也各有小屋,只是规模都不大。
顺便一提,随着拉乌尔军队逼近,娜丁率领的五百名士兵已被派往基亚马城驻守,与马尔多萨侯爵的一千名士兵、特里斯坦·勒·富尔德兰子爵汇合。娜丁离开山丘前,特意叮嘱我:“别让罗莎莉亚小姐担心!”
不知不觉间,娜丁与薇拉·西尔维都与罗莎莉亚走得很近……或者说,到了这时,我终于明白罗莎莉亚的用意。
我(卡尔迈恩皇帝)的未婚妻罗莎莉亚是贝尔贝王国公主,虽与我有远亲关系、流淌着邦古达特王室血脉,贵族们对这门婚事暂无异议,可贝尔贝王国终究是小国。若我日后为了帝国利益,与更强大国家的王室成员订婚,罗莎莉亚的地位必然下降,甚至可能沦为侧妃——这对贝尔贝王国而言,无疑是生死存亡的危机。
因此,她主动拉拢帝国境内有权势的贵族之女(如娜丁、薇拉),实则是为巩固自身地位、为贝尔贝王国争取盟友。
我倒没必要如此算计——我无意为了政治利益牺牲婚姻,况且,若妻子的家族势力过强,反而会给我带来更多掣肘。对我这种喜欢自主决策的人来说,贝尔贝王国这样的“小盟友”,反而最为合适。
顺便一提,我与罗莎莉亚也时常通信,只是信中从不提及战争,只聊些日常琐事。
总之,在此期间,“帝国盟军”并非坐等敌军集结——我们动用魔法士兵与部分封建领主的军队,对驻扎在莱德拉城郊的敌军发起频繁袭扰。尤其是魔法士兵,特意使用华丽的魔法效果,秉持着“与其让敌人保留魔力,不如诱使他们提前消耗”的战术。从战况来看,敌军魔法士兵的主力似乎仍在后方,尚未抵达前线。
我们之所以持续袭扰,并非想造成大规模杀伤(那样只会招致敌军猛烈反击,得不偿失),而是为了给敌军施加精神压力——他们不得不分兵应对,疲于奔命。
与此同时,吉诺山的防御工事建设已接近尾声,照此进度,应能按时完工。
阿图卢骑兵此前曾承诺“若遇最坏情况,将全力牵制敌军、争取时间”,如今他们正深入莱德拉以东的拉乌尔势力范围,袭扰敌军补给线。当然,敌军并非傻瓜,为补给部队配备了护卫,因此真正能成功袭击补给队的机会并不多。
但重要的是“持续施压”——这种战术被称为“骚扰攻击”。
阿图卢骑兵的特性,使其成为执行骚扰任务的最佳人选:机动性极强,可随意出没;若敌方骑兵前来拦截,他们也能凭借独特战术将其击溃。此外,彼得·珀尔拥有多年雇佣兵经验,对枪械与魔法的射程了如指掌,总能保持在敌军攻击范围之外,既能持续压制敌人,己方又几乎无伤亡。
若命令阿图卢骑兵“正面歼敌”,他们或许会遭受损失;但说到“骚扰袭扰”,整个盟军之中,无人比他们更擅长。
阿图卢骑兵又称阿图卢部落,是一支游牧部落,确切地说,是曾经广袤游牧族群的残余。大陆上多数国家以圣一教为国教,阿图卢人却信奉异教,有着自己独特的信仰体系。
不出所料,他们不愿向我透露宗教细节——我是圣一教认可的皇帝,若受异教影响,皇位合法性将受到质疑。
但与彼得·珀尔几次交谈后,我还是大致了解了他们的部落特点:
首先是生活方式——作为游牧民族,他们不固定居住在城市或村庄,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在游牧鼎盛时期,他们会随季节大规模迁徙:夏季前往大陆北部凉爽地区,冬季迁往南部温暖地带;可自邦古达特帝国建立后,他们的迁徙范围已大幅缩小。
提到游牧民族,人们或许会想到前世的蒙古帝国,但阿图卢人更接近分散迁徙的罗姆人——因信奉异教,他们长期遭受迫害,族群规模逐渐萎缩,生存空间也随之变小。从这一点来看,圣一教氛围相对宽松的邦古达特帝国,对他们而言已是相对宜居的地方。但或许正因过往的迫害史,他们对部落之外的人仍保持着高度警惕。
他们的生活习惯是“随身携带所有家当”,包括住房与日用品——我此前露营时使用的便携炊具与带床帐篷,就是仿照他们的移动房屋改造而成。
部落中的妇女与儿童也会骑马随行,却没有真正的“非战斗人员”——因为他们最初是以“雇佣兵”身份活动,如今留在营地的人,本质上都是“流动劳工”。因此,包含老弱妇孺的部落“主力”,显然驻扎在其他地方。
他们原本以狩猎为生,近年来却靠当雇佣兵赚取更多收入,逐渐成为职业战斗部落。
他们宗教最显著的特点,是“视火为神圣”,通常被称为“琐罗崇拜”。
在我前世的记忆中,琐罗亚斯德教是以“善恶二元论”闻名的宗教;而今生阿图卢部落的“琐罗崇拜”,似乎更接近原始宗教。因未能深入了解他们的教义与习俗,这只是我的个人判断。
但可以确定的是,或许正因“敬火”文化,部落中许多人擅长火系魔法;此外,骑马射箭是他们的“基础技能”,从孩童时期就接受专项训练。
更特别的是,他们的马匹据称源自东大陆南部,最大特点是“不怕火”,且经过训练,能忍受枪声——唯一的缺点是“厌恶枪声本身”。由于他们自己不使用枪械,士兵们很少有机会习惯枪声,这仍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说了这么多,总之,阿图卢部落是盟军不可或缺的力量。现任部落首领的正式名字很长——阿图鲁什·唐·珀尔·伊什特万·罗·彼得,按帝国习惯简化后,便是“彼得·珀尔”。他目前对我相当信任,也在不遗余力地为部落争取更多“优待”。
今天,阿图卢部落又为我们带来了一份关键情报。
“敌军所有火炮都集中在一处?”
阿图卢部落在拉乌尔势力范围内持续袭扰,采取游击战术破坏敌军补给线,正是基于他们提供的情报,我们紧急召开了军事会议。
“是的,据侦察,敌军携带了约八十门小型火炮,全部集中运输。”彼得·珀尔回答。
如此昂贵且重要的武器,不分散部署反而集中运输,这背后是否有诈?
“这绝对是陷阱。”塞德兰子爵立刻警惕道。
“有可能是陷阱,但也可能是难得的机会。”布尔戈-杜克雷准将语气兴奋,显然有了作战计划。
我们目前最担心的,就是敌军在米夫山部署火炮——一旦如此,我们的北侧防线将彻底崩溃。正因如此,我一直在绞尽脑汁寻找应对之策。若能趁现在摧毁敌军所有火炮,就能彻底消除这一致命威胁。
彼得·珀尔随即指向地图上的一处区域:“我同意这可能是陷阱——附近有两支敌军部队正在向火炮运输队靠拢,其中一支大概率是拉乌尔的魔法士兵部队。”
目前尚不清楚这支火炮运输队是否具备直接作战能力,但为安全起见,我们需将其视为“可立即投入战斗的炮兵单位”。从行进路线来看,他们的目的地显然是莱德拉。
“那支魔法部队约有三百人,我认得他们的旗帜——是拉乌尔军中历史最悠久的魔法部队之一。此外,还有一支约三千人的步骑混合部队,三支队伍呈掎角之势,可互相支援。”
彼得·珀尔提供的情报,是敌军出发时的位置,目前他们已转移,但三支队伍之间的距离仍很近——这意味着,若其中一支遭到攻击,另外两支能迅速驰援。从距离来看,这不太像刻意设下的陷阱,更像是常规的协同防御。
“根据侦察时间推算……我们今天无法抵达莱德拉,敌军今晚的营地,大概率会设在这个区域。”布尔戈-杜克雷准将激动地说道,言下之意是“应立即发动夜袭”。
“顺便问一下,你能判断出那三千人是正规军,还是以民兵为主吗?”准将补充问道。
“他们的旗帜我从未见过,但骑兵数量多,且阵型整齐,看起来训练有素。”彼得·珀尔回答。
这意味着,那三千人很可能是正规军——面对这样的防御力量,夜袭的风险无疑会大幅增加。
“……若这两支敌军负责守卫火炮,我们的伤亡会非常惨重。即便发动夜袭,成功率也很低。”我冷静地分析道。
然而,我的担忧被准将驳回:“不,至少魔法士兵不会整夜守在火炮旁。”
“什么意思?”
布尔戈-杜克雷解释道:魔法士兵在军中地位极高,无论是帝国盟军的新兵,还是拉乌尔的正规军,魔法士兵的价值都远超任何大炮。正因如此,他们会得到特殊优待,需保持最佳状态,避免过度疲劳。
贝尔贝王国的精锐魔法士兵早已习惯艰苦环境,拉乌尔的魔法士兵却不同——据说他们大多由低阶贵族与骑士子弟组成,虽战斗力不俗,却养尊处优,无法忍受野外露营的艰苦。
因此,他们今晚大概率会进驻莱德拉以东的某个小镇休息,而非留在营地。
可那个小镇坐落于河畔——沿河建城很常见,但问题在于,部队需渡河才能抵达小镇。虽有一座桥,可运送八十门火炮过河,需要大量时间。
“而且,三千人的部队根本无法全部进驻小镇,必然会在城外扎营。如此一来,他们很可能会让魔法士兵进城休息,将炮兵与三千步骑兵部署在城外营地,形成防御。”准将进一步分析。
“但我们可用的兵力……与敌军大致持平。”塞德兰子爵补充道。
“是的。若我们在日落前调动步兵,很容易被敌军发现;若在日落后行动,步兵又无法及时赶到战场。”
莱德拉城内已有两万敌军,若我们调动大规模步兵,必然会引发敌军警觉。换句话说,即便发动夜袭,也只能派出少量骑兵与贝尔贝的魔法士兵,总兵力不足四千人。
“他们明天就会与莱德拉的主力汇合,一旦汇合,我们就再也没有攻击火炮的机会了。今晚,是我们唯一的机会。”布尔戈-杜克雷准将坚持道。
我理解他的想法——若能摧毁敌军所有火炮,米夫山的弱点将不再致命,这场决战的胜算会大幅提升。我也想不惜一切代价抓住这个机会。
“除了这三支队伍,附近还有其他敌军踪迹吗?”我追问,担心有遗漏的伏兵。
“没有发现其他踪迹。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运输火炮,就像我们之前那样——毕竟,当前使用的火炮很容易故障,若轮子陷进泥里,可能要一整天才能修好。在未投入战斗前就放弃火炮,代价太大,他们不会冒这个险。”彼得·珀尔回答。
若舒兰山战役演变成持久战,或许会有更多敌军火炮赶来,但现在考虑这些毫无意义。
“可如果我们攻击炮兵营地,魔法士兵与步骑兵会不会立即驰援?要在他们赶到前,突破三千敌军的防线,摧毁全部八十门火炮……这太难了。”我仍有顾虑。
我想攻击炮兵,但如果失败,不仅会损失精锐兵力,还会打草惊蛇。我不想留下任何隐患,尤其在这种关键时刻,更需警惕敌人的陷阱。
“但这是值得的赌注——即便失败,也能削弱敌军战力;若成功,我们将彻底掌握主动权。”萨缪尔·勒·博古斯男爵热情支持夜袭,谨慎的阿努尔·德·努巴尔却持反对意见:“若突袭失败,我们将损失宝贵的骑兵……风险太大了。”
封建领主们意见分歧,到底该不该冒险?
“贝尔贝的魔法士兵能跟上骑兵速度吗?”我转向萨洛蒙。
“大约一半的魔法士兵有马,只要骑兵不全速前进,他们能跟上。”萨洛蒙神色凝重地回答——他显然清楚,魔法士兵在夜间作战,无法及时应对炮火,若遭遇突袭,伤亡会很惨重。
“……即便我们派出皇家卫队,等敌方魔法士兵与步骑兵赶到时,我们也只能撤退。到那时,我们未必能摧毁所有火炮……”我仍在犹豫。
“恕我冒昧,陛下,我有一个想法。”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巴尔塔扎突然开口。
在聚集的贵族中,这位皇家卫队指挥官平时很少发言,此刻突然开口,虽有些突兀,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或许是紧张,巴尔塔扎的声音起初有些不自信:“嗯……我以前曾是某位将军的侍从,他经常进行‘猎杀魔法师’的行动,或许能借鉴。”
巴尔塔扎解释道:那位将军为避免与敌方强大的魔法士兵正面交锋,常发动夜袭,但魔法士兵守卫森严,难以直接歼灭。因此,将军会先袭击敌军补给队,伪装成“目标是掠夺粮草”,分散守卫与魔法士兵的注意力,再趁机突袭魔法士兵营地。
“阿图卢部落已多次袭击敌军补给线,敌军必然对补给安全极为敏感。若我们再次袭击补给队,或许能将守卫火炮的敌军引开。”
巴尔塔扎话音刚落,塞德兰子爵突然问道:“你说的那位将军,是不是德诺伊子爵?”
“是的,没错。”
德诺伊子爵是前太子麾下“两大名将”之一,虽已去世,但他在世时善用计谋,几乎从未战败,尤其擅长此类“声东击西”的战术。
“换句话说,你们想误导敌军,让他们以为我们的目标是补给队……但敌军真的会为了补给,放弃守卫火炮吗?”我提出疑问。
以巴尔塔扎的例子来看,若敌军补给持续受损,或许会全力保护,但阿图卢部落的袭扰,只是小规模骚扰,虽造成了一些损失,却未伤及根本——敌军未必会为了“可能被袭击的补给”,调动守卫火炮的主力。
“陛下,何不试试用那个?”巴尔塔扎突然说道。
“嗯?”
“幸运的是,我们还有一些未激活的‘魔封结界’道具。”
听到这话,我忍不住提高了音量:“你是说,用魔封结界压制敌方魔法士兵?”
我瞬间明白了——魔封结界的正确用法,正是压制魔法!激活后,敌方魔法士兵将无法使用魔法;当然,若他们离开结界范围,魔法能力会恢复,且结界道具若被摧毁,效果也会消失。这虽不能保证彻底歼灭魔法士兵,却能让他们误以为“我们的目标是魔法部队”,从而调动主力驰援,为我们袭击火炮创造机会!
正当事情出现转机时,沃德伯爵突然带来了新的情报——显然是间谍传来的紧急报告:“我们刚刚收到消息,那支三千人的步骑部队,似乎是一支‘帝国援军’。”
“帝国?!”
这话不仅让我震惊,也让在场所有贵族发出惊呼。
邻国王国(帝国)与邦古达特帝国素来不和,有理由干预内战,可我原以为他们的干预规模会很小,且我们从金羊公司获得的援助,主要集中在经济与内政领域,并未涉及军事。
若邻国王国公开出兵干预,对盟军而言将是灭顶之灾——分隔两国的天斗山脉地势险峻,仅有一条狭窄通道可供通行,且因过往战败,这条通道目前由邻国王国控制。若他们大规模出兵,即便不会立即投入战场,也会牵制我们的兵力,届时我们将很难击败拉乌尔。
但仔细想想,邻国王国也面临巨大风险——他们的目标是“削弱邦古达特帝国”,若过度支持拉乌尔,可能会催生一个强大的“拉乌尔大公国”,最终反而威胁到自身安全……啊,我明白了,或许并非如此。
他们是否识破了“拉乌尔大公国独立”的真相?所谓“独立”不过是幌子,拉乌尔的真实目标是“继承前首相权力、确保领地安全”,这才是他与其他贵族妥协的结果……若邻国王国看清了这一点,或许会选择有限度支持。
或许,拉乌尔已与邻国王国达成秘密协议,获得了军事支持——这似乎更有可能。
可即便如此,仅派出三千人,规模也太小了。
历史上,洛泰尔帝国与泰瓦王朝时期的诸国,曾多次犯过“派大军深入敌境,却因通道被封锁而孤立惨败”的错误。因此,邻国王国大规模出兵的可能性很低——至少表面上如此。即便如此,三千人的援军也足以改变战场局势。
“所以他们不是邻国王国的正规军,而是雇佣兵?”我追问。
仔细回想,此前确有传闻称,有一支活跃在邻国王国境内的雇佣兵部队,被拉乌尔雇佣。难道就是这支部队?
“这只是我的猜测,但他们很可能是邻国王国的贵族,以‘雇佣兵’名义参战。他们使用的不是家族旗帜,而是个人纹章,首领名叫罗伯特·冯·梅纳德。”沃德伯爵回答。
我明白了——这支部队的性质,与萨洛蒙率领的贝尔贝魔法士兵类似,本质上是“贵族志愿军”,而非国家正规军。
“梅纳德家族在邻国王国西部是显赫贵族,势力不小。”塞德兰子爵补充道,“那么,邻国王国的正规军,后续还有可能出现吗?”
这是个棘手的问题。邻国王国境内确有民众自愿加入拉乌尔阵营,可若邻国王国官方声称“这只是贵族个人行为”,我们便无法公开抗议,只能默默接受。
“虽然可能性极小,但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加强边境侦察。”我最终决定。
一件接一件的意外,让本就紧张的局势更加复杂——真是烦心事没完没了。
“无论如何,夜袭火炮运输队的计划不能放弃。”布尔戈-杜克雷准将坚定地说,“若能摧毁火炮,即便多了三千名雇佣兵,我们的胜算也会更大;若放弃这个机会,等敌军火炮部署到米夫山,我们将彻底陷入被动。”
贵族们再次陷入沉默,权衡着风险与收益。
“就按准将的计划执行。”我最终拍板,“巴尔塔扎,你负责率领皇家卫队,配合阿图卢骑兵,伪装成袭击补给队,将守卫火炮的步骑兵引开;萨洛蒙,你率领贝尔贝魔法士兵,趁机突袭炮兵营地,务必在敌方援军返回前,摧毁所有火炮;彼得酋长,你的骑兵需负责外围警戒,一旦发现敌军驰援,立即通报,并尽可能拖延时间。”
“遵命!”众人齐声应道。
夜幕逐渐降临,舒兰山营地的灯光逐一亮起,表面平静的氛围下,一场决定战局走向的夜袭,即将拉开序幕。我站在木屋外,望着莱德拉方向的夜空,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次冒险,能将“陷阱”转化为真正的“机遇”。
http://www.abcsee.cc/33958/1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