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凤翼垂天镇乾坤
推荐阅读:
南知意帝释景全文免费阅读
影视编辑器
综漫:后二次元时代
快穿之路人不炮灰
原神:大恶龙作死系统
满宗卧龙凤雏,师妹她是个中翘楚
混天鼎
爱妻陆琪琪与爱子陆财
从零开始的异世界工业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裘福海伏诛,南境叛乱平定,京畿军械案尘埃落定。接连数道捷报,如同强劲的东风,彻底驱散了笼罩在大梁朝堂上空数月之久的阴霾。紫宸殿内,久违的轻松氛围悄然回归,连带着往来宫人步履间的急促都缓和了几分。李越肩头的重担仿佛骤然卸去大半,紧绷的神经得以稍弛。他并未耽于这来之不易的安宁,而是趁势励精图治,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战后安抚、吏治整顿与民生恢复之上。对韦睿及南境有功将士的封赏旨意明发天下,恩威并施,极大地安抚了归附的南朝旧民与边境部族。同时,借着肃清逆党的余威,他对朝中一些积弊已久的部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罢黜庸碌,提拔干才,朝堂风气为之一新。
然而,身为帝王,他深知“居安思危”四字的重量。安王李玦虽死,其残余势力虽被基本肃清,但这场波及朝野内外的巨大风波,终究伤及了国本,也暴露了诸多隐患。他需要时间,需要精力,来慢慢弥合这些伤痕,夯实这看似稳固的江山。
许是因心神放松,又许是连日操劳积下的疲惫终于爆发,在一场秋雨过后,李越竟染上了风寒。起初只是些许咳嗽,他并未在意,依旧强撑着处理政务,直至一日早朝之上,忽感头晕目眩,竟险些站立不稳,被高无庸及近侍慌忙扶住。
“陛下!”群臣惊呼。
“无妨,”李越稳住身形,摆了摆手,脸色却透着不正常的潮红,“偶感风寒,歇息片刻便好。”他强撑着宣布散朝,回到紫宸殿后,便觉浑身乏力,额头发烫,竟是发起高热来。
太医院院令亲自诊脉,确诊乃风寒入体,兼之劳累过度,邪气郁结于内,以致病情来势汹汹。虽非疑难杂症,但需好生静养,切忌再劳心劳力。
消息传到坤宁宫,柳黛烟心下顿时一紧。她立刻放下手中事务,赶往紫宸殿。踏入内殿,便见李越斜倚在龙榻上,双目微阖,眉心紧蹙,脸颊泛着不正常的红晕,呼吸也比平日粗重许多。
“陛下……”她快步上前,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触手一片滚烫,心中更是担忧。
李越睁开眼,见她来了,勉强扯出一丝笑意,声音带着明显的沙哑:“你怎么来了?朕无事,不过是小风寒,歇两日便好。”
柳黛烟却不理他的逞强,接过宫人手中的湿帕子,亲自为他擦拭额头和脖颈降温,又端来太医煎好的汤药,一勺一勺,耐心地喂他服下。她的动作轻柔而专注,眉眼间是毫不掩饰的心疼与忧虑。
“朝政虽要紧,但陛下的龙体才是根本。”她轻声劝道,“太医说了,需静养。这几日,陛下便安心歇着,万事有臣妾……有诸位大臣呢。”
李越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感受着她指尖传来的微凉与小心翼翼,心中一片温软。他握住她的手,低声道:“好,朕听你的。”
在柳黛烟和太医的坚持下,李越终于答应暂时将养几日。然而,皇帝病倒,纵使只是风寒,也绝非小事。前朝政务虽有三省六部分担,但许多紧要奏章仍需御笔朱批,一些重大决策仍需圣意裁断。
起初两日,李越高热未退,精神不济,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一些不算紧急的政务便暂时压了下来。但到了第三日,几份来自边境关于异动巡查、以及关于漕运改革关键节点亟需批复的加急奏章,被送到了紫宸殿。
高无庸看着榻上依旧面带病容的陛下,左右为难。正犹豫间,柳黛烟端着一碗清粥走了进来。
“高公公,何事为难?”柳黛烟见高无庸面色踌躇,开口问道。
高无庸连忙躬身,将手中几份奏章呈上:“娘娘,是几份加急的奏章,涉及军务与漕运,耽搁不得。可陛下他……”
柳黛烟看了一眼榻上闭目蹙眉的李越,沉吟片刻,伸手接过了那几份奏章。“陛下需要静养,不宜劳神。将这些奏章给本宫吧。”
高无庸微微一愣。皇后娘娘协理六宫,贤德之名远播,但直接批阅前朝加急奏章……这于祖制而言,似乎有些……
柳黛烟看出他的顾虑,神色平静,语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陛下龙体欠安,国事却不能久滞。本宫虽为女流,亦知轻重缓急。你将奏章留下,若有疑难,本宫自会请教陛下,或与几位阁老商议,断不会误了国事。”
她的目光清澈而坚定,自有一股母仪天下的威仪。高无庸想起皇后娘娘往日里处理宫务的干练与敏锐,以及在之前逆案风波中展现出的智慧与镇定,心中一定,躬身道:“老奴遵旨。”
于是,在皇帝病重的这几日,一项未曾明言、却实际运行的临时机制,在紫宸殿与坤宁宫之间悄然形成。所有非涉核心机密的日常政务、各部请示,皆由柳黛烟先行阅览,梳理要点,能当即批复的,她便以朱笔在奏章空白处写下处理意见,若遇重大或难以决断之事,她或是轻声询问榻上浅眠的李越,或是召来当值的阁臣于偏殿商议,待形成初步意见后,再呈报李越最终定夺。
她处理政务的速度与精准,令偶尔被召来商议的阁老们都暗自惊讶。她并非一味附和,亦非独断专行,而是能敏锐地抓住问题的关键,权衡利弊,提出的意见往往切中肯綮,合情合理。对于边境军报,她强调稳妥防御,不可冒进,同时密切关注后续动向;对于漕运改革,她着眼于疏通关键节点,体恤民力,避免激起民变;对于官员任免,她注重其过往政绩与风评,不偏不倚。
几日下来,积压的政务被处理得井井有条,朝堂运转并未因皇帝病倒而出现混乱。柳黛烟白日处理政务,夜晚则衣不解带地守在李越榻前,亲自照料汤药,观察病情变化,几乎未曾合眼。
李越在高热退去后,精神稍复,看着柳黛烟眼底淡淡的青黑,以及她放在榻边小几上那些已被妥善批阅整理的奏章,心中百感交集。他握住她的手,声音依旧沙哑,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动容:“烟儿……辛苦你了。朕没想到,你于政务一道,竟有如此见地。”
柳黛烟微微摇头,替他掖了掖被角,柔声道:“臣妾不过是尽本分,为陛下分忧罢了。只愿陛下早日康复。”
她的谦逊与付出,李越看在眼里,暖在心头。他深知,他的皇后,早已不再是那个需要他时刻护在羽翼下的女子。她已然成长为一株能与他并肩承受风雨的木棉,根系深植,枝叶繁茂。
又过了三五日,李越病情大为好转,已能下榻行走,重新临朝听政。当他回到金銮殿上,看着下方井然有序的百官,听着各部政务有条不紊的禀报,恍若自己从未病过一般。他心中明了,这一切,离不开柳黛烟在他病重期间的辛劳与支撑。
下朝后,他特意来到坤宁宫。柳黛烟正陪着承珩在院中晒太阳,秋日的暖阳洒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她低头看着儿子,笑容温婉静好,仿佛那几日于紫宸殿中运筹帷幄、执笔批红的女子,只是他病中一场过于真实的梦境。
“父皇!”承珩眼尖,看到李越,立刻张开小手扑了过来。
李越一把抱起儿子,走到柳黛烟身边,目光深邃地凝视着她。
柳黛烟抬眸,对上他的视线,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越病愈理政后,并未对皇后批阅奏章之事有任何追究或质疑,反而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对柳黛烟的贤能与辛劳多有褒奖。朝臣们皆是明眼人,见此情形,心中各自有了计较。那些原本因选秀之事对皇后略有微词,或是存着别样心思的官员,此刻也彻底偃旗息鼓。经此一事,皇后柳黛烟在朝野内外的威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她不再仅仅是依靠帝王恩宠的皇后,更是以其自身的智慧与能力,赢得了众人的敬畏与信服。
凤翼垂天,非为揽权,只为在那风雨来袭、龙体欠安之时,能张开羽翼,稳稳地护住这万里江山,镇守这锦绣乾坤。
宫阙深深,岁月静好。然而,无论是李越还是柳黛烟都明白,这世间从无永久的太平。但只要有彼此在身边,同心同德,便无惧任何未来的风浪。
http://www.abcsee.cc/40042/5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