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鼓浪听涛与隐逸新篇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红歌会的喧嚣与《万疆》带来的热潮,如同鹭岛夏日午后的一场骤雨,来得猛烈,去得也迅疾。在经历了持续数日的媒体轰炸、全网热议、榜单霸榜之后,公众的注意力开始被新的娱乐事件、社会新闻所分散,关于那场晚会和那首歌的讨论,渐渐从热搜榜首滑落,沉淀为一种公认的经典记忆和行业标杆。
网络世界恢复了它惯有的、快速迭代的节奏,而现实中的鹭岛,也似乎慢慢回归了往日的从容与闲适。
沈屿在滨海酒店的那间套房,成了这场文化风暴中唯一始终平静的风眼。他依旧过着极度规律且近乎隐形的日子。
晨跑、阅读、作画、垂钓、静坐……日复一日,将“躺平”二字践行到了极致。窗外的海景日升月落,潮汐涨退,于他而言,是比任何网络热搜都更恒久、更真实的风景。
他刻意避开一切外界信息,手机长期处于“飞行模式”,只在固定时间与方婉秋、陈妈妈、肖诗雅等极少数人简短通话报平安。
他像一枚沉入深海的古瓷,外表静默,内里却在时光的浸泡中,滋养着属于自己的莹润光泽。
这样与世隔绝的日子,一晃便过了十余天。鹭岛的春天彻底熟透,空气中开始带上些许暮春的黏湿与燠热。
木棉的絮飘尽了,凤凰花的花苞日益饱满,预示着另一场绚烂花事即将登场。
沈屿感到,自己在这家酒店的“蛰伏”似乎已达到了某个临界点。
最初的宁静已然获得,继续停留,或许会生出新的滞闷。是时候再次出发,去往下一个未知的驿站了。
这日清晨,他如同往常一样,在前台递上房卡,语气平静地表示要办理退房手续。
前台那位始终保持着职业微笑的经理,接过房卡,在电脑上操作片刻后,却抬起头,用一种比往日更加恭敬、甚至带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恳切语气说道:“沈先生,您的房费已经结清了。”
沈屿微微一怔。他入住时预付了足够的押金,但并未要求提前结清全部费用。他立刻明白了什么,目光平静地看着经理。
经理似乎有些紧张,连忙解释道:“是……是市文旅局的领导特意交代的。沈先生您是我们鹭岛最尊贵的客人,您能在这里居住,是我们酒店的荣幸。这点心意,请您务必笑纳。”
沈屿心中了然。果然,自己的行踪,鹭岛市方面是知情的,甚至一直在默默关注并提供着保护。这次结清房费,显然是一种官方的、委婉的致谢与挽留。
感谢他那首《乡愁》为城市带来的巨大正面影响,也试图以这种体贴的方式,希望他能多停留一段时间。
他沉默了几秒,没有推辞,也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情绪,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谢谢。代我向文旅局的同志转达谢意。”
“一定一定!”经理如释重负,连忙应承。
就在沈屿准备转身离开时,酒店大门外快步走进来一位身着得体行政夹克、年约四十、气质干练的中年男子。
他身后还跟着一位略显年轻的助手。男子一进门,目光便精准地锁定了沈屿,脸上立刻堆起热情而谦逊的笑容,快步上前,伸出双手:
“您就是沈屿先生吧?幸会幸会!我是鹭岛市文旅局的副局长,我姓林,林海洋。”他用力握了握沈屿的手,态度诚挚,“冒昧打扰,还请沈先生见谅!”
沈屿与他握了握手,神色依旧平静:“林局长,你好。”
林海洋局长笑容可掬,语气诚恳:“沈先生,您这次在鹭岛,可是为我们城市的文化形象立下了汗马功劳啊!那首《乡愁》,现在可是我们城市宣传的新名片!我们全局上下,都非常感激您!听说您今天要退房,我们真是……万分不舍!”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沈屿的脸色,见对方并无不耐,才继续小心翼翼地说道:“沈先生,我们知道您喜欢清静,不喜打扰。所以我们有个不情之请,也不知道合不合适……”
他略显迟疑,但还是说了出来,“我们想着,您来鹭岛这些日子,可能一直住在市区,还没能好好感受一下我们鹭岛最精髓的‘海上花园’——鼓浪屿的宁静与美好。岛上没有机动车,环境特别幽静,历史底蕴深厚,非常适合静心修养。”
他示意了一下助手,助手立刻递上一个精美的文件夹。林局长打开,里面是几张照片和一份简单的资料。
“我们在鼓浪屿上,为您准备了一处临时的居所。是一栋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别墅,叫‘听涛小筑’,就在海边,推开窗就能看到海,听到潮声。房子不大,但很雅致,我们简单整理过,生活设施齐全,也绝对保证私密。平时不会有任何人打扰,您可以在那里看书、作画、听海,完全按照您自己的节奏生活。我们觉得,那里可能比市区更符合您‘隐居’的喜好。”
林局长言辞恳切,姿态放得很低,“当然,这完全看您的意愿。如果您觉得不合适,或者已有安排,我们也绝不敢强求。这只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希望能让您在鹭岛的时光,留下更美好的回忆。”
沈屿接过文件夹,翻看着里面的照片。照片上的小楼是典型的欧陆风格,红砖墙,拱形窗,爬满了绿植,带着岁月沉淀的温润感。
院子不大,绿树成荫,一条小径通向不远处的沙滩。室内陈设简单古朴,透着浓浓的书卷气和生活气息。
环境确实极佳,远胜酒店的标准间,更重要的是,那种独立、安静、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氛围,正是他目前所追求的。
他确实还没去过鼓浪屿。之前因为音乐节和后续风波,他一直有意避开了那个人流如织的着名景点。
如今热潮退去,若能在一处如此僻静的居所小住,倒不失为一个深入了解这座岛屿灵魂的好机会。
鹭岛市方面的安排,可谓用心良苦,既表达了谢意,又充分尊重了他的习性,没有强求他参加任何公开活动,只是提供了一个更优越的“隐居”环境。
沈屿沉吟片刻。继续南下,目的地未定;留在鹭岛,移步鼓浪屿,换一种更深入的“隐逸”体验。
两者皆可。但后者,似乎更能将这次鹭岛之行的意蕴延续得更完整、更深刻。
他合上文件夹,抬起头,看向一脸期待的林局长,点了点头,语气平和:“谢谢林局和文旅局的盛情。鼓浪屿一直想去看看,这样安排很好,麻烦你们了。”
林海洋局长闻言,脸上瞬间绽放出巨大的惊喜,连声道:“不麻烦!不麻烦!沈先生您能答应,是我们鹭岛的荣幸!我这就安排船送您过去!一切生活所需,岛上都会有人负责,您有任何需要,随时联系这位小张,”
他指了指身后的助手,“他负责对接,绝对保证不打扰您的清静!”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沈屿回房取了简单的行李(他的大部分物品依旧精简),在林局长和小张的陪同下,乘车前往轮渡码头。
没有走游客通道,而是通过贵宾通道,登上了一艘早已等候的小型快艇。
快艇破开碧蓝的海水,向着那座笼罩在晨雾中、如同翡翠般镶嵌在海面上的小岛驶去。
海风拂面,鸥鸟盘旋。约莫二十分钟后,快艇在鼓浪屿一处僻静的私人小码头靠岸。
码头上,早已有一位穿着朴素、面相憨厚的中年人在等候,是文旅局安排的别墅管理员老周。
告别了林局长和小张(他们再三表示绝不轻易打扰),沈屿跟着老周,沿着一条蜿蜒向上、绿树掩映的石板小径步行。
路上几乎不见游客,只有偶尔传来的钢琴声和鸟鸣。
不过七八分钟,便来到了一处被高大榕树和繁茂花草环绕的院落前。老周掏出钥匙,打开一扇古朴的木门。
“沈先生,这就是‘听涛小筑’了。您看看还满意不?日常用品都备齐了,冰箱里有新鲜食材,我每天上午会来打扫一次,送些菜,您要是不需要,提前说一声就行。”老周话不多,但很实在。
沈屿走进小院。院子不大,但布置得错落有致,有石桌石凳,有花草盆栽,充满生活气息。小楼是两层结构,外墙爬满了常春藤。
推开门,室内是老旧但保养良好的木地板,客厅宽敞明亮,摆放着藤制家具和满满的书架,墙上挂着几幅意境悠远的水墨画。
最妙的是,客厅和楼上的主卧都带有宽敞的阳台,推开门,浩瀚的大海便扑面而来!
蔚蓝的海水近在咫尺,白色的浪花轻轻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有节奏的、舒缓的“哗哗”声。海风穿过阳台,带来湿润清凉的气息。
“这里很好,谢谢周师傅。”沈屿满意地点点头。这里的环境,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老周憨厚地笑了笑,留下钥匙和联系方式,便识趣地离开了。
沈屿将行李放在客厅,信步走到阳台上,凭栏远眺。天高海阔,帆影点点,对岸鹭岛市的现代化高楼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而此处,却仿佛被时光遗忘,只有海风、涛声、绿树与花香。一种真正的、脱离尘嚣的宁静感,将他缓缓包裹。
他深吸一口带着咸味和植物清香的空气,感觉心胸为之一阔。从喧嚣的市区酒店,转移到这处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他的鹭岛隐居生活,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更深的层次。
接下来的日子,沈屿彻底融入了鼓浪屿的节奏。他每日的生活依旧规律,但内容更加丰富和贴近自然:
清晨,他在海浪声中自然醒来,沿着别墅后门的小径,走到无人的沙滩上慢跑或散步,看日出将海面染成金红色。
上午,他会在洒满阳光的客厅里看书,或者支起画架,对着窗外变幻的海景写生。这里的海,与酒店窗前看到的,感觉截然不同,更加原始,充满力量。
午后,他有时会小憩片刻,有时会探索岛屿。他避开龙头路等商业核心区,专走那些僻静的小巷,欣赏风格各异的万国建筑,聆听从老别墅窗内飘出的、若有若无的钢琴声。他发现了一处几乎无人的礁石滩,成了他新的垂钓点。
傍晚,他喜欢坐在阳台的摇椅上,就着一壶清茶,看夕阳沉入海平面,看对岸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撒了一把碎钻。
夜晚,岛上的游客散去,格外宁静。他有时会就着台灯写点东西,有时只是听着永恒的潮声,什么都不做。
老周果然守信,每日清晨送来新鲜蔬果和日用品后,便不再出现,将完全的宁静留给他。
沈屿仿佛成了这座岛屿的一个秘密居民,过着一种与世无争、天人合一的隐士生活。他甚至开始学着辨认岛上的植物,记录潮汐的时间,感受着这座小岛独特的脉搏与呼吸。
鹭岛市文旅局再未派人来打扰,只是偶尔通过老周转达一些节日的问候,分寸感拿捏得极好。这种“不打扰的温柔”,让沈屿感到十分舒适。
时间在这座仿佛与世隔绝的小岛上,流淌得格外缓慢而深沉。沈屿的心境,也在这日复一日的海浪冲刷与绿意浸润下,变得更加澄澈、通透、安稳。
他仿佛真的找到了一种理想的“躺平”状态——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积极的归隐,是在与自然和历史的对话中,重新定位自我,积蓄内在的力量。
鼓浪屿,这座钢琴之岛、万国建筑博览地,此刻对于沈屿来说,更像是一处精神的栖息地与心灵的修道院。
他的鹭岛之行,因这最后的“听涛小筑”,而画上了一个圆满而悠长的休止符。
前方的路依然在脚下延伸,但此刻,他只想在这片海涛声中,多停留一些时光,让灵魂得到彻底的休憩与洗涤。而这“隐逸新篇”的旋律,才刚刚开始奏响。
http://www.abcsee.cc/46282/2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