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万疆惊鸿与静水流深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将《万疆》的词曲小样发送给宋晓冉后,沈屿便如同卸下了一个小小的担子,内心重归平静。他合上笔记本电脑,将其塞进抽屉深处,仿佛刚才那番足以在乐坛掀起波澜的“创作”,只是午后随手写下的一页笔记,寻常得不值一提。
至于宋晓冉及其团队能否驾驭这首歌,特别是其中极具特色的戏腔部分,他并未过多思虑。
机会已经给出,舞台交由对方,如何演绎,是她的造化。他相信以宋晓冉的专业和敬业,即便初次尝试戏腔有难度,她也必定会倾尽全力去打磨、去突破。
即便最终效果未尽完美,这首歌本身的格局与词曲魅力,也足以支撑其成为红歌会上的亮点。
他的生活节奏,迅速切换回蛰伏模式。翌日清晨,天光微熹,他依旧准时醒来,换上运动服,戴上帽子和口罩,沿着那条僻静的海岸线慢跑。
海风带着清晨特有的湿润和凉意,吹散残存的思绪。上午,他沉浸在一本关于海洋生物的古籍中,笔尖在笔记本上沙沙作响,记录着无关风月的考据与遐想。
午后,他铺开画纸,对着窗外波光粼粼的海面,尝试用水墨表现光线的流动与海水的质感,画废了数张,也不以为意。
傍晚,他提着简易的钓具,走到酒店后方一处人迹罕至的小码头,坐在礁石上,抛竿入海,一坐便是两三个小时,直至夕阳将海天染成金红。
鱼获多少,全凭天意,他享受的是那份独处的宁静与等待的过程。
外界关于红歌会的筹备消息,通过各种渠道隐约传来。宣传声势浩大,媒体预热报道层出不穷,宋晓冉确认加盟并可能演唱新歌的消息,也引发了乐迷的广泛期待。
但所有这些喧嚣,都被沈屿刻意构筑的信息屏障阻挡在外。
他像一块深埋于海底的礁石,任海面风浪如何汹涌,深处自是波澜不惊。
时间在鹭岛温润的海风中悄然流逝。终于,红歌会举行的日子到了。
那天晚上,沈屿没有去现场,也没有刻意守候在电视或网络前。他如同往常一样,在酒店房间用了简单的晚餐,然后泡了一壶茶,坐在阳台的躺椅上,就着一盏阅读灯,翻看一本闲书。
远处城市中心的方向,隐约有喧嚣的声浪和璀璨的光束刺破夜空,提示着那场盛会的存在。
但他心静如水,书页翻动的声音,比远方的欢呼更清晰。
然而,有些影响是无形中渗透的。约莫晚上九点多,他放在一旁的、处于静音状态的普通手机,屏幕开始频繁亮起,是各种新闻App的推送通知。
他随意瞥了一眼,连续几条推送的标题,都带着惊叹号:
“红歌会现场炸裂!宋晓冉新歌《万疆》首唱,戏腔惊艳全场!”
“安知鱼又出神作!《万疆》唱出大国气度,现场观众起立鼓掌!”
“宋晓冉挑战戏腔成功!《万疆》或成主旋律歌曲新标杆!”
沈屿目光微顿,嘴角泛起一丝几不可查的弧度。看来,效果不错。他放下书,拿起手机,点开了其中一条推送附带的短视频。
画面是红歌会现场,舞台背景是巨幅的红色山水画卷,宋晓冉一袭改良式白色长裙,身姿挺拔。
前奏响起,是恢弘大气的管弦乐结合了古典民乐元素,瞬间营造出辽阔的意境。
宋晓冉的演唱,一改往日流行唱法的细腻,声音变得开阔、深情而充满力量。
“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
开篇即气象万千!歌词画面感极强,旋律朗朗上口。
“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
情感真挚,将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引发深深共鸣。
当歌曲进行到中间部分,旋律陡然一转,加入了戏曲的锣鼓点,宋晓冉气沉丹田,一段悠扬婉转、却又带着金石之音的戏腔,破空而出:
“难同当,福共享,挺立起了脊梁……”
“吾国万疆,以仁爱,千年不灭的信仰……”
这神来之笔的戏腔,不仅没有突兀感,反而将歌曲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增添了一种独特的、源自民族血脉的文化底蕴和庄重感!
现场观众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镜头扫过台下,许多年长的观众眼含热泪,年轻观众也激动不已。
宋晓冉的演唱,情感饱满,技巧纯熟,将这首格局宏大的歌曲演绎得荡气回肠,圆满成功!
视频结束。沈屿放下手机,端起已经微凉的茶,喝了一口。效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宋晓冉的完成度很高,戏腔部分虽比不得前世李玉刚那般醇熟,但已具其形,更难得的是唱出了气势和情感。
安知鱼的名字,再次与一首现象级作品紧密相连。
接下来的几天,正如预料的那样,《万疆》以燎原之势,火速席卷了各大平台。
音乐榜单屠榜: 新歌榜、热歌榜、流行指数榜……《万疆》空降榜首,并持续霸榜。试听量、下载量、评论数呈指数级增长。
媒体好评如潮: 官方媒体盛赞其“以艺术的形式,生动诠释了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是主旋律文艺作品创新的成功典范”。
乐评人纷纷撰文,分析其词曲精妙、编曲宏大、演唱突破,称其“开创了主旋律流行化的新路径”、“安知鱼再次证明了其作为音乐大师的格局与功力”。
全网翻唱热潮: 尤其是戏腔部分,成为挑战热点,从专业歌手到普通网友,各种版本层出不穷,进一步推高了歌曲的热度。
宋晓冉事业新高: 凭借《万疆》,宋晓冉的公众形象和艺术口碑达到了新的巅峰。
她成功打破了风格局限,展现了作为歌手的可塑性与社会责任感,商业价值与官方认可度同步飙升。
她在接受采访时,多次激动地感谢安知鱼的信任与提携,称这首歌是“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然而,与《万疆》巨大成功相伴的,还有一股无法忽视的、关于安知鱼演唱能力的讨论声浪,再次被推至风口浪尖。这一次,声音更加集中和“专业”:
“歌是神作,毋庸置疑!安知鱼YYdS!但这演唱……宋晓冉的版本是标准答案了。”
“安知鱼还是安心当创作人吧,这歌要是让他自己唱,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万疆》再次证明,安知鱼是华语乐坛最顶级的创作人,没有之一!但唱功……真的就是优秀爱好者水平。”
“希望安知鱼老师能认清自己的优势,多写歌,少唱歌。把作品交给合适的歌手来演绎,是对作品最大的尊重,也是对我们耳朵的造福。”
“ 1,虽然《美人鱼》有独特味道,但论完成度和传播度,肯定不如专业歌手。”
“创作天才,演唱凡人。这配置,其实挺好,各司其职。”
这些评论,大多出现在音乐专业论坛、乐评文章下方以及社交媒体相关话题的讨论中。
语气不再像之前那样充满质疑或攻击,更多是一种“公认”的、带着惋惜和劝诫意味的“共识”。
人们似乎达成了一个默契:安知鱼的创作是神级的,但他的演唱是明显的短板。
大家更期待他源源不断的创作,而非他亲自开嗓。
这些声音,自然也通过肖诗雅偶尔发来的、带着调侃语气的信息(“沈大创作人,现在全网都劝你‘只写别唱’呢!”),以及他难得一次打开手机时瞥见的推送标题,传到了沈屿这里。
对此,沈屿的反应,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不以为意,甚至觉得有几分好笑。
他本就不以歌手自居,演唱于他,不过是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是记录心境的工具,从未想过要与职业歌手一较高下。
外界将他定位为“顶级创作人”,这与他内心的自我认知完全吻合,甚至是一种“正名”。他乐得清静。
“这样挺好。”他对肖诗雅的调侃回复道,然后便不再关心此事。他继续着他规律而充实的生活。
晨跑、阅读、作画、垂钓。鹭岛的春天越来越深,木棉落尽,凤凰花开始孕育火红的花蕾。
他仿佛真的成了这座海岛城市一个普通的、长期租住的隐士,与外界的热闹彻底隔绝。
《万疆》的爆红,如同在海面投下巨石,激起的波澜终会渐渐平息。而沈屿,这位隐藏在波澜之下的投石者,早已将目光投向了更深处。
他的蛰伏,并非逃避,而是一种积蓄,一种在静默中观察、在独处中内省的修行。
外界的评价,如同海面的风,吹过便散,无法动摇他内心的锚点。
他依旧在等待,等待下一个心念所至的出发时刻。而鹭岛的海风、阳光与潮声,则成了这段静好岁月里,最忠实的陪伴。
静水流深,方显其广。他的“躺平”生活,在经历了这一番暗涌与喧嚣后,显得更加沉静、坚实,且充满内在的力量。
http://www.abcsee.cc/46282/2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